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704811 (坑)金手指缩小。 船只火炮的合理化 (更新8154混和动力

北朝旧贴 | k.xerxes | 共 6256 字 | 2018-12-29 | | 编辑本页

k.xerxes 于 2017-6-13 19:51:5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k.xerxes 于 2017-6-13 21:28 编辑

最对临高区各种对大型船只及火炮的妄想帖子有点看不下去了。  金手指快变成孙悟空的金箍棒了。 先挖个大坑把狒狒的船只,火炮,的设定合理化一下, 和原书矛盾的地方全当平行世界就好。 心情好的话在写点从米国走私体育用品的事

挖坑先写个内容表

1:1630年对手的弱鸡海上力量。 主要让大家理解狒狒的金箍棒有多夸张。

1.5: 早期蒸汽机,1850-80水平的火炮, 以及各种适合狒狒能力和规模的武器和船只。

2:穿越时空的强盗—- 8154改 混合动力巡洋舰。

3:(多)快好省—海南(克里木)型混合动力炮艇。  多块好省的多被企划院砍了。

4:继续坑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6-13 20:06:06 发表了:

你先翻翻老帖  他们讨论过很多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7-6-13 20:09:27 发表了:

另外 现在时间线是1635年···第二个五年计划都快开始了····


k.xerxes 于 2017-6-13 20:11:58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k.xerxes 于 2017-6-13 21:12 编辑

穿越时空的强盗---- 8154改 混合动力巡洋舰

8154.jpg(94.83 KB, 下载次数: 1)

2017-6-13 20:12 上传

前解放军侦察渔轮, 400吨左右的排水量, 40米级别的长度。 在21世纪的渔船中都不算大个头。 但是在17世纪早期的南中国海, 8154已经是 一等大船了。 由于20世纪渔船的长宽比更大,吃水更浅。 而海上对船只大小最直观的判断就是长度。对土著的感官来说8154的大小远远超过了他们实际的排水量。 1630年的船只要想达到40米的长度,往往要有12米宽, 5米吃水, 实际排水量要到1400吨左右。 4条实际排量400吨,但是看上去有1000吨++的快速战舰在穿越早期打消很多势力来临高打草谷的想法。

考虑到造船厂投入巨大, 穿越早期人力不足,穿越公司在在穿越前对4条渔船进行了改造,用于承担穿越前3-5年的海上作战任务。  改造后的8154拆除了所有的捕鱼设备, 增加了2根桅杆和纵帆。平时可以用风帆航行,节约有限的柴油。 改造同时加固了船首,船尾,和中部的甲板(上图红点处), 为穿越后加装火炮进行了了一定准备。 并在驾驶舱,发动机舱的两侧焊接了少量的的厚钢板,对中小型火炮有一定防御能力。  在D日之后, 逃离了共和国法律约束的穿越者用事先准备好各种无缝钢管组装出了线膛炮, 使8154的战斗力达到了1870年400吨级炮艇的水平。

下图为美国海警队的 levi woodbury,350吨级的巡逻艇, 从1864年用到了1915年。 参加过内战,美西战争。 改造后的8154和这样的炮舰的战斗力相似。

1280px-USRC_Levi_Woodbury.jpg(236.32 KB, 下载次数: 2)

2017-6-13 21:08 上传

下图为20世纪接受过类似风帆化改造的渔船 wonderbird。 原本是30米级别,300多吨的排水量,比8154稍小。1960年荷兰建造的北海拖网渔船。 被卖到美国加装了风帆,被当作游艇,并且多次用于北极考察。到美国加装了风帆,被当作游艇,并且多次用于北极考察。

1467470965_7.jpg(38.26 KB, 下载次数: 1)

2017-6-13 21:03 上传

1467470966_8.jpg(70.02 KB, 下载次数: 1)

2017-6-13 21:03 上传


k.xerxes 于 2017-6-13 21:12:50 发表了:

琼府县办刘主任 发表于 2017-6-13 20:09

另外 现在时间线是1635年···第二个五年计划都快开始了····

当中平行宇宙就好, 设定党的恶趣味。


某食肉动物2 于 2018-12-28 23:48:29 发表了:

???


mmgm 于 2018-12-29 01:22:20 发表了:

67式木柄手榴弹采用铸铁弹体,全弹质量600g,弹径48mm,全弹长204mm,主装药为38gTNT,可产生70~110个破片,杀伤半径7m

想象一下,这个手榴弹钻进木板里爆炸的威力。一炸一个大窟窿,木屑横飞。

《提高小口径舰炮榴弹威力技术途径探讨》提及35mm高炮爆燃弹瓶形药室装药112克。海双37榴弹改进设计,弹丸620克,装药70克,引信60克。

37mm口径,600克的弹头,100克的装药,哪怕是黑火药,炸木板船足够了。哪怕是巅峰之作、满载排水量3500吨的胜利号战列舰,侧弦近2英尺的橡木护板、水线处的木质装甲和肋材总厚度达近3英尺,也顶不住。

