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第七卷「大陆」佛山实习卷 | 吹牛者 | 约 2974 字 | 编辑本页

从明代中叶起,南海县籍的读书人科名昌盛,形成了所谓的“南海士大夫集团”。虽然广东的科名不如江南,但是在全国范围来说亦位在前列。

入仕意味着个人和家族在社会层次和经济水平都有了一个大跨越。南海士大夫集团的崛起加速了广东宗族势力的内部整合。明代也正是宗族实力开始崛起,大规模渗透进入基层治理的时代。明代“绅权”极重,几乎到了左右地方官员行政的地步。这些依附于科名的地方缙绅们实际亦成为宗族的首脑人物,进而促进的宗族实力的进一步发展。

至崇祯年间,大部分宗族已经完成了重构。仅就佛山周边来说,细巷李氏、纲华陈氏、金鱼园陈氏、石(石肯)梁氏、郡马梁氏、鹤园冼氏、东头冼氏、石头霍氏、黎涌伦氏、叠滘庞氏等宗族,百多年来均已先后建立了“大宗祠”――即始迁祖的祠堂。这意味着这一地区几乎所有上述望族姓氏的人口:横跨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和贫富各阶层——都被纳入了宗族势力的管理体系。盘踞在这一体系顶点的则是“嘉会堂”。

佛山在明末只是南海县下属的一个堡,单论行政层次,只比乡只高一级。按照政权不下基层的古代政治体制,这一级别的统治形式是乡里自治。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这样的自治无非是几名乡绅定期调解附近纠纷,主持些慈善活动和公共工程之类的活动。而佛山作为“天下四聚”之一,行政级别虽然不高,不论经济规模还是人口数量都远远超过一般的县城,各类事务自然也极多。在这一背景下,传统乡里自治的简单形态便在这里率先得以进化。

自天启七年(1627 年)起,来自李、梁、陈等大族的多名致仕官员议设了佛山的“乡仕会馆”――嘉会堂,这是佛山市镇的民间自治机构,从其功能来看,实际成为了常设的行政机构,牢牢控制着佛山及周边地区的一切权力。

尽管迫于军事压力,佛山得以“和平光复”。明军不但没有在佛山抵抗,甚至在缙绅们的劝说下或者自动离开,或者主动归顺。伏波军兵不血刃便占领了佛山。

士绅们甚至派出其实际控制的武装力量“忠义营乡勇”配合元老院在当地维持治安,保护交通。元老院发出的征收“合理负担”,“整治社会秩序”的命令也都得到了他们的配合和落实。

若是从这些方面看,佛山堪称新政权治下的一个“模范地区”。

但从根本上讲,元老院的政令从未传递到佛山的基层。嘉会堂依然控制着一切。佛山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如臂使指,只是“嘉会堂”暂时顺从和配合的表象罢了。连所谓的国民军佛山第 2 中队,都是由忠义营乡勇原班人马改编的,元老院仅象征性地派出了几名队长,对部队并无多少控制力。

前两年,元老院不愿在与明军作战的同时面临后方的不稳,只能与这些地方势力妥协。这些势力也一直表现得若即若离——既无法真正加以掌控,又难以抓住把柄打压。“社会改造”的进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大致就是地方势力觉得有利可图的,执行又快又到位,若是无利可图,风吹一阵也就过去了。

再说“工业建设”,建设交通干线、疏浚河道、建设港口、开办工厂等等,元老院规划了一大堆,但这都是需要土地的。工业化必然面临的征地问题,就迫切地摆在了面前。如果搞得不好,元老院将付出极大的成本。

而两广、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与海南官地、荒地甚多的情形完全不同,绝大部分土地早被宗族瓜分殆尽。偌大的两广,元老院竟然找不到几处大型地块安设工厂。原本没什么争议的没收官田、官地和宗室土地的政策,由于广东没一个藩王,并无宗室土地可供没收;佛山不是县城,亦没什么官地、官田;这里离广州太近,卫所都在广州,连军屯都完全没有。故而,被寄予厚望的“佛山工业建设”,就这样一拖再拖。这一事实已经在元老院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工业口的元老天天狂骂。而地方上的元老却始终对“土地政策”这个敏感话题避之不及。

土地政策到底是什么?私有还是国有?赎买还是没收?强制平价赎买还是协商高价赎买?零碎分散谈判还是集中统一谈判?面对着坐拥大量土地和人口的士绅宗族,元老院的政策又是什么?都没有答案,工作怎么可能开展下去呢。

眼见元老院不可能就此达成一致,在一次辩论中,面对对方的胡搅蛮缠,卓天敏气昏了头,脱口说了一句:“我儿子都 TM 能干!”

