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8:关于工业化与“温和通胀”、“贵金属通缩”的关系

张岱临高见闻录 | 波尔布特 | 约 3228 字 | 编辑本页

一、关于“元老院是计划经济,体制内不存在通胀或者通缩问题”的看法是不靠谱的。

因为工业化必然使工业产品的实际成本大跌,跟人工成本、其他产品(手工产品、服务业、房地产等)的物价比值发生变动。这一变动的结果,要么是工业产品价格下跌,工资和其他产品的价格不变;要么是工业产品价格不变,工资和其他产品的物价发生膨胀。

正常情况下,人类都选后一条道路,于是有了“(温和的)通货膨胀”。当然,也有少数国家选了前一条道路,从而导致“通缩”。例如 1985 年日元大幅升值,为了确保日本货在国际市场上的销路,以日元计价的日本工业品不得不大幅降价,结果就是日本人的工资和其他物价发生“停滞”。同样遭遇的还有台湾,工资、大部分物价和日本一样,从 90 年代一直停滞到现在。

历史上,中苏计划经济的特点是:一部分产品非常低廉,敞开供应;另一部分产品非常稀少,要么凭票供应,要么价格很高(黑市、白市都很高),甚至有钱也买不到。后来有人评价,后一类产品实际上发生了“通货膨胀”。例如 1962 年陈云就曾经靠大幅提高“奢侈品”(当时主要是高级食品)价格的方式解决当时发生的通胀问题,类似的是 1998 年后中国主要是靠房子这种“奢侈品”的疯狂上涨缓解通胀问题的。

因此,中苏的计划经济其实也有通胀问题,只不过是以“凭票供应”、“有钱买不到货”为代价暂时压制住了一部分通胀。通缩方面,苏联后来的物价扭曲到,面包居然比面粉还便宜,结果苏联农民进城买面包拉回农场喂猪。

因此,工业社会一旦启动,“温和通胀”是必然的,除非像苏联那样蓄意扭曲物价。而当时苏联“扭曲物价”的代价之一,就是像 90 年代之后的日本、台湾一样陷入“停滞”。换句话说,勃列日涅夫的“停滞十八年”与日本、台湾的“失去二十年”其实是一回事。因为账面上的“投资亏本”和“永不涨薪”,对人的“投资积极性”、“生产积极性”、“生活积极性”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打击。

个人感觉,可能是因为类似的“失望情绪”,现在的台湾与 80 年代的苏东地区有了一些共同点。例如都极度渴望“民主”、“公投”、“独立”等等,而台湾人往大陆跑的人口比例也跟当年东德人往西德跑有得一拼。

韩国2018年电影《特工》里的“北京”街景是在台北拍摄的,也就是说2018年的台北跟90年代的北京是一样的,台湾的经济自从台币跟着日元大幅升值后就长期“停滞”了。

因此,不用贵金属当货币,搞计划经济,并不意味着不用面对通胀和通缩问题。

而且,正如我在同人里写的,元老院的“计划经济”其实是日本“产经联”的水平——通过“亏本”的战略投资,确保科研和产业升级。类似于现在 TG“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干预水平,远远达不到当年中苏“计划经济”的水平。

因为当年中苏都是以公有制经济作为主体,并且采用了凭票供应的手段调节产品分配。而元老院还没实行过“凭票供应”,同样水平的“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元老院只在济州岛、高雄两地得到实现,临高、三亚、香港三地也就是 1949-1956 年 TG 的水平,在整个广东省的占比更加低,最多达到抗战时 TG 根据地的水平。当年 TG 可是彻底控制了农村,可以调动海量的“两白一黑”,而元老院连海南岛的农村控制也是半吊子。

“公有制经济”不占主导,不大规模发行票证,甚至连最基本的粮食都不能彻底控制,某些人居然幻想元老院拥有媲美中苏的计划经济体制,真不知这种“良好感觉”是哪来的?