1879年美军用的哈乞开斯转管炮,有卷制版的榴弹。射速60发/分钟,射程1800米,足够吊打1805年10月21日进行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以胜利号旗舰,率英国舰队彻底打垮了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从而奠定了此后百年间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就英军取得的战果而言,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纳尔逊的采用的战术显然远非完美,而新近研究成果则表明,英国舰队的战斗过程甚至可说相当糟糕。纳尔逊的胜利更多是仰仗敌人无可救药的低能,而不是能征善战的皇家海军。

1805年10月21日正午,在直布罗陀海峡外侧靠近特拉法尔加角的海面上,英国海军名将霍雷肖·纳尔逊打出了“在更近距离上与敌人交战”的旗语,向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英国舰队以两路纵队直冲向敌军的战列,缓缓前进的旗舰遭受了多艘敌舰的舷炮纵射。但英军还是成功突入敌阵,并在随后的混战中取胜。33艘敌方战列舰中,近乎三分之二向英军投降,英方的27艘战列舰无一损失。但纳尔逊却在战斗中阵亡。这场海战被视为海军史上最著名、最辉煌的胜利。

纳尔逊写道:“最可能打出的信号是让下风的舰列(注:即由副司令率领的分队)升起所有风帆,一齐驶向下风,从而尽快抵达敌军战列,从后方第12艘敌舰开始穿越”,然后与其近距离交战。备忘录对总司令的行动并无明确规定,主要职责是拖住其他敌军剩余部队,确保“在敌军前卫能支援后卫之前赢得胜利”。

他亲自编写的旗语更清楚的展现了这个设想。一旦打出“黄底蓝边旗”,“准备进攻的战舰应当尽可能升起所有风帆(同时尽可能保持其相对方位与密集阵型),从而使整支舰队能尽快地同时穿过敌军”。

很显然,纳尔逊的计划是让优势兵力以横队冲向敌军后卫,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穿过敌阵。每艘英舰最多只会遭到一艘敌舰的射击,然后全部兵力便能投入致命的近战。这的确是一种迅猛、高明的战术,当得起纳尔逊的大名。

然而,历史上的特拉法尔加海战并非如此。纳尔逊并未实施这个攻击计划,英军以纵队而非横队冲向了敌人。他们只能逐次投入战斗,前端的战舰遭到敌军优势兵力的集火射击。

纳尔逊为什么要改用这种危险的战术?这个明显不合情理的决策,正是这场海战最核心的争议。

纳尔逊临场变阵

问题的关键,并不在纳尔逊的战术思想,而在于他所处的战场环境。依照海军史研究者托尼·比尔斯(Tony Beales)的研究,正是英军在战斗前夜的机动,为攻击计划的破产埋下了伏笔。

然而纳尔逊没能料到,自己的舰队并不具备在黑夜里进行大规模舰队机动的能力。

在夜间机动的过程中,英军的航行阵型逐渐散架。破晓时分,纳尔逊发现他的舰队已陷入混乱。英国舰队变成了“不成形”的一堆战舰,从东南方散乱的延伸至西北方,一部分舰只甚至不见了踪影。更糟糕的是,海面风势极弱,英舰的平均航速仅为1.5节。如果要执行预定的攻击计划,英军就必须花大量时间重整阵型。

然而,这恰恰是纳尔逊极力避免的。

他在备忘录的开篇写道:“考虑到在多变的风向、有雾的天气或其他可能的情况下让一支拥有40艘战列舰的舰队组成战列线几乎必然会损失时间,这种方式有可能错失让敌人投入战斗并取得决定性战果的时机——因此,我想把航行阵型当作战斗阵型。”

为了省下时间取得决定性战果,纳尔逊本来决定直接以航行阵型投入战斗,不再临场改变阵型。但此时的英军连航行阵型都已散架,让他的整个计划濒临破产。如果花时间重组阵型,他便有可能“错失让敌人投入战斗并取得决定性战果的时机”。如果他追求决定性的战斗,就很可能要阵型不整、匆匆忙忙地发动攻击。

