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国民军

第七卷「大陆」粤北平定卷 | 吹牛者 | 约 3064 字 | 编辑本页

“不过还是加个盖子比较好,就算没有味道,人掉下去了也不好。”符庆带着一干南岗排的瑶来参观堆肥坑,“还有就是千万不要用草木灰垫坑,我知道每家每户烧柴的草木灰都不少――这个直接施到地里去就是,千万别倒在堆肥坑里,也别倒在粪桶里――不然这肥料就没用了。”

众人将信将疑,但是这个厕所盖得好,用起来也方便。就算肥料没效果,好歹这个厕所比过去的强。

转眼,时间便到了 1635 年的 11 月中旬,连阳三属的情况总体上趋向稳定。他也松了一口气。连阳三属这个原本已经被点燃了引线的火药桶,现在至少是把引线给拔掉了。火药桶还在,但是暂时是不会爆炸了。

社会治经大致稳定,除了瑶区边缘和偏远地区仍有土匪活动之外,成规模的土匪活动已经肃清,三属的道路官路县道在白天已经安全到能让商旅独身行走了。至于瑶排内部,州属三排的“登记户籍”“驻在警进驻”“教师进驻”“农业改进”这一系列的工作要么已经完成,要么正在推进中,情况较为稳定。至于马箭、军寮、火烧三排对他抛出的橄榄枝不理不睬,里八洞、大掌两排就编户为民这一条始终持排斥态度,但是在军事高压之下不敢轻举妄动。

眼下八排瑶的平定工作已经进入瓶颈阶段,不论是商业渗透、农业改进还是教师驻在警的进驻都是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的。至于县属五排,他们在秋调的军事经济双重封锁下大约还能支持一个阶段。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自然会做出抉择――不论是安心受抚还是起来暴动,他黄超都有足够的牌可以应对了。

他一面召集了担任封锁任务的警察和国民军指挥人员,要求严格执行“盐、粮计口配售专卖制度”,没有领取居民证的人员,不论汉瑶俍,一律不得在瑶区周边圩市购买盐粮,商贩进入瑶区贩售的,必须在州、县政府领取执照,不得贩卖盐粮。一面加紧整合县内资源,搞政权建设。充实了一州二县的县府机构,清洗甄别了留用人员。虽然目前采用“合理负担”模式,但是黄超也没忘记财税局给他的整顿财税的通知:先从清理的商税开始,健全税收制度。在食盐专卖上,他也不无含蓄的敲打了一番盐商――这些商人的所作所为,他已经多少有所耳闻,不过,暂时还需要盐商们向湖广倾销食盐,这个账留待以后再细算。

工作之余,他照旧去连州的东校场散步。东校场目前是国民军的主要驻地,经过一番修缮清理之后,原本颓废的建筑大多已经修复,坑坑洼洼的场地也被平复。原本校场旁用来收殓瘐毙囚犯和被处决犯人的义冢地也被清理深埋,种上了树木花草――这也是连州有限的“新生活运动”的一部分。

平时除了国民军操练,这里亦是关厢和近郊许多儿童游玩的嬉闹的地方。他每每在工作之余到校场来,站在演武厅的高台上看着本地儿童嬉戏打闹,感受着孩童天真烂漫的气息――不管王朝如何更替,世事如何变幻,孩子永远是那么快乐纯真――这可以让黄超暂时地忘却工作的繁忙。

每到这个时候他总会想起自己的儿子――已经四岁了。儿子一天天长大,而黄超陪儿子的时间却一天比一天少。黄超当年穿越明着说是为了到一个没人反对自己和老婆在一起的地方,实际上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抱负。现在想来,宏图伟业比之爱人、家人,那个更重要呢?黄超说不清楚,毕竟自己要为很多人负责。还是现代社会好,一个电话过去,就可以听到儿子稚嫩的声音。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儿子胖乎乎的脸蛋……现在他只有在一个月才来一回的书信中知道妻子孩子的近况。有时候会附带一张像素感人的黑白招照片。黄超叹叹气,单元年前可以休个假,回趟临高和老婆孩子过春节――不过现在看来这个希望颇为渺茫。

他望着校场,一个中队的士兵正在操练队形,从他们乱七八糟的队形和全新的制服看得出来,这是新组建的国民军中队在进行基本的队列教练。

士官们拿着教棍在队列周围吼叫着,风不时传来负责教练的山地连的军士的吼叫和叱骂声,他们发音别扭的“新话”里不时夹杂着几句粗话――伏波军的新兵训练就是咆哮式教育:这点各国军队没什么不同,

