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
第七卷「大陆」粤北平定卷 | 吹牛者 | 约 3102 字 | 编辑本页
河水在河谷中奔腾激荡,瞬间就席卷了整个河谷。黄超他们总算上山躲避及时,大部分安然无恙。然而背着火炮和弹药的,位于最尾部的民夫队因为负担沉重,避让不及,许多人被激流冲走,火炮弹药损失惨重。
“MD,现在是秋天,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洪水?”本地士兵们惊魂未定,一个个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李冬从前面急急忙忙的过来了:
“首长!敌人在水攻……”
“我知道。”黄超脸上做出镇定的表情,“这是他们在上游筑坝蓄水,过一会水自然就退了。你让大家做好战斗准备,敌人很可能会马上发动进攻了。”
山坡陡峭,部队无法列阵,正是最虚弱的时候,幸好此时谷底水流湍急,一时间敌人也没法来进攻。没过多久水流愈来愈小,渐渐地便露出了谷底的卵石,不过几分钟光景,谷底又恢复成了通衢大道。只是随水从来了许多漂木,横七竖八的堆得到处都是,石头上都覆盖上一层湿淋淋的烂泥。
“下山!列阵!”李冬下令道。
话音未落,远远的听见一声长而尖锐的哨子,接着,又是许多哨子应和。尖利刺耳。国民军中的瑶民士兵顿时面色变了,都道:“敌人来了!”
果不其然,不远处传来了喊杀声和隆隆的炮声。
队伍因为紧急上山的关系,现在正是队形凌乱的状态。未经充分训练的新编的国民军中队顿时慌乱起来。幸好李冬的中队久经战阵,立刻开下山坡,在谷底中央列开横队阵形。稳住阵脚。
“罗茂,你指挥左翼,杨二东,你指挥右翼!”李冬有条不紊的指挥着。“二中队居中!三中队担任预备队,掩护炮兵。军旗手到我身边!”
连州第二中队是个长矛中队,他们在阵地中央列阵,用长矛掩护整个队形,李冬的中队是全火器部队,分列在两翼进行火力支援。
他叫来一个军官:“你带一个小队、炮兵和其他民夫立刻往回走,看看能不能回收到火炮!”
火炮部件和弹药份量沉重,虽然暂时被冲走,但是不会冲得太远。
队伍尚未列阵完毕,大群的瑶民队伍就从山谷两侧的山坡上席卷而下。在这里设伏的队伍大约有六百人――除去现在还包围着南岗的三百多人,基本上是李三九的全部家底了。由房元武这个他手下的头号大将指挥。
他的最低目标是在青阳谷拖住澳洲人一两天,保证他能彻底打垮南岗,从而威慑八排。当然,要是能重创澳洲人,那是再好不过。
青阳谷原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夏季雨水大得时候谷底中间可以成河。秋季水势减退,基本上就只剩下潺潺细流。李三九便想出这“水攻”之计。早早派人在上游筑坝蓄水。刚才这一波水攻若不是黄超等人警觉,此刻少说有一半人已经被激流卷走。这场救援行动不战自败。
“大家稳住阵脚,不用怕!”李冬大声说着,“敌人没有火器!我们慢慢的跟他们耗!”
话音未落,从左右山坡上涌出来的瑶民们已经挥舞着刀枪冲了上来。李冬原想等他们接近一些再开火,但是看到人群中有许多人举着弓箭,他立刻改变了主意:如果被他们兜头一射,己方队形密集又无甲胄,中箭的人会很多。
“开火!”
随着他的指挥刀挥下,两翼的步枪手同时开火。两道火龙随着浓烟在两翼翻滚着,原本势头正猛的队伍犹如被绳子挥过,瞬间便有几十人倒了下去。
“快,装弹!”军士们催促着步枪手。黄超心中有些紧张——他不顾警卫的一再要他下马的要求,执意骑在马上,以获得更好的观察视角。警卫只好把两件呢子斗篷撑起来给他遮蔽。
步枪手第一轮射击将冲的最前面的敌人打成筛子,接着又是一轮射击,然而瑶民凭着蛮勇,毫不后退的猛扑上来。
南洋步枪的数量有限,训练又不足,难以保持旺盛的持续火力。眼见着距离越来越近,李冬只得下令:“自由射击!”随后又吼道:“长矛手准备战斗!”