纳尔逊选择了后者。

早晨6时,他命令英国舰队“大张风帆,驶向下风”,同时组建航行阵型。他试图将接敌过程与组建阵型的过程合而为一,显然是出于节约时间的目的。

上午8时30分,联合舰队倒转航向,改朝北方航行。纳尔逊认为,敌人想要消极避战,逃回加迪斯港,这让他更加担心取得决定性战果的时间问题。

上午9时,英军副司令科林伍德试图让他的分队照计划组成平行于敌军的阵型。但在前方战舰不缩帆减速的情况下,他不可能完成这个机动,如果缩帆减速,又将违反总司令“大张风帆”的命令。纳尔逊始终不置可否,他仍然大张风帆驶向敌人,让他的分队在身后组成纵队。科林伍德只得放弃了行动,像纳尔逊一样继续前进。

就这样,两军的阵型和相对方位保持到了他们交手的那一刻。纳尔逊在决战前夕放弃了高明的攻击计划,完成这个部署将耗费大量的时间,以至于无法在白天歼灭敌军。纳尔逊改用了一种极端危险的进攻姿态,但这种姿态能让他尽早投入战斗,拖住敌人的主力。

在他眼里,这种风险是值得的。法西联合舰队战斗力远逊于英军,更何况他们正在落荒而逃——就在进攻开始前20分钟,纳尔逊还向科林伍德打出信号:“我准备穿过敌军战列的前卫,防止他们逃入加迪斯。”要追杀这样的敌人,再糟糕的姿态或许也不成问题。

然而,维尔纳夫并没有逃跑。在倒转航向后,法西联合舰队勇敢地组建起了战列线,准备迎击英军。如果不是为了追击逃跑的敌人,纳尔逊本可以更从容地集结舰队。但他却率领着零散的纵队,发起了反面教材般的攻击。

无论是事先发布的攻击计划,还是临场变阵后的攻击态势,纳尔逊都要求所有战舰尽早参战。这既是为了取得决定性战果,也是为了防止友舰遭到围攻。但这一情况并未发生。

依照迈克尔·达菲的考证,在科林伍德的纵队里,旗舰“皇家君权”号在12:00左右开始射击,他身后的前7艘战舰在随后的20分钟内投入战斗。但从“波吕斐摩斯”号到“挑战”号的5艘战舰却是在开战的60-75分钟后才逐渐开火,而最末的“防御”号与“亲王”号甚至在2、3个小时后才开始战斗。

纳尔逊分队的情况也相去不远。旗舰“胜利”号在12:20开火,其后的5艘战舰在15分钟内就投入战斗。但其余战舰要到旗舰参战的50分钟后才首次开火,纵队最末的“米诺陶”号与“斯巴达人”号则要到2个多小时后才开始向敌舰射击。

也就是说,在英军开始作战、旗舰突入敌阵的头一个小时里,只有15艘英国战列舰投入了战斗,近半数战舰在这个关键时刻无所作为。前半支舰队陷入敌人的围攻,承受了英方绝大部分伤亡。他们在缺乏支援的情况下硬生生打垮兵力占优的敌人,为纳尔逊赢得了胜利。

如果说其余英舰没能及时参战是由于纳尔逊没能事先重组舰队,英军的另一个严重缺陷就只能归咎于各位舰长了。达菲教授认为,当日的许多战舰违反了纳尔逊“近距离交战”的命令。

近距离交战是纳尔逊战术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取得决定性战果。他曾命令巡航舰“传令给所有战列舰舰长,如果无法用既定的攻击方法立即加入战斗,便选择他们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迅速近距离与一艘敌舰接舷”。在突入敌阵前夕,纳尔逊再次打出了“在更近距离上与敌人交战”的信号旗。

但他的舰长们却违反了他的意愿。

“俄里翁”号舰长科德林顿在致妻子的信中说,除却自己的战舰,所有英舰都没能抵御在敌军炮轰中回击的诱惑,在遥远的距离上开火射击。英舰的远程射击让后续舰只投入近战的行动构成了极大的阻碍。科德林顿回忆,友军的火力网使他难以选择最近的航路去接近目标。远程射击迟滞了后续战舰投入战斗的行动,无法投入近战的英舰又只能向远方开火,跟着前方的战舰缓缓前进。甚至有13艘英国战列舰,始终都没有投入近距离攻击。

然而在科德林顿等人的私人信件之外,所有的问题都被掩盖了下来。

战斗之后,海军部没有进行任何官方质询,更没有把不称职的军官拖上军事法庭——在纳尔逊阵亡后接掌舰队的科林伍德向上级和公众宣称“所有人的表现都令人钦佩”,隐瞒了所有负面消息。

科林伍德的行动并不难理解。他曾在理查德·豪麾下参加1794年光荣的六月一日海战,亲眼目睹了豪在战后的追责是怎样让整个军官团四分五裂、陷入漫长的相互攻击。他也曾参加了1797年圣文森特海战,尽管只有一部分战舰投入了战斗,主帅约翰·杰维斯仍然表彰了全体人员,维护了舰队的团结和士气。

