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三)

临高启明外传 | 聂义峰 | 约 4521 字 | 编辑本页

还未见实物就已经被吐槽的狼狈不堪的新军军装,终于还是发了下来。

由于目前穿越众只有棉布材料,军装也是采用的棉布材料,只不过进行了挂浆和硬化处理,以显得笔挺一些。由于承袭自旧时空著名的 65 式军服,四个干部兜也完美的遗传,只不过改成了木扣子方便材料供应。不过军帽改成了红军样式的八角帽,而且暂时没有帽徽和领章。与原型不同,这套军装留有肩拌,以备以后配肩章,左臂也留着臂章的位置。绑腿备受大家好评,不是旧时空影视剧上噩梦般的布条,而是一体式的,直接套上抽紧绳子即可。不过,由于服装厂能力有限,现在还做不了太多太复杂的大小码,只出了大、中、小三个尺寸,所以有的人穿上去就像穿着一个口袋。皮腰带往要上一束,还算是像那么回事。至于这皮腰带是怎么做的,就不得而知了。最让大家接受不了的,是鞋子——除了一双黑面布鞋,就是一双草鞋。

“这下,可真成红军了!”大家调侃道。几个月来,天天穿着 07 式作训服,蹬着各路淘宝牌 07 式作战靴。现在换上这么一身,一时还需要适应适应。

“谁知道这 Y 型带怎么戴?”

“你知道狗熊是怎么死的么?笨死的!过来,我教你……”

“不是有腰带么?为什么要再加个这个?”

“你腰上还要挂东西,Y 型带可以把要带上的负重分散到了双肩,减轻你的体力消耗。你看影视剧上,过去经常在腰带上再斜着拉一条带子挂在肩膀上,都是一个原理。”

“扫噶……”

“哎?为啥你们的扣子是铜的?”

“因为我们是连长。”

“为啥我们的是铁的?”

“因为你们是排长。”

“我靠!说好的官兵平等呢!那营长的是啥?”

“他太胖,穿不上!”

顿时笑成一团。

“立正!”

一声整齐的靠脚跟的声音,刚才还嘻嘻哈哈的队列瞬间站的笔直,十分安静。

教导营营长席亚洲、总参谋长马千瞩也都换上了新军军装和草鞋,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席亚洲腰间甚至还挂着一柄指挥刀。他们后面,一辆牛车慢吞吞地跟着。

魏爱文深吸一口气,跑了上去,立正站好:“报告总参谋长同志!新军军官训练团列队完毕请您指示!值班员,步兵一连连长,魏爱文!”

“稍息。”马千瞩饶有兴趣地打量着面前这群新军军官。

“稍息!”

整齐的鞋底摩擦地面的声音。早在穿越之前大家就训练了一遍一遍又一遍,解放军的这套队列动作早已是烂熟于心。

“同志们!”马千瞩提高嗓门,大家同时立正。

“请稍息……”马千瞩微笑着打量着面前这一排熟悉或还有点陌生的脸,“今天,咱们都一样,穿上了这叫什么劳什子‘1628 式’军装。要我说,太绕口,就叫‘元年式’军装!穿上它,咱们就是新军的第一批军官了。我和大家一样,很激动,也很惴惴不安。以前,我们是拿着跨越四百年时空的现代武器和敌人作战,我们可以毫不眨眼的杀人于千米之外!但是现在,我们要拿着前装步枪,穿着布鞋和草鞋,和敌人进行战斗。虽然,这些武器也远远比 17 世纪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先进的多,多得多!但是,我也在想,我们还能不能像第一次反围剿时一样,十个人就守住一条防线?所以,我们也要学习。不能因为我们是所谓的现代人,我们就认为自己比土著强。在 18 世纪的装备和战术面前,我们和土著都一样,都是一张白纸。所以,作为总参谋长,我要求你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前装枪、滑膛炮的使用,要以最快的速度领会 18 世纪线列阵,也就是你们津津乐道的‘排队枪毙’的战略战术。同志们,这不是动员,而是实实在在的威胁!我们随时有可能与海盗,与明军爆发大规模冲突。在近在眼前的战斗里,你们就将是我们穿越大业的中流砥柱……”

马千瞩讲的慷慨激昂,所有人都是肃立不语,场面一时杀气腾腾。

“现在,授枪!”

