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委培生的余波(一)
“瞎搞!简直就是在瞎搞!卫生部搞全日制的委培生也就算了,要推广到所有学生大搞全日制教育就是歪门邪道!书生误国啊……”看着芳草地校长张智翔的教育规划,年级一大把的邹标怒气冲冲地拍着桌子,表达了他强烈的不满。
邹标,绰号“标哥”,原国营纺织机机械厂技术副厂长,现任机械总厂设计室总工,与机械总厂酱油装配钳工张国庆、机械总厂酱油装配钳工顾红军、机械总厂下属铸造厂厂长范卫红合称“总厂四废”,这几个老家伙年龄加起来超过两百岁。不过邹标这个老狐狸又不想自己跳出来,正好姜野对分给他的学徒人数一直忿忿不平,总千方百计降低技校招生的门槛,摆明了就是想和全日制小学抢生源。
邹标两眼一转,计上心来。
自从周围的阶梯计划被提上元老院的议程之后,本就尖锐的基层干部不足问题显得更加惹眼,周围一直在元老院里游说、鼓吹,希望到 1640 年能累计培养出 20 万以上具有初小学历的人才。
当年发动机行动结束之后,如何安置收容来的 6 万名 14 周岁以下少儿在元老院中就爆发了激烈的辩论。有父母亲人的孩子倒好办,但这些儿童当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孤儿,亲人要么死在天灾之中,要么死在孔有德叛乱的战火中,显然他们的生活、教育问题全都得由元老院解决。
1633 年的时候,芳草地就已经扩张为集初小部、高小部、中学部、师范部、学习院、专业培训部和扫盲部七大教育部门的综合性完全学校,只是当时中学部尚未开始运作。按照教育口的规划,这六万儿童的入学问题必须解决,原计划是在在临高、南宝、儋州、澄迈等元老院深度控制区域新建初小学校,未满 13 周岁的少儿全部就读全日制初小班,仅 13 周岁以上的 1 万名少儿在扫盲班完成扫盲后,划入工业口的学徒队,初期主要是打杂、完成简单的手工任务、接受技术培训,同时在工厂开办夜校,经考试合格同样颁发等同学力的乙种文凭和甲种文凭。
注:根据正文信息估算的 1629-1633 年芳草地学生人数。
1631 年发动机行动启动时写到“国民学校的全部学生有三千多名,大多数都是十四五岁以下的孩子,而且大多是最近一年才入学的初小学生。高小部的学生总共才三百名。现在邬德一开口就要二百名,等于是把高小部全给拉走了。”而芳草地教育园是 1629 年开办,初期的入学儿童以收容的流浪儿童为主,初小升高小比例按 50%计,意味着 1631 年仅有约 300 名高小一年级学生,初小每个年级约 1600 人。
1633 年刘大霖、黄秉坤等人参观芳草地时写到“按照芳草地的学制,初小二年,高小二年,中学分初高档次,为 2+3。除了目前中学部还没有正式运作之外,其他各个部都在有效的运转着。在校学生超过六千人。” 除去师范部、学习院、专业培训部和扫盲部,因此假设初小每个年级 1600 人,高小每个年级 800 人。
注:上表为根据正文信息绘制的 1633 年芳草地教育学制。
也是在姜野等机械工业元老的强烈抗议下,声称要是再不给他们学徒队补充足够的新鲜血液,第一个五年计划就不可能按时完成,于是教育部又将大约 1 万名 12-13 周岁少儿划拨给了工业口走所谓的职业技术教育路线。
虽然划走了两万人,但教育口的压力同样巨大,无法一下子消化 4 万学生,只能分两年安排入学,加上本地的适龄儿童,1634-1635 这两年每年新入学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 2.2 万人,即便按 1:50 的比例配备老师,所需的老师总人数也分别增加到五百多人和九百多人。好在前几年结业留校的高小学生比较多,加上由培训后的本地童生、私塾教师组成的教育队伍,凑合着也应付了下来。
注:上表为根据正文信息及假设条件估算的 1629-1635 年学生人数,分别在海南的各个学校入学。
由于卫生部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再加上各部门自己搞的各种职业培训学校,教育部的元老们感觉教育事业有失控的倾向,遂决定统一管理,便重新安排了教育学制。初中毕业去向除了升学到高中和直接就业之外,新增三年制中等职业专科教育,毕业后获中专文凭;高中毕业去向除了工作,新增三年制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毕业后分别获大专文凭与大学本科文凭。其中大学本科为全日制教育,中等职业专科与高等职业专科均为非全日制,即除了在学校上课,还有一半的时间在各行业的单位参与实际工作。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注:1636 第一版教育规划图
教育部组织的教育规划研讨会上。
“那个,初小升学率是不是有点高?”虽然“20 万小学生计划”是周围提出来的,忍着强烈的兴奋,他对这个规划图还是表示有所怀疑。
“50%的升学率是前几年的数据,为了缓解学校的压力,同时筛选出更有潜力的人才,从今年起,初小升学率会降到 30%。”张智翔解释到。