实际上,元老院体制内的“计划经济”人口,也就是已经剃发的那 60-70 万人,在整个广东近千万土著人口里属于绝对少数。虽然生产效率高,但论经济总量可能还略低于广东土著掌握的经济总量。

小结: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温和通胀”和“通缩”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跟是不是计划经济关系不大,而且元老院只是“低水平”的“计划经济”。因此,就算推广纸币依然会有“通胀”和“通缩”的问题。

二、金银等贵金属发生“通缩”,根本原因不在于充当流通货币,而在于工业化的生产速度是大大快于同时期的贵金属产量。在贵金属产量跟不上社会财富增长的客观条件下,发生“贵金属通缩”是必然的。

就好像在城市土地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地价、房价相对于工业品的“疯狂涨价”也是必然的。总体而言,贵金属可以归类于前面提到的“其他产品”。

甚至在工业化启动之前,只要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速度快于贵金属开采,就会发生贵金属通缩和贵金属货币不够用的情况。例如黄金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也发生过“通缩”。战国的时候,黄金是以斤、益为流通单位。到了汉代,因为黄金的产量没有跟上生产力的增长,黄金的流通单位就变成了“两”。

为了解决贵金属通缩的问题,人类很早就开始广泛使用纸币,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贵金属跟纸币的比值却是“长线升值”的。例如在 2000 年,白银价格不到 6 美元/盎司;到了 2008 年,尽管当时白银是熊市,市场价依然超过 9 美元/盎司;到 2015 年白银的生产成本已经到了 13 美元/盎司。

当然,因为人类的工业化生产也包括贵金属的开采和提炼,因此贵金属虽然相对于纸币和其他工业产品一直在“通缩”,但相对于人工成本和古董等特殊稀缺品其实也存在“通胀”/“贬值”,总体而言价值比较“稳定”。

虽然工业化之后人类已经不再将贵金属作为流通货币,但却长期坚持纸币跟贵金属挂钩。因为在产生“剩余价值”、“多余货币”、“通胀”的情况下,货币除了“流通”的需求,还有“投资保值”的需求。不仅需要“硬通货”为纸币的流通提供担保,还需要“硬通货”具有永久保存、适当稀缺、价值稳定的特点,以便维护纸币的稳定。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产品可以充当“硬通货”,例如粮食、布匹,但论永久保存、适当稀缺、价值稳定的优势,很少有超过金银等贵金属的。粮食、布匹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会烂光,但金银不会,其贬值速度也比其他工业品的低很多,价值比较稳定。其中黄金又比白银有优势,因为白银会因为氧化而导致纯度下降,开采技术的进步又导致白银相对黄金大幅贬值。因此在 19 世纪,各国的纸币纷纷由“金银本位”向“金本位”转变。

实际上,中国古代不是没人想过找其他“硬通货”取代贵金属的货币地位,北宋的苏轼就曾提出用粮食当货币,可惜行不通。

在人类历史上,除了金银铜等贵金属,作为货币使用范围较广的只有食盐——除了贵金属,这大概是最不容易放怀的产品了。民国时,“盐砖”曾经是中国西南地区“货币”之一。

盐砖

但相对贵金属,盐也有很多局限性,例如怕水(不如贵金属好保存),产量容易“暴增”(不够稀缺、容易贬值)。所以在古代,食盐的“货币”流通范围不如贵金属;进入工业时代后,就再也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会把食盐跟纸币进行挂钩了。

人类使用纸币后,将纸币跟贵金属挂钩了长达几百年,美元更是直到 1971 年才和黄金脱钩。美元能和黄金脱钩,原因之一美国成功找到了黄金的替代品——石油。

石油被称为“黑色金子”,和黄金一样可以长期保存,作为“工业的血液”和农业社会的粮食、布匹一样是硬通货,而且有适当的稀缺性和相对稳定的价值。

“石油美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类似的案例是,1940 年代因为发电的需求,煤炭在中国大城市是类似黄金的硬通货。有一部反映解放初历史的国产电影提到当时的煤炭可以直接换金条,这也是为何 1949 年 TG 在上海用来取代金银外汇“硬通货”地位的“两白一黑”里有煤炭——和黄金一样可以长期保存,是“工业的粮食”。

小结:就算纸币取代了贵金属的“流通货币”地位,依然会有“贵金属通缩”的问题。因为“投资保值”的需求和维护纸币稳定的需求,纸币也将长期和贵金属“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