牛车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在了席亚洲身后,上面整齐地码放着一口口长方形箱子。席亚洲指示士兵打开,大家眼前一亮,里面是码放整齐、发光油亮的一支支步枪。精致的护木,乌蓝的枪身,看得出每一支都是机械部门的心血之作。

“这可是执委会王总,和工业口、化工口几个星期,茶饭不思搞出来的步枪,可以说是集旧时空前装线膛枪之大成,我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元年式步枪’!”马千瞩满面春光,好像枪是他亲自造的。

“全体向右——转!左后转弯,齐步——走!”魏爱文喊着口令,和大家一起向右转,拐了个弯向牛车走去。

席亚洲拿出一支步枪,挨个发给走过来的军官们。只一会功夫,所有枪支和装具已经全部发放完毕。操场上一阵忙碌,大家按照早已强调过无数遍的着装规范,各自披挂。几分钟后,已经全副武装的新军军官们,重新站成一排——腰带上挂着一大一小两个皮质弹药盒,还有装在皮质刀鞘里的刺刀。按照解放军经典的左生活右战斗的顺序,腰带左边挂着竹子做的水壶,右边则是棉布做的手榴弹包,当然,暂时还是空的。一支崭新的步枪立在身旁,给这支队伍增加了些许肃杀之气。暂时不给军官训练团配备手枪,先让这些未来的指挥员们熟悉士兵使用的武器。

“同志们,七天!我们只有七天的时间!七天以后,新兵就将下连队!你们要在七天时间里,熟练掌握手中这些 18 世纪水平的装备。如果你们不想七天以后,发现自己还不如手下的士兵的话!大家有没有信心!?”马千瞩喊着。

“有!”三十几个人的声音也是不小的。

对这些新鲜出炉的新军军官来说,队列不是问题。他们早已经养成了一分钟 112 步,每步 75 公分的习惯,起码也是大差不差。难的是过去的队列训练,极少涉及到队形的变换。特别是横队变成纵队,纵队再变成横队。当然,真实的战斗是不可能就这么几个人变化的,现在更多的是一种演练,来体会队形变化的重点和意义。每次下达口令,撞在一起的、走错位置的,十之七八。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麻烦,那就是刺刀。元年式步枪和所有排队枪毙风格的步枪一样,采用的是套筒式刺刀,即一个金属套筒套在枪口上锁好,套筒连接着长长的三棱刺刀。而军官们过去使用的 SKS 步枪,刺刀是折叠的,需要使用时直接往前一甩就可以打开。一时间大家很不适应,下达口令“上刺刀”后,套筒没锁死掉刺刀的大有人在。

“电影上看着帅,想不到这么难……”大家纷纷感慨。

上午的时间,就在一遍一遍地口令声中过去了。

下午,则是理论课,由席亚洲亲自讲课。

“现在资料口正在编撰和我们现实相匹配的战术理论书籍,所以目前我们的理论学习更多的是大而化之,简而言之就是——重营连级的机动和火力。”教室里,席亚洲在黑板上挂起一张示意图。上面一个个黑色的圆点代表一个士兵。一个个圆点组成一小块三排的长方形小方阵,而一个个小方阵或前后排成纵队,或左右排成横队。新军军官们纷纷在笔记本上,复制着这张示意图。

“首先,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排队枪毙这一‘奇葩’的战术行为。特别是很多过去的复转军人,对此十分不理解。首先,任何战术都是由武器装备决定的。在 17 世纪,也就是现在这个时空,前装滑膛火枪逐渐成为步兵的主流装备,冷兵器逐渐减少。因此,谁能在战斗中最大限度的发扬火力,谁就更有可能赢得战斗的胜利。明军数次击败后金,与其大量的火器运用密不可分。而满清统一全中国,也并不是依靠弓马骑射,而是其迅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并对明军火器进行了针对性的优胜劣汰,这是题外话。回到前装滑膛枪上,这种武器的特点是射程近、精度差、射速慢、威力大。无论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其枪管内没有膛线,子弹与枪管之间游隙大。因此子弹在出膛的过程中,会与枪管内壁产生摩擦,导致不规则的旋转。而旋转造成的弹丸周围不同的气压差,就会导致子弹发生不可预测的偏转。因此,单支前装滑膛枪的精度是相当坑爹的。而弥补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多的同时开枪。于是,就有了士兵们组成横队进行齐射,以短时间内密集倾泻大量弹丸,来达到火力输出的目的。”

