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心置腹

第七卷「大陆」粤北平定卷 | 吹牛者 | 约 3184 字 | 编辑本页

乡勇民兵的战力参差不齐,好在瑶民只要不是大股出动,战力亦很普通。而集结成大股出征,势必又需要提前联络囤积粮草武器,有充分的预警时间可以增援备战。平时乡勇民兵足以担负起封锁任务。

经济和文化上的政策,黄超亦一一做了解说。崔世召听了,低头笑了:“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这困字决也就罢了,亦算是萧规曹随,这后面几条,却是厉害的紧――釜底抽薪之术。”

“过誉了。久闻崔先生熟谙瑶情,在瑶人中亦有威望,抚瑶之事还想请崔老爷多多指教。”

黄超原本并没有指望崔世召会一口答应,大约还会推脱一番,没想到崔世召却缓缓点头:“学生不敢说指教,但有用得上学生的地方,学生一定尽力。”他轻轻叹惜一声,“只是这连州地界,凡事千枝万叶,先辨淄渑。黄老爷遇事须得三思而行。”

这算是很交心的话了。黄超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崔世召在连州也未必和本地的豪强相处愉快,但凡要做些事,大约还受了豪强们的不少制肘。

“崔先生,今日此地只有我们俩人。不论大宋大明,都是为了治理连州,为连州百姓谋福利,图太平,我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崔世召凝视了黄超片刻,笑道:“黄老爷果然是年轻有为!即有这份心,我也信得过你。学生请问:自古瑶民造乱,为何屡剿不灭,反复侵扰百姓?”

“无非是个‘穷’字……”

“不错,瑶民贫苦,困居深山,难以生计,少不得要出山劫掠。”崔世召又问道,“然瑶人久居深山,每出劫掠,必有奸民襄助,黄老爷以为如何?”

瑶民造乱,往往有汉人掺和,这并不是稀罕事。甚至可以说是两广地区瑶乱的常态。平行宇宙中的八排瑶之乱能闹到康熙年间才结束,和汉人流民武装的结合有莫大的关系。黄超也并不以为意。

“亦是一个穷字。”

“此言差矣,”崔世召摇头,“非为穷,实乃是人祸!官祸!”

他的言辞十分沉痛,毫不掩饰,倒让黄超吃了一惊。

“瑶人作乱,其中到底有多少瑶人,多少汉人,黄老爷大概也不清楚。学生在这里为官多年,略有所知。每次造乱,少说瑶七汉三,多则瑶汉各半。其中既有被裹挟的良民,亦有奸民趁机造乱,更有甘心从贼的。如今瑶山之中,便多有这般的弃籍冒瑶的百姓!”

这个多少有些出乎黄超的预料,他原本以为瑶人在大明的步步进逼之下,居住区不断退缩,只有编籍纳户,被“汉化”的。没想到还有反过来的情况。他没有急于开口,听着崔世召继续说下去。

“……此辈平民,平日里无事时,交税服役,养兵奉吏,将藉以为己之保障。然贼人造乱,焚荡其室卢,杀其亲属。自己逃出性命,欲入城避难,却又闭门不纳。逃入山中,四顾无依,往往为贼所掳。充作力役,攻城则驱之以当矢石,及奔则弃之以遣官兵。侥幸不死,贼去之后照旧纳税当差。虽说不得已从贼,却也是迫于无奈,其心可悯。官兵即来,真为贼者遁入深山皆不可得,反将不得已从贼的百姓,杀以为功。自此,贼来则百姓皆甘心从贼矣!百十年来,逃入大山,冒为黎人者,不知多少!”

“原来如此,”黄超心道难怪这瑶民暴乱屡平不绝,原来还有杀良冒功的事情,这等于是逼着百姓去“从贼”了,“这是杀良冒功!”

“正是。”崔世召道,“此弊不除,永无宁日。”

“我伏波军军纪森严,赏罚分明……”

“大军的军纪学生见识过,亦信得过,”崔世召低声道,“只是这县里的一干大户豪强,老爷可要小心了。假瑶人之手做不得见人勾当的大有人在……”

黄超知道这是关键,崔世召特意在这里等候自己,其实就为了说这番话。他亦压低了声音,问道:“不知是哪些大户?”