随着这道命令发出,李冬中队开始收缩阵线。第二、第三中队的长矛手将长矛端平,双手紧握,整个队形犹如刺猬一般,迎候着敌人的第一波猛攻。
黄超恨不得现在有一挺马克沁,这样再多拿着冷兵器的敌人都不怕,可惜没有。他不禁狠狠的砸了下手心。
前排的国民军士兵的长矛已经和瑶民的刀枪碰撞起来了。在欧洲的类似阵列中,长矛手主要任务是掩护己方步枪手免收敌人骑兵的突袭,一般情况下很少会进入到白刃拼杀的战斗状态下。
然而这会,掩护步枪手的长矛兵却陷入了激烈的白刃战斗,金属撞击的铿锵声,士兵的呐喊声惨叫声、军官们的吼叫……战场上空交织在一起。让许多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心摇神曳,都有些站不稳了。
国民军第二、第三中队都是新成立不久的队伍,不论训练还是战斗意志都不强。巡逻、小规模清剿之类的治安行动在火器的掩护下成还能打个顺风仗,面对面摆开阵势白刃拼杀他们大多没有经历过。此刻这一阵拼杀,队伍便有些动摇。
黄超骑着马在阵列中逡巡,顾不上不时嗖嗖破空而来的羽箭,不时用手枪射击――不为打中什么敌人,就是为了鼓舞士气。
幸好他这些日子一直抓了长矛作战的队形训练――主要是模仿西班牙大方阵。虽然执行未免走样,却好歹按照训练的模式稳了脚跟,瑶民武装连冲三次,每次都被长矛阵击退。阵地前横七竖八布满了尸体。
“侥幸!”他心想。
黄超从许多治安战报告中都发现各地的国民军几乎都是拿着冷兵器,用火器战术来打仗。这样的后果自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伤亡数字极其不好看。
当然黄超心里明白,新招募起来的国民军其实大多是当做消耗品来使用的。一来局势急需大量的治安部队,元老院即无能力也没有意愿给他们充分的装备和训练。而训练不足的新国民军,就算拿着标准米尼步枪,取得的战果也和拿着标准矛没什么两样。
所以只有那些经历过几次战斗考验能维持住编制的部队和老兵才会被配发南洋式,这样既避免了南洋式大量散失,也能保证南洋式的配发能保证最大效用。
这种“大浪淘沙”式的做法在提升部队战斗力上的确有些用处,但是损失非常之大。
人活下来,总有用处。这是黄超的信条。每一个有过实战经验的士兵都是宝。所以作为连阳三城所有国民军的负责人,黄超自然要尽可能想办法让他们活下来。既然没有足够的南洋式配发,那就只有黎族现有条件,做好冷热武器的混装训练工作。
作为旧时空全面战争系列游戏的爱好者,黄超对各式长矛方阵印象颇深。新一轮扩军之后,便不遗余力地向没能普及南洋式的各国民军中队推广西班牙方针的训练课程。
一些国民军军官虽然上过相关的培训课程,用惯火器的他们对长矛方阵这种冷兵器为主的战术颇有不以为然之意。但官大一级压死人,禁不住黄首长的一再要求,开始在各自部队进行相关训练,而黄首长更是要求他们给各工作队推广授课,要在各村民兵那里推广长矛方阵战术。
而误打误撞之下,这个实验性质的战术推广终于取得了实效。虽然长矛方阵对纪律性有着严苛的要求,各国民军中队和民兵普遍在纪律上没办法很好地掌握长矛方阵的全部精髓,但保持队形进行防御多多少少也能做得到,在对付土匪的时候,勉强就够用了。
李三九的部属面对长矛阵几乎就是近不了身,退回方阵内部的步枪手,时不时就是一阵齐射。房元武带人来回冲杀了几次,始终撕扯不开阵列。
然而瑶民们毫不在意生死的蛮勇冲杀和一轮又一轮的弓箭攒射,渐渐让国民军开始动摇,士兵们开始后退,原本彼此空开一定的间距也变成了“肩并肩”。这间接又干扰了步枪手的射击。
尽管军官们在不停大吼,命令那些士兵们抓紧长矛站稳脚步,但无补于事。因恐惧而丢下长矛往方阵里面钻的士兵越来越多。黄超眼瞅着左翼就要被打开缺口,立刻带着警卫策马冲到缺口,glock 手枪和警卫的左轮枪一阵猛射,将突进来的七八个敌人全部击毙击伤。勉强稳住了阵线。
李冬眼瞅着局势危险,他没办法判断两翼的敌人还有多少,但是死守下去队形迟早要被突破,敌众我寡,己方要吃亏。必须先击溃敌人的一翼!。他当机立断叫来了罗茂:“你立刻带两个小队,从侧面出去,向左翼反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