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证

第七卷「大陆」粤北平定卷 | 吹牛者 | 约 3044 字 | 编辑本页

明末清初,中国经历了一番人口大爆炸,一般认为,明末中国人口大约有一亿人左右,到了清末,这个数字上升到了四亿,这还是经历了明末和清末全国范围内战乱的结果。而明清之际的人口爆炸,无疑各种高产作物的引进是重要的的原因之一。红薯、玉米、土豆、花生等在旧时空司空见惯的作物都原产于美洲和非洲,要到大航海时代才传播到全球,一般而言,这些作物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明中叶以后,而在明末,除了红薯得到过官府的大力推广而比较常见之外,剩下的几种作物一般都只见于沿海一带,对于住在深山僻壤的八排瑶而言,更是闻所未闻。

“盐和镰刀都是澳洲人的产物,这红薯是澳洲人的良种,剩下三样分别叫玉米、土豆、花生。”唐水财说道。

虽然将信将疑,但是唐有禄本能的知道这些都是好东西,儿子虽然老实却不笨,绝不会无缘无故的把这些东西带回来。

“这些都是大宋的连州知州叫我带来的……”

“哦?你见到知州老爷了?”唐有禄一惊:本地太爷跑到三江圩来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是,他就在三江圩。”唐水财一五一十的把自己在三江圩的见闻都说了一遍。

“……合作社里卖的食盐和铁器都比从前便宜,东西又好。红薯据说按澳洲人的方法种的话,一亩就可以收两千斤;玉米、土豆不挑地,各种坡地、旱地都可以种,可以当饭吃;种花生可以肥地,这花生还可以榨油。还有这个,叫南瓜,房前屋后都能种,不管怎么管,也能当饭吃……”

这引起了唐有禄的极大兴趣,八排瑶在山区定居,靠着山间的几分薄田难以养活族人,粮荒是常有的事。和平时期不得不依赖于用山里的土产向山外的汉人去交换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一部分口粮。明中叶以后,瑶乱规模和频率逐渐减弱。毫无疑问,这些适于在山区种植的作物引进让瑶区的粮荒次数大大减少。人性都是共同的,吃得饱饭,就很少有人愿意铤而走险了。

毫无疑问,引种这几样作物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而澳洲人言而有信,公平交易的名声唐有禄也是知道的,绝不至于在这上面耍诈。然而唐水财带回来的种籽很少,显然澳洲人还有其他条件在等着他们。

“我们要买种籽的话澳洲人提了什么条件?”唐有禄闷闷不乐道。

“一是要我们办什么居民证。”唐水财从胸前拿出个布包递给唐有禄,唐有禄打开一看,却是个象书本样子的对开硬纸片,上面有字。他亦不识字,翻来覆去看了几回没看懂。问道:“这是什么?”

“我问了安同了,他说……”

“安同呢?”唐有禄想了起来,外孙没有回来。

“他是有主家的人,自然是留在三江圩的店里了。我瞧着虽然比不上澳洲人的什么合作社来得气派,倒也是家大买卖。在里面做生意也是吃喝不愁……”

“安同说什么?”唐有禄想起要紧的事情,又劈口把儿子的话打断了。

唐水财赶紧说:“安同说了,这叫居民证,这一条条的黑线上上面要写人的名字、年龄、住处,后面还要按上指印,最后再盖上县里的印。”

“这不就是官府的户籍么?”唐有禄苦笑道,官府倒是万变不离其宗,大明要他们编户齐民,现在来了个什么海外的“大宋”,还是这一套。

就这连州地区来说,大明的历任地方官,只要稍有作为的,都希望能招抚本地瑶民。所以这招抚之事对本地瑶民来说并不陌生。只是瑶民对编户齐民很是抵触,否则也不会自称“莫瑶”。各排瑶中还有许多为了逃避苛刻赋役逃到山上的汉人及其后代。他们显然不愿意“受抚”。

“这事使不得。”他断然道,“大不了不种!粮食他们也不卖?”

瑶民无论那个支系,都自称“莫徭”,意思就是自身不用纳税,不用服徭役,历代都以次自傲。一旦编户齐民,就得起科完粮,不要说唐有禄,其他头目公也不会接受。

“难就难在这里,”唐水财愁眉苦脸,“一是没有证不卖,二是有证也是每月按人头卖,一个人买多少粮多少盐都有限额,不许多买……”

“笑话!难道他们卖粮食还看着人脸,记着谁买了多少?”