阵焕在一旁,看着士官们的训练,不时提醒几句。自打他被荜达给“请回”了之后,便一直待在连州担任预备队指挥官,操练新招募来得国民军中队。

“这是什么队伍?”他问身边的办事员。

“是从阳山调来的暂编中队。来连州整训的。”

“哦,是永化的瑶民中队。”黄超点了点头。这个中队一开始只是黄超临时招募的黑工,没有军饷,没有制服,也没有正式番号,除了武器和粮食能得到供给,跟叫花子也没什么两样。不过经过阳山剿匪战斗的洗礼,永华瑶民中队虽然伤亡很大,但是却在战斗中锻炼出来了,俨然是连州国民军中最可靠的连队之一了。

从瑶区招募国民军的事情,当初文总是表示了口头支持。但是这办事效率实在不甘恭维,虽然黄超在旧时空早就见惯了领导口上说答应,实际上看心情、看时间、看记不记得起来的做法早已见怪不怪。等到永化乡瑶民已经以暂编中队身份打了几次黑工,一份批复才珊珊来迟,正式同意了他的“募兵经济”的方案。这个时候他已经建立起四个瑶民中队了。

按照这个方案,黄超可以在连州自行招募国民军暂编中队,番号为第 1 至第 10 中队。招募之后的训练由训练总监部和当地驻军负责。军饷、武器和制服由国民军司令部负责解决,但是新兵在连州的食宿和安家费由连州当地负责解决,计入地方民政预算。训练完成之后,由武装力量省统一调配使用,其中大部分中队将调往台湾的凤山堡基地进行亚热带丛林战训练。

“MD,一文钱军饷没拿到不说,还得先大把倒贴……我这是图什么……”黄超一想到半年内要筹措十个中队的吃喝拉撒外加安家费暗暗叫苦。

“计入民政预算,民政上一分钱都没给我,叫我拿什么开销――别说又是财政返还吧!好歹来个转移支付啊!”

黄超一面吐槽一面继续通过电报和文总沟通,希望他出面和临高方面谈谈,争取一个更好的待遇。一面先把永化瑶民组成的阳山暂编中队调来连州,以黎苗山地部队为样本,进行整军。积累经验,将这个中队作为其他新编中队的样板和种子。

永化的瑶民调到连州来整训之后,正式换发了新军服,替换下了他们从县里得到的各式各样,来路不明的土布衣服。洗了澡,理了发,对皮肤病和寄生虫感染进行了普查,清退了一些有结核病等不宜服役病症的壮丁。

永化乡的壮丁因为几次战斗损耗,加上体检刷下来的,家累重不适合服役的,年龄太大的……已经无法凑齐一个中队的编制。好在阳山地区多山,最不缺的就是贫苦山民,于是又从连阳的猎户、采药人的子弟中招募了部分人员。不但凑足了一个中队员额,还超编了十几个人。得到了一个“连州国民军暂编第一中队”的番号。

现在他们都换上了新军服,不但上下齐整,还有内衣、包脚布和鞋子!在 17 世纪的粤北,下层百姓别说袜子,连布鞋一辈子都穿不上几回。而这发下来的却是地地道道的牛皮底打铁掌的短靴子!

这衣服也是又舒服又合身,穿在身上,帆布腰带这么一系,经过几天的操练,人自然就显出威武挺拔的感觉来。这对于这些虽然已经参与过不少次战斗,杀过人,见过血的新兵来说,却是全新的体验。原来当兵并不仅仅是拿着刀枪去厮杀,打完仗劫掠财物,而是有着军人的威仪和荣誉感。

伙食上,新编第一中队并无任何优待,就是按照正常的国民军的供给标准。这个标准按照元老们的看法是太低了,不但谈不上蛋白质,连油脂都极少。大致就是靠着碳水化合物“量大管饱”的思路。

如果在临高和广州受训的新兵至少还能用鱼来补充蛋白质的话,身处连州的新兵队连敞开吃咸鱼都很难办到。少量的荤腥只能优先供应战斗部队。

然而新兵们入伍前的生活水平实在太低,多数人在入伍前都处于慢性饥饿的状态。以至于简单的“吃饱”对他们来说就是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