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在眉睫的危机

张岱临高见闻录 | 波尔布特 | 约 3420 字 | 编辑本页

元老们私底下讨论了近十分钟后,第一个元老举手发言:“尽快上马松涛水库,这样海南的水稻可以全部变成双季稻,加上良种、施肥,年度亩产可达 600 斤。100 万亩水田,年产量就是 6 亿斤。在杂粮充足肉食充沛情况下,可以养活 200 万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

1001.0055.1

冯诺元老说道:“松涛水库,短期修不起来,现在急得是眼下。”

第二个元老说道:“没有这么多稻米,农民要吃饱,可以杂粮为主食。400 万亩旱田拿出 100 万种红薯、土豆,就吃不完了。”

“土豆在南方不是很适合。”

“土豆不适合热带,不适合海南,但两广多山,北部就可以种了,红薯都可以种。”

“推广起来也至少需要两三年吧。”

第三个元老说道:“海南面临的问题是大米不够,而其它粮食有富裕。所以应该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扩大牛羊饲养,以降低稻米主食的消耗。

马上有元老附和:“畜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比种植谷物要少得多,饲养羊群需要的劳动力比种植谷物要少 80%……”

“海南不大适合放养羊,太占地方,而且没草原。还是发展规模养猪、养牛比较好,产肉多。海南肯定不适合种大豆,但用杂粮养猪牛也可以,另外海产加工边角料可以做蛋白饲料。”

还有元老提议:“建造大型渔船或捕鲸船怎么样?把小型近海渔船更换成大型远洋渔船,相对于农业发展需要的人力投入,这个在人力使用的效费比上增加的会更快点吧!”

……

讨论了一阵,众元老想出来的多个方案要么没办法在一年内迅速解决当前的粮食危机,要么没办法彻底填上 30 万吨的粮食缺口。

自己种田短期内不靠谱,那就只能考虑外购了。这个提议一经提出,马上被外务省的元老否决:“整个东南亚估计不会有十万吨以上多余的粮食,这是个需要逐步培养的产量。”

然后又有人把注意打到印度头上,连冯诺元老都附和说:“感觉对元老院来说,在克拉地峡修运河比在苏伊士修运河还紧迫些。”

1001.0055.2

但马上有元老驳斥说:“挖运河?这个工程量,50 年内没有可能。”

最后,财政省的元老发言说:“现在是 30 万吨的粮食缺口,先不说能不能买到,就算能买到,钱也不够的,30 万吨大米要 300 万两白银,元老院要破产了!”

众元老都是一呆,长久以来大家都觉得元老院富可敌国,至于现在元老院究竟有多少作为外汇储备的白银,很多元老都没认真想过,难道现在元老院连 300 万两白银都拿不出来?

眼见气氛差不多了,钱水廷示意石出由元老上台念报告的下半部分,谈的是目前元老院的“财政危机”!1

关于财政方面的报告,首先提到了元老院最大的白银收入来源——国际贸易。

1635 年,元老院对外贸易的顺差总额是白银 503 万两,其中日本 200 万两,马尼拉 160 万两,荷兰 80 万两,后金 50 万两,葡萄牙 13 万两。其他国家,要么以物易物为主,白银输入量不大,要么贸易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大明,因为要采购的各种物资、商品和人口太多,常年贸易逆差。例如,通过卖奢侈品获得白银,大量用于采购瓷器、茶叶、丝绸等“海贸”产品,然后通过转口贸易变成了对日本、马尼拉、荷兰等国的贸易顺差。通过贩卖廉价工业品赚取的铜钱,则大多被融化成了铜、锡、铅等各种金属原料,用于元老院的工业生产,等于平白损失了一大笔流动现金。要不是广东攻略的过程中通过查封官仓和抄家缴获了大量钱物,又取代大明向广东人收税,1635 年的元老院根本不可能有超过 500 万两白银的外汇顺差。(要是从中国赚白银容易,历史上早就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何必卖鸦片?而元老院跟一鸦前的英国相比,还少了一笔来自铜钱的流动现金,多了采购人口的花费。)

此外,元老院还有内贸方面的工农业剪刀差收入。但跟大明的贸易一样,有严重的“逆差”,现金方面根本没有结余——白银不够花,铜钱全融了当工业原料,至于流通券等纸币,根本不能用于外贸。