“那……营长,为什么都要站着,而不能趴着或者找隐蔽?”有人举手。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问题——前装枪的装填。大家都是打惯了金属定装弹的人,我看有人换弹匣都潇洒的直接敲掉空弹匣,是不是你?聂义峰?但是前装枪的装填,则麻烦得很。以燧发枪为例,首先,你要咬开纸包的弹药,将少量火药先倒入火药池,而后盖上盖。然后将枪身树立,将剩余的火药倒入枪管,而后将弹丸装入枪管,用通条压实。并且通常一下无法压实,要三到四下。然后装回通条,将火枪放平。打开燧发机,举枪,瞄准,射击。这套动作,跪着都不易完成,何况是趴着。站立的情况下,一分钟内开两枪已经是素质非常优秀的射手了。当然,我们的元年式步枪比燧发枪先进得多,用击锤和雷汞火帽替代了燧发机和火药池,但是整个装填步骤是大差不差的。”

“那,就这么不躲不藏,任凭对面把自己打成肉酱?”

“某种角度来说,是这样的。我们都进行过队列训练,训练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队列训练可以提供组织性、纪律性’,而实际上,21 世纪现代军队的队列训练,就是源自排队枪毙时期。说的明白一点,当时的组织性、纪律性,就是要求士兵面对迎面而来的枪弹,不畏惧,不溃散,硬抗。举一个例子:1759 年的亚伯拉罕平原战役,英军顶着法军的射击,在付出了五百人伤亡后,前进到了距离法军仅有 20 米的位置,而后连续进行了三轮齐射,给法军造成了超过 1500 人的伤亡,法军瞬间崩溃,整场战役仅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可以看出,英军表现出了强悍的纪律性,面对法军的射击,队形始终没有溃散,前面的人中弹倒下,后面的人马上补位。”

大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当然,对我们来说,我们不需要像英军这样冒险。我们的线膛步枪,可以在 100 米外就准确的打掉目标。400 米外采用齐射,效果也比滑膛枪在 40 米上齐射要好得多。因此,对我们的战术原则来说,我们要尽可能地在远距离发扬火力优势。现在,就说第三个问题,如何发扬火力,也就是队形的问题。在上午的训练中,大家对横队、纵队之间的变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有的人跟喝醉酒一样,就是找不着北。那我们来说一下横队和纵队的意义——纵队的特点是机动性强,指挥官可以随时将队伍调转前进方向。但纵队也有缺点,正面可以同时开火的士兵人数少,火力贫弱。同时,这种队形是火炮极好的靶子。采用实心弹的滑膛加农炮,可以一炮打出一条血肉胡同。在 1813 年的滑铁卢战役中,法军中央的两个军以纵队出发,接过遭到了埋伏的英军炮兵集火射击,损失惨重。而横队的特点是火力强劲,正面可以最大限度的集中士兵进行齐射攻击。同时其纵深浅,只有两到三排,即使遭到炮兵射击,伤亡也比纵队小得多。但同样,它的缺点是很明显的。首先,侧翼薄弱,横队的侧翼是骑兵攻击的首选目标。第二,横队机动性差,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难以有效的控制部队。所以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在不同建制的部队采取相应的队形,是对指挥官的极大考验。”

“那就没有能结合各自有点的队形了吗?”

“有,即混合队形。拿破仑时期,为法军师旅级的常用作战队形。其正面为组成横队的若干营,两翼为组成纵队的若干营。这是一种攻守兼备的队形,正面可以充分发扬火力,而两翼保持机动,同时保护侧翼。这种阵型可以随时变成防御骑兵的方阵阵型。因此,在拿破仑时代,为法军所广泛应用。”

大家听的一阵云里雾里,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做笔记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