防微杜渐
第七卷「大陆」粤北平定卷 | 吹牛者 | 约 3109 字 | 编辑本页
第二百一十四节
“老爷……首长搞得计口售粮这一招十分厉害,南岗的瑶民虽不缺粮,可也没有多余的粮食能卖给他们。不过他们大多沾亲带故,各家多少有接济……”
“这也在意料之中。”黄超说。自古封锁不可能百无一失,跑冒漏在所难免,“他们愿意接济愿意卖,你不必多管。粮食和盐就只有这么些,卖多了他们自己也吃不到了。”
“是。”
“但是这身份证明,你要仔细着。千万不要给人冒开着去了。”黄超忽然似笑非笑的看着黎大德,“大约会有不少人想钻你这个空子。”
只要有权力,就可以寻租,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何况黎大德目前掌握权力和行政流程来看,要搞些好处并不困难――关键是,很难查实。
他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黎大德肯定为不少人虚开了身份证明,搞不好连假户籍都做了一些。
经济封锁,计口售粮是他平瑶政策中的核心,如果被基层人员徇私破坏了,那么他花费了无数时间、精力和钱粮搞得秋调法就毫无意义了。这上面他必须防微杜渐,给黎大德提个醒。
黎大德心头一跳:莫非自己给油岭排的两个舅舅和其他亲戚发身份证明的事首长知道了?其实他到南岗排不久,就陆续有人来关说:愿意出银子帮自己在北五排的亲戚办户籍,办身份证明,好让他们去买粮买盐。一张身份证明有人愿意出一两银子。
黎大德怦然心动。他心里盘算过:虽说身份证明必须和户籍相对应,但是南岗排是个大寨子,除了本寨,南岗虽然只是一“排”,但是下面称为“冲”的居民聚落不少,分散在山区各处。彼此之间虽有道路,但是路途艰险,队每去一个地方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有时候甚至要走上一两天。显然,他伪造一个户籍出来并不难。而且也很难查出来――就算是天长公唐有禄也不见得能确切地知道南岗排到底有多数住户,多少百姓。
不过初来乍到,黎大德还没那么大的胆子。况且他知道这事瞒不住人,眼下各寨都缺粮缺盐,只要自己这边开了个口子,用不了一个月各处都会来求他“行个方便”。虽说各排百姓手里都有银子,只要自己答应,弄上几百两银子不成问题,然而南岗排多出几户几十户还好说,若是多出上百户来,澳洲人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出了纰漏。
干脆大捞一笔,带着银子远走高飞的想法也曾出现在他脑海里。可是自己老娘和妹妹都在连州城里,家眷集中住宿在州政府职员宿舍里,他没有假条、没有调令也没有进城开会办事的通知,别说进连州成接家眷,连鹿鸣关的卡口都过不去。
思量再三,黎大德便只给自家几个亲戚全家办了户籍,办了身份证明。又再三嘱咐;不要将消息泄露出去,否则他“性命不保”――这倒也不算夸张,黄超在连州很是砍了一批胥吏的脑袋。
这澳洲人的官果然精细!黎大德心里暗暗警醒,不好糊弄!
“小的一定把好这个关!决不让人钻这个空子。”
“我信得过你。”黄超赞许的朝着他点点头,“你在南岗,即是元老院的眼睛,又是元老院的手和嘴,责任重大。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和职责。”
他打量了下黎大德,他身上的警察制服已经很脏了,大约很少洗;仔细看还有几处勾破的地方――整日里翻山越岭,棉布制服是不经穿的。不由的叹了口气:
“……你在这里一个人执勤,也够难为的,这衣服也没找给你拾掇拾掇。”
这种关怀的话语,黎大德过去在上官那里是听不到的,他不觉心中一暖,赶紧立正报告道:“小的在寨子里安顿下来没几天,还没找到人帮忙缝洗衣物。过几日就有了。”
“呵呵,若有合适的,不如在南岗找个好女子成婚。”黄超笑道,“彩礼钱州里给你出!”