税收方面,1635 年元老院计划征收农业税 100 万石粮食,但由于基层干部的缺乏,也来不及“清查田亩”,不得不延续旧的税收体制,实际收到 57 万石粮食。不过这笔粮食收入在计算“粮食缺口”时已经算进去了,并不能用于解决“30 万吨粮食”的缺口问题。工商业税收方面,因为元老院从上到下都很重视,又主要在元老院控制力较强的城市里征收,倒是有些收获,1635 年共征收到白银近 50 万两。不过广东各地百废待兴,不管是采购物资、雇佣民工修城筑路还是社会救济,都需要钱粮。即使所有的军队和体制内人员工资由中央负担,57 万石粮食、50 万两白银的地方财政收入依然不太够用,需要靠当初“抄家”所得的收入填补一部分。

于是,不算地方政府的收入,元老院在 1635 年的白银收入总计只有约 500 万两。

支出方面,不算地方政府的开支,1635 年伏波军的军饷与后勤开销是 186 万元,国民军的军饷和后勤开销是 48 万元,体制内人员(政府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职工、国营企业农场工人)工资 180 万元,元老特供和女仆阶层生活费 60 万元,芳草地孤儿生活费 36 万元,总计 510 万元,按照 70%银元含银量计算,折合白银 357 万两。

此外,元老院还在 1635 年支出了约一百万两白银(包括运费和漂没)从东南亚购买粮食。

以上总计白银 450 多万两,跟 1635 年的白银收入相比,结余不到 50 万两白银。

但鉴于目前两广骑虎难下的局面,前段时间元老们纷纷上书扩军良策。于是在 1636 年,军队规模增长 100%,体制内人员增长 20%,军费暴增 234 万元,体制内工资发放暴增 36 万元,保守估计财政支出将增支 270 万元。按照 70%银元含银量估算,需要增加支出近 190 万两。

因此,理论上 1636 年元老院的财政预算赤字将超过 140 万两白银。

目前计划对大部分军饷实行强制储蓄制度(设定军饷的 80%),体制内人员也有一定的储蓄(大约 20%的工资储蓄),加上纸币作为辅币发行,元老院实际支付的压力要小些。再加上往年结余的白银储备,1636 年预计将有约 150 万两白银的现金流作为金融储备。

但如果将粮食进口量从 10 万吨/年改为 30 万吨/年,预计每年将多支出 200 万两白银,把白银库存全用光都不够用。

报告中还提到,因为一系列历史事件,元老院的外汇收入在未来几年会持续萎缩。1639 年,日本爆发“宽永大饥荒”,幕府颁布《节约限制消费令》,对外贸易急剧萎缩,因此对日贸易的白银输入量将从 1639 年起断崖式下跌。

1637-1638 年,马尼拉接连发生大帆船失事事件(历史上本来就有,不是澳宋海军击沉的),得不到美洲白银的补充。西班牙人就和华人赊账交易,但华人也不能一直等。一个催讨,一个没钱,在旧时空西班牙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1639 年西班牙人血洗马尼拉华人,把债主杀光了事。在本时空,元老院可以强力干预西班牙人屠华,但贸易萎缩跌至冰点将不可避免。后来美洲白银产量也开始下跌,1640 年后,之前的贸易规模已经不在。

……

报告预测,1637 年澳宋的外汇收入将萎缩到 370 万两,到 1641 年将萎缩到 240 万两。到时候别说进口粮食,在不搞强制储蓄的情况下,赚到的白银连军饷都不够发。

……

最后石出由元老总结说道:“历史上明朝遭受的‘经济危机’,澳宋同样要面对,外贸赚取白银量比常年减少 50%以上,换作 21 世纪也足以引起强烈的社会动荡!我们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尽早应对!支出方面,1637 年两广应该进入到治安战阶段了,所以伏波军暂不扩编了。但国民军一定是不够用的,还要增补。另外治理地方需要大量干部,按两广人口 1%的低配,也要 10 万。还有新增孤儿,再穷不能穷孩子啊!广州芳草地分校如果增加一万名在校生……算了,我不多说,总之画面太美,澳宋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

Footnotes

  1. 关于“财政危机”的数据推测与讨论,详情参阅“晚到的约瑟”在北朝发表的讨论帖《同人背景讨论与设定——澳宋可以用贸易支撑目前的财务状况吗?》。感觉关于朝鲜的 10 万两顺差有点突兀,所以删除,另外还增加了我对广东税收和内贸收入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