这话引起了元老院内多个派别的注意。

时值几位小元老的“高中毕业典礼”,王洛宾和吴南海出席了相关活动。而他们分别与卓天敏和林法天长谈了一次后,终于在元老院里支持了钱水廷的动议:“把佛山开发事务作为初号班几位年龄比较大的小元老的社会实践课题,题目就是:在一年时间内,按照企划院的佛山开发规划稿,推动建设多个工业、商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同时探索农业发展、土地改革和社会改造的相关政策。”

一年期满后,元老院会验收建设规划的达成度,期间随便他们怎么具体操作,要钱给钱,要枪给枪。一来,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与锻炼,促进团队感情和协作精神;二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思考、当面锣对面鼓地投票决策,总比元老院里衮衮诸公根据屁股的位置永无休止地讨论下去要强得多。

此事听起来荒谬儿戏,其实不然。几位小元老中,张允幂和林子琪都已经 20 岁了,钱朵朵 18 岁,王暮清和尚羽 17 岁,卓小敏也已满 16 岁。从 D 日后不久,他们便开始在芳草地初号班中接受精英教育,至今已有 9 年,进度最慢的也已经全面超过了高中毕业水平。其中,张允幂已经在广州市政府担任了两年的秘书长,对政府的工作流程十分熟悉。

他们不仅有着不同程度的旧时空记忆,在新时空里也完善地学习了明史、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个人都有着远远超出王初一那种水平的施政能力,甚至也比绝大多数窝在临高的元老们要强。欠缺的无非是经验罢了。

那么,元老院这次就把佛山送给他们涨经验,实习一下统治者需要做的工作。

孩子再大,父母也终究难舍。文德嗣环视会场,林法天是特地来送林子琪的;卓天敏是特地来送卓小敏的;钱朵朵虽然是自己坐船来的广东,但钱水廷夫妇却把一直在飞云号上工作的“首席女仆”钱玄黄派来照顾她的生活,身在广州的郑尚洁也是一路把她送到了佛山,此时她正一脸不情愿地听着婶婶的唠叨;王企益和张筱奇就更不用说了,两口子一同拎着大包小包地把女儿送了来,看这架势夫妻俩大概每周都得从广州过来探望;只有尚羽,一个人站在那里,带他穿越的父亲已经在攻打苟家庄的时候牺牲了。想到这,文德嗣向他走了过去,转头却瞥到刘翔正在低声跟张允幂说着话——张允幂长期在广东任职,老张自然不会因为她换了几十里外的一处办公地点就专门赶来。

文德嗣心想刘翔的手腕真是不错,当初马千瞩见“社会实践”提案在元老院里已成定局,便打算让南海区区长侯闻咏兼任佛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领着小元老们实习。却被刘市长推出来的张允幂一下打中了七寸。元老们从心理上自然是不愿意看到归化民干部爬到元老头上发号施令,即便是小元老也不成。换成既有工作经验、又和初号班小元老们感情很好的张允幂确实是一招妙棋。而且张允幂性子较软,不容易形成一言堂的局面,也有利于小元老们实现集体决策。

他温言鼓励了尚羽几句,再次看了看几位小元老,说:“放手去干吧,元老院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不用担心那些有的没的。这里,四面围起来……”文德嗣拿手比划了一下,“也不过就是几万人。随你们怎么来搞,最不济,你们完全搞砸了,闹成了遍地烽火。舰队和伏波军 24 小时也就开来了。换不了思想就换人:台湾、济州、越南……到处都需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