更关键的是,科林伍德是纳尔逊相识三十多年的密友。他清楚地知道,一旦海军部开始追责,英国战舰没能及时参战的情况势必会牵扯出纳尔逊临场变阵、匆忙进攻的所有问题。出于对逝去挚友的忠诚,科林伍德选择保全纳尔逊的名誉。他小心谨慎地埋藏了真相,将这场错漏百出的海战塑造成了一场完美胜利

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军俘获8艘法国主力战船、9艘西班牙主力战船,击沉1艘法国战船。两天后,法国海军准将卓斯马率领主力战船和巡航战船各5艘,又从英国人手中夺回2艘战船。战斗结束时,海上骤起风暴,英军所俘获的战船在拖带过程中大部受损,仅有4艘到达直布罗陀。英方有7艘主力战船受到重创,纳尔逊海军上将战死,伤亡1700人。法西联合舰队死伤2600人,被俘7000人。

联合舰队33艘战列舰中, 12艘被俘了,7艘完全丧失了战斗能力,1艘正在燃为灰烬。剩下的13艘中,9艘逃往了加的斯,4艘则逃向了直布罗陀。

这么激烈的战斗,也只有“1艘正在燃为灰烬”。可见实心炮弹时代的摧毁能力基本等于0。以往的风帆战列线海战,被实心弹穿透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只要不伤及要害战列舰沉没的战例很少。

提高修复能力和火力压制,比提高装甲实用得多。当时的通信能力也限制了战术的协调,临时变动是非常困难的任务。更不用说,航速、风向的限制。

开花弹是在1830年由法国炮兵专家帕克斯汉斯上校引入的,到了1850年,战列舰上最多可配属10门发射开花弹的火炮,其口径往往大于发射实心弹的火炮。尽管开花弹是现代榴弹鼻祖,但是在实战中其对战舰的攻击力确是不稳定,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可靠的引线和较低的精度,往往还没爆炸就被舰壳弹开,但是其对陆攻击的杀伤力要超过实心弹。

锡诺普海战之前,各国海军的标准装备是滑膛炮发射的实心弹。开花弹在陆上大炮中使用的比较早,用于轰击地面目标。这种炮往往发射角度大,弹道弯曲,对打击移动中的军舰有点力不从心。再加上弹丸内装有炸药,炮弹重整个炮也重,于是有关砖家认为这种炮不适合军舰使用,装备一些也只是用于轰击固定目标。

后来法国人发明的派克斯炮(Paixhans guns)对这类炮做了很多重大改进,引得法国、英国、俄国和美国海军都装备了这种炮,但是在锡诺普海战之前,还没有一家海军在实战中使用过这种炮弹。锡诺普海战证明,开花弹对当时木制的风帆军舰具有毁灭性的效果,破坏作用不但有炮弹本身的动能,还有爆炸起火燃烧的毁灭效果。此战是风帆舰队的最后一场大战,从此宣告了木制风帆军舰时代的结束。

不依赖风向的蒸汽机动力,高航速,只要不作死,就是立于不败之地。摧毁木壳的榴弹,足够碾压。再加上牵引旋翼机的30海里视野、无线电通信,整个海洋尽在掌握之中。造船的指标主要不是提高战斗力,而是适航性。让海军能更长时间地执勤,降低成本。


cc5233 于 2018-12-29 11:24:11 发表了:

mmgm 发表于 2018-12-29 01:22

67式木柄手榴弹采用铸铁弹体,全弹质量600g,弹径48mm,全弹长204mm,主装药为38gTNT,可产生70~110个破片 …

意思就是 我们要是有靠谱一丢丢的开花弹,敌人的船对于我们跟纸糊的没啥大区别?历史上1805年都还没靠谱的开花弹

那么16XX年有开花弹的付波军海军基本上无敌了


浪不静 于 2018-12-29 13:23:16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浪不静 于 2018-12-29 13:25 编辑

50MM弹,初速400-500,装150克压缩黑火,延时,能否对西班牙大帆船造成结构性的损坏???

另外,将苦味酸装在陶瓷或者玻璃容器里面,视情况,临时将弹头装填苦味酸,可否?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29 15:00:07 发表了:

浪不静 发表于 2018-12-29 13:2350MM弹,初速400-500,装150克压缩黑火,延时,能否对西班牙大帆船造成结构性的损坏???

另外, …

看八路造子弹发射药的记录,似乎临高也能造tnt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29 15:07:49 发表了:

错了,不是tnt是硝化纤维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