黎大德脸上微微发热,道:“小的哪里敢想这些……”
这话不是谦虚,黎大德当了七八年的“做公的”,虽说吃喝不愁,却挣不下钱来。他原无祖产,又有母亲和未成年的弟、妹拖累。他娘托媒人说合几次也找不到合适的女子。一耽搁就到二十八岁――在 17 世纪,是标准的大龄剩男了。
“有什么不敢想?你都二十八了,想想自己的终身大事有何不可?我明日便和唐有禄说,要他给你留心合适的女子。”
“多谢首长。”
“明天你找几个向导,工作队要分头到下面的各冲去活动――顺便也帮你做一下户籍登记。”
第二天,工作队便分头前往各冲去做户籍登记和社会调研。因为户籍登记涉及到凭证购买粮盐的问题,所以各冲的登记还算踊跃。虽然有一部分“冲”对编户有疑虑或者抵触,只让部分人户来户籍登记,隐匿一部分人口,但是总体上来说还算顺利。至于隐匿人口,黄超指示工作队目前无需较真,等他们意识到编户的好处自然会主动来登记的。
他自己在南岗也没闲着。派出去的情报人员源源不断的从瑶区各地带来的消息。现在除了正式受抚的东三排之外,相对偏远,交通更加不便的县属五排中,大掌、里八洞两排已经派人和黄超接触,但马箭、军寮、火烧三排,仍然对元老院保持着敌视态度,且不止一次有人提议暴动,冲破秋调封锁,攻打州城、县城,补充粮食。
从搜集到的情报来看,五排的普通百姓态度摇摆,虽然他们大多不愿意“受抚”,但是也不愿意去打仗。最积极的,还是以马箭的李三九为主的一批青壮年“少壮派”。
看来县属五排始终是个定时炸弹。黄超心想,不知道靠秋调的经济封锁能否完全奏效。万一不能压服对方,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倾注全力的拼死一搏――倒也不能不防。
尽管盘天顺、唐有禄等人都提议表示愿意做说客,通过熟人、亲戚的关系去向马箭、军寮、火烧三排的天长公、头目公去游说,黄超还是表示暂时“不着急”。
工作顺利固然是好事,但是因为顺利就急着赶进度并不可取。既然这三排眼下没有就抚的意思,不妨暂时把他们放一放――反正现在他等得起。
他签署命令,下令继续维持对连阳三属瑶山的秋调封锁――不仅没有放松,反而进一步加强了。除了通过秋调调集的各村寨的乡勇,黄超还下令收编了原本官府从广西征调来得俍人――这些俍人原本便是以村为单位驻扎在瑶区周边,监控道路。现在将他们重新编为县民兵队,继续担负监视和封锁的工作。将整个连阳地区的瑶山围得水泄不通。
除了军国大事,另一件要紧的事情便是了解本地的生产劳作和物产资源情况。
在南岗,黄超实地察看了当地的农田和耕作情况,大致了解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
排瑶的农业生产水平落后是毋庸置疑的,不要说和天地会指导下专业农户相比,就是和本地的汉区相比也显得落后。这里不仅有农业技术上的问题,也和本地的地理环境和小气候有关。
南岗、横坑、油岭三排位于连阳三属东部的喀斯特高原的边缘。表面上森林茂密,实则因为喀斯特地形的缘故,地下千疮百孔,降水很快渗入地下,地表水难以汇集,因而周边没有较大的河流、湖泊。主要是依靠几条山间溪水:南岗北面的法罗溪、东面的七星溪、东南面的佬龙溪。在非雨水季节,瑶峒的田地就靠这几条溪水灌溉。水资源严重不足。这对于水田来说便有先天不足的问题。
因为水源匮乏,所以南岗虽然在八排中以稻作技术著称,实则种稻的比例并不高,黄超实地看了看,南岗排的水稻分布在聚集区的左右和下面的山坡上,几乎全是能就近得到山间溪水灌溉的梯田,因此为数极少。初步统计下来,整个南岗排有水田的瑶民不到三分之一,其中大多数人只有一二亩,甚至只有几分水田的。
黄超亲自去过梯田之后才知道这个几分的水田怎么来得。原来这里的梯田和他在另一个时空看到的不同,并未形成层层叠叠阶梯式的水田。主要是瑶民根据水源的情况,在便于泉水溪水灌溉的山坡、谷地里开垦出来的小块田地,大多狭长弯曲面积小,分布极不规律,东几分,西几分的情况十分普遍,一亩以上的水田很少。
因为水田少又非常分散,瑶民平时耕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往返与住家和地头之间,这样种田,显然难以做到“精耕细作”。
梯田又大多分布在山谷间,普遍有光照不足的问题,加上山区迟暖早寒,又加上小冰河期的缘故,这里的水稻只能种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