“照这个规划,1650 年我们就能有博士生了耶。”张枭用张智翔的规划在电脑上推演数据。医疗口的元老对此自然是表示欢迎,特别是郑明姜,念念不忘她的高等教育,到 1639 年就能招收专科和本科生了。
“50 年你就想要博士?”有元老开始拱火,“你是不是看不起元老院里的一大票博士?哈哈。”
“谁说的?我没有、我不是、别看我。”张枭赶紧撇清关系。
“先培养出与原时空差不多的本科生吧。”郑明姜建议道。
“1650 年,我们已经办学 20 年了,戴嫣都二十七八岁了,为什么不能读博?”时袅仁对高学历人才也是非常渴望,也站在了张、郑一边。
“大部分学生读不到博士就被各部门抢走了。”陈云轩表示异议,他已经从药厂调到教育口工作。
“胡青白应该能保住几个尖子生,再说去企业干两年再回来做学业,也很好。”周围对陈云轩的疑虑并不担心,“博士是天子门生,跟着周围读的,都是央行大佬,起手户部侍郎,哈哈。”
张枭很快修正了“各阶段学生人数估算表”,并传给其他元老查看,“看表吧,每个阶段结业的就是不再往上读的学生,各部门自己去分。就算这样,到 1640 年,我们也只有 28 个结业的高中生和 108 个结业的中专生。结业的意思就是参加工作,不再继续读书。”
注:以上两表为根据 1636 年教育学制估算 1629-1640 年各阶段学生数量。
“这样的话,今年之后教师需求量猛增,老师不够用了。”陈云轩对此表示担心。
“初小不用担心,”周围则是信心十足,“广东还有 1.5 万童生没有出路呢,只是教识字和算数的初小,可以做到万人一个初小。”
按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未考取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元老院打下两广之后,这些人既不能继续考科举,又不能再当传统的私塾老师,便没了进身之途,除了少数家境殷实的,大部分童生都得考虑将来的吃饭问题,其中必然能选拔出一批既有意愿又有能力当新式老师的人才。周围的算盘打得贼精,大明的开蒙老童生可以用,考不上公务员的都赏口饭吃,肚子里有点墨水的都有工作了,元老院又有印刷机,大宋的名声怕是要好到爆表。
“其实大部分明朝读书人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也就是找个地方教小孩背书。”项天鹰对周围的意见表示赞同。
“不好意思,我来晚了,讨论什么呢这么热闹。”晚到的姜野走进会场,咕噜咕噜喝了一大杯水之后才开始看张智翔的资料,看了几眼就面露愠色:“各位注意到了吗?按芳草地的规划,很长时间里,毕业生都留校任教了,工业口就别指望输入了。张枭你看你的数据,基本毕业生都当老师才够用,所以工业口还是要大力发展工读制。小张的推导数据再次证明我的观点:芳草地,工业口是指望不上的。”
“不会的,”张智翔解释道,“老师不是每年都需要那么多人,老师那一列不需要累计。另外按我们之前的讨论,初小和高小老师可以用大明的童生。”
姜野也不管张智翔的辩解,开始安利他的工读模式:“工读模式下,技校不脱产,技校生就是学徒工,实习生。学徒首先要养活自己,他首先是工人劳力,不识字学徒自古有之,有余力的才能读书学知识。而‘委培生’,绝对是高级人才了,元老院承认你是工人里的读书种子,重点培养的对象了。都去全日制学校,全是脱产生,我们养不起。”
“马林溪、谢耀之类的,其实都是被耽误的读书种子,元老院可以加强工作后的在职教育。”有人对引申出来的继续教育问题发表了看法,“已经工作的,学习目的性更强,这种人就算脱产也养得起。就像建设口,学历不够很多东西你跟他讲不明白的,拉力剪力怎么计算?承重用钢量怎么计算?”
“我觉得其实我们没必要太鼓励已经工作的人继续学习——资源能力达不到。给机会,但不给太多奖励,这样进来进修读书的都是真喜欢读书的年轻人。我母亲当年就是 16 岁上班教初中数学,然后上夜校和老师进修学校,19 岁教高中数学,22 岁到财税局工作。当年的进修机会是很多的,我母亲 16 岁教初中的时候,那么多老师,愿意去进修的就几个年轻人。毕竟各个单位运转还是需要安安稳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都 TM 有上进心的人,这单位估计也快完蛋了。”财税口某元老发表了他对进修的意见,“这么说吧,我母亲说她当时进修就是因为闲得慌,因为她不去就要去县拖拉机厂当夜校老师,而进修的时候完全没有说以后会有啥待遇上的提高。但是不少有家累的老师就会选择当夜校老师,有补贴和粮票拿。”
“芳草地的全日制教育太奢侈了,没几个土著供得起的。”姜野红着脸,越说越激动,“全日制教育就是异端!只有元老院搞得起。全日制教育不给广大穷人机会,只有工读才能救童工!”
“按我们目前的政策,初小是免费教育,再往上就自己出钱,可以助学贷款,成绩好的可以拿奖学金,自然就把人才筛选出来了。”张智翔给姜野解释目前的教育政策,“各部门也可以出钱给好苗子去读全日制的进修班。”
“浪费钱!”姜野说。
“浪费钱?你逗我。”某毫无用武之地自称“废材”的电子专业技术元老说道,“没有学历你的工人队伍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