崔世召略略有些迟疑,他并没有马上回答黄超的问题,而是反劝道:“黄老爷,连州粗安,不宜骤兴大狱,以免动摇根本……”

“过去的事情我可以既往不咎。不过这些大户既然在大明的治下这么干过,保不准在大宋治下也这么干。我多少也得有个防备。”

崔世召的表情很是矛盾,看得出,他的内心很是挣扎。好一会,他才下定了决心,悄声说了十来个大户的名字。

黄超一一默记在心,这些人中间即有他不知道的,县里偏远地区的豪强,也有本地有名的缙绅。其中有几个名字更是让他暗暗诧异――想不到如此道貌岸然,以急公好义著称的家族,背地里居然还有这样肮脏的行为。

他看这面前的老人,原本他对崔世召的种种姿态,目的不外乎是希望他能作为一个标杆人物,借用他的名望和关系来充当本地的缙绅百姓、瑶民和元老院之间的桥梁。并没有指望他能为连阳的治理做什么实际的工作。

然而今天他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完全是维护连州百姓的利益,甚至不惜曝光同类的丑恶,这让黄超不由得刮目相看:难怪他在本地汉人和瑶人中的名望都这么高!

“……大户们虽然有罪,多也有不得已之处。学还请黄老爷得饶人处且饶人。学生感激不尽。”崔世召说到这里,起身一躬,“学生告辞了。”

黄超回到办公室,把今天的情况和符德邦谈了。除了要他加派人员秘密搜集和监视这些大户的情况之外,暂时不做其他安排。

的这一举措让符德邦很不解,问道:“这些士绅罪孽深重,这么轻轻放过了?”

“小符,看过《三国演义》吗?”黄超饶有兴趣的看着最新的情况通报。

“听说书人说过。”

“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战后,曹操在袁绍大营发现自己部下不少人给袁绍写信,想在曹操败亡后投奔袁绍。你知道曹操怎么处理这些信?”

“不知道,《三国演义》我不太熟悉,我还是喜欢看话剧。”

“话剧还是少看一点吧。”黄超装作无意地说了这么一句,黄超希望以后归化民干部要多一些独立思考的能力,能更冷静地处理政务。黄超继续说道:“多看点别的书,尤其是历史,以史为鉴,这不是一句空话。”

“是!谢谢首长教诲。”

黄超从符德邦表情读到他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意思。符德邦还年轻,工作也没几年――尤其是没有在复杂的环境下工作过,还需要历练。

“曹操后来把那些信全部烧了,一如既往地信任自己的部下。所以部下们也很感激他,为他效命卖力。我们做不到像曹操一样大度,就把材料留档就好。”

“可是,他们都是些两面派啊,如果有一天形势改变,他们肯定不会手软……”

“你说得没错,但是第一,他们还没有起来叛乱,也没有勾引瑶人暴乱。自古论迹不论心,若要论心,就都是乱臣贼子了。”黄超说着翻看着最新的瑶区各交通要隘的封锁计划,上面不但有地名,还有周边环境、居民和道路的调查情况,非常周详。

看来归化民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要充分的信用他们才是。他想到这里不由的微笑起来,这时候他看到符德邦还在毕恭毕敬的看着他,便继续道:

“第二,眼下我们在连阳地区的力量很薄弱,而且还是广东的前线地区。要尽可能的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来对付敌人--不宜把中间派推到对立面去。何况,还有许多事情也得他们配合。就说这钱粮吧,眼下他们不配合,我们就征不起来。”

“可是上次开会的时候王局长他们说……”

“他们说得当然是对的。”黄超点头,“不过他那一套,在广州可以搞,在连州就搞不成。广州有警察局、有政保局、有财税局,还有无数的国民军。我们这里有什么呢?”

符德邦哑巴了。

“我们现在有多少国民军呢?要实施封锁瑶区的计划,就得利用本地的乡勇。一样要大户们的支持。否则我们的所有计划就全是镜中月水中花。你现在是连州的县长,等我一离开,你就要独立主持政务。你要记住主政一方,第一要分清主次矛盾,切不可听风便是雨。任何时候都要先抓主要矛盾,解决了主要问题,其他矛盾自然也容易解了。反之则不然。

“就我们所在的连阳三属来说,最大的矛盾就是八排瑶。解决了八排瑶,才有条件解决其他问题。另外,你作为行政首长,不要心里净装着别人的过错,也要看到别人的功绩。什么该放过,什么该处罚,什么该奖赏,这都需要你心里有个度,但一定要有原则有底线。”

“那些大户,他们可是手上站满血债的啊!”

黄超心想你这符德邦还真是不依不挠:“听其言,观其行。若是他们能好好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过去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若不是,那就老账新账一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