“爹!澳洲人的办法多得是。我一开始也搞不明白这澳洲人怎么个‘计口’。后来问了安同才知道:澳洲人的的计口售粮、盐,是按每人都发个本子,每个月拿着本子到县里去领粮票、盐票。领了票,就在这本子上盖个印。买米买盐的时候要拿着票,再配这居民证去买。若是无票卖粮,卖盐,查实了便要重办。”唐水财愁眉苦脸,“鹿鸣关、三江圩街上都是澳洲人的布告:除了猎人、采药的、打柴的可以凭路引进出卡口外之外,外人一律不许进瑶山,也不许带货物进山。关卡都要盘查……”

这下难倒了唐有禄,办了证才能买虽然为难,但亦非没有空子可以钻。除了自家的外甥,各瑶排在山外都有相熟的汉人,有的自家就是地主大户,手里粮食不少。但是这么一来,又回到了过去商贩居中倒卖大发横财的老路上――何况现在澳洲人四下封锁严密,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冒险来发这个财也未可知。

“这黄知州好生毒辣!”唐有禄暗暗咒骂道。

“黄老爷说了:要想到三江圩交易,引种这几样作物的话,需要爹爹你和我们南岗排几个头目公去三江圩跟他们商议,当面说个清楚。他还给我发了路引。说凭这个通行,最多二十人以。”

唐有禄点点头,唐水财又补充道:“黄老爷说只要我们愿意去三江圩谈判,不论成与不成,他们都愿意送十石糙米和一石盐以示诚意。”

这礼物是个诱饵,要他们去“商议”才是本义。他也知道到了三江圩不会有什么“商量”,要么接受黄老爷的条件,要么就被困在山里出不去。黄老爷和澳洲人的手段他是见识过的。

唐有禄当即召集几家头目公商议,结果还是没讨论出个名堂来,谁也想不出什么高明的法子:即不能买又不敢抢,摆明了非要他们就范。最后大伙决定,且不论澳洲人葫芦里卖什么药,先去听听他们的条件再说――成不成好歹有米有盐可以拿。

三天后,唐有禄一行人便依照三江圩。先到了合作社,找到了接洽的干部。唐有禄一来就问拿十石粮和盐的事。

“粮食和盐都预备好了,等你们走得时候便给你们。”干部说,“你们随我去见黄首长。”

唐有禄和四个头目公就被带到支社后院,黄超已经在那里等着了,盘天顺也在。

唐有禄是见过黄超的,双方见礼,又客气几声,唐有禄便提起了买粮买盐的事――毕竟这才是他们此来的目的。

“大宋天兵初来连州,虽与我八排二十四冲有所冲突,实乃误会。”唐有禄斟酌着字句,“八排瑶民素来与大宋无仇隙。我们此番前来,亦是为了商议买卖之事,并无任何歹意。”

黄超心想这唐有禄倒是很会说话,比他的儿子强多了。当下和颜悦色道:“你们愿意贸易,我是求之不得。我已下令各圩场重新开放,瑶民百姓尽可都交易,绝无阻挠――还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是,多谢老爷!既如此,这粮食和盐……”

“你们想必也知道,这连阳本是贫瘠之地,粮食所产不多,多从两湖运来。如今我大宋于明国交战,两湖的粮食不能运入。食盐呢,亦要千里迢迢从海滨运来。本地百姓盐、粮都不足供,需得我们从外地筹措。

“粮盐不足,自然只能先卖给能在大宋治下奉公守法的百姓。对于法外之民,实在是无法兼顾。”

南岗排不是编户民,不在元老院治下,所以不会让他们在三江圩或者任何一个圩场上买到盐粮。现在进出八排瑶区的要冲都有国民军把守,没有派出所或驻在警开具的路条,一律不得放行。

唐有禄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黄超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不办“居民证”,休想买盐买粮。而办证就是要他们“受抚”。

“小的们不敢冒犯老爷,只是这办证之事太过仓猝,排中百姓也一无所知。小的们愿意进献宝物财货,请黄老爷恩准我们在圩市买粮……”

“宝物财货我一概不要,元老院也不要――我大宋元老院富有四海。怎么能要你们的东西?你们又不富裕。”黄超一笑,“只要办了证,买粮买盐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