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691573 [又来挖坑了]电子技术和工艺实验室

北朝旧贴 | 真红骑士 | 共 23210 字 | 2017-08-05 | | 编辑本页

真红骑士 于 2017-3-17 16:38:53 发表了:

“呸“刘汤姆碎了一口唾沫,包括他在内,非正式的电子技术领导小组大半人员在车辆厂精装配车间的看着这几天来对试制的电容

“看来还行嘛,最大接近24小时的寿命,平均有17小时了“吴投没好气的看着报告

车辆厂精装配车间,原本是准备给车辆厂精加工零件,制作装配马车内饰之类精细活计准备的地方,不过李赤骑一开始就打了自己的小算盘,建设的空间方面远远大于实际需要的面积。果然,之后没多久,电子技术领导小祖的诸公开始积极活动的时候,李赤骑就借了两个房间给了他们,加之车辆厂和其他主要工厂距离不远,精装配车间又是“闹中取静“,电子组就在这里设立了实验室

非正式的电子技术领导小组显然不可能得到大规模的管控物资,很多人醉心这样电子管和晶体管显然是没能力试制的,于是诸公就先从其他技术器件开始试制,摸索工艺

冶金部门的展无涯很快制作出来了一些锰铜合金,委托机械加工部门加工成细金属丝之后,又委托陶瓷厂制作了一些又螺旋凹槽的陶制圆柱,在万用表的帮助下,截取了适当的长度,缠绕在瓷圆柱上,两段用烙铁焊上短铜柱当做外接接头,最后用多层的漆密封好。

与此同时,刘汤姆利用弹簧加工车间的机械,把纯铜线绕成了电感

经常来电子组凑热闹的李赤骑利用地主之便,利用车辆厂的木器加工设备,在木板上刻下凹槽,把重新加工过的铜箔边角料嵌在了木板上,做出了 伪-印刷电路版 ,之后用木头,小块铜板边角料在上面装上了插座,方便安装器件

在这几位还算是顺利的试制的同时,另一边的李嘉图着遇到麻烦,电容的制作的复杂性超出了预期,材料和工艺都不是很好搞定

(待续)


真红骑士 于 2017-3-17 16:41:19 发表了:

法拉第(电力之歌同人,电力口,制作电动机发电机等)

吴投(电力之歌同人,电力口,制作电动机发电机等)

展无涯(电力之歌同人里冶炼硅钢)

刘汤姆(电力之歌同人里参与开发改性桐油/清漆做绝缘漆,灯泡,提议电子管)

季退斯(电力之歌同人里参与开发改性桐油/清漆做绝缘漆)

李嘉图(电子工业黎明同人,电子管晶体管,有色金属开发)

人物来源


cqduoluo 于 2017-3-17 20:15:13 发表了:

电容的难点应该不是寿命吧,而是稳定性吧,比如同一批造的,击穿电压不一致啥的,不然把电压放低点,寿命自然就上去了。


cqduoluo 于 2017-3-17 20:20:45 发表了:

查了下В.Т.连聂的《电容器》一书,电容的介电强度是个重要指标,分为电击穿和热击穿,热击穿应该和时间有关系,电击穿就和电流强度有关系。

其实我大学是学电子的,就是忘得差不多了。。。


以一敌七 于 2017-3-17 22:35:16 发表了:

电容器为什么会坏,中间夹点云母片什么的,绝缘不破坏想坏都坏不了啊,就是质量不好把控,精度做不高。


thomasyoung 于 2017-3-19 15:19:09 发表了:

电容这东西想要开头能用24小时坏掉也挺难。


zhuohuoz 于 2017-3-19 17:11:16 发表了:

thomasyoung 发表于 2017-3-19 15:19

电容这东西想要开头能用24小时坏掉也挺难。

其他种类的电容似乎不太容易坏,容易坏的是铝电解电容。

比如氧化铝绝缘层做得薄厚不均匀,薄的地方被击穿。

比如电解液里有害杂质太多,电化学腐蚀掉了氧化铝绝缘层。

还有接触不良,漏液等等各种制作缺陷。


cqduoluo 于 2017-3-19 20:17:04 发表了:

以一敌七 发表于 2017-3-17 22:35

电容器为什么会坏,中间夹点云母片什么的,绝缘不破坏想坏都坏不了啊,就是质量不好把控,精度做不高。 …

也不是啥云母都可以,电容只能用钾云母,也就是白云母,中国三大白云母矿都在北面,海南只有一个很小的矿,还不一定能用,而且白云母产率很低,也就矿石的1-3%,模片产率更低不说,成品率也低,因为云母模片只有0.02-0.06mm的厚度,加工废品很多。

云母电容最大的问题就是稳定度,由于是天然材料,很可能两个电容之间性能差很多,所以云母模片往往还镀银,总之没那么容易的。。。


cqduoluo 于 2017-3-19 20:17:56 发表了:

thomasyoung 发表于 2017-3-19 15:19

电容这东西想要开头能用24小时坏掉也挺难。

想电容坏还不容易,加大电压就行了。。。


liutom2 于 2017-3-19 22:22:25 发表了:

咱能不能弄点技术起点低的?比如云母电容?空气电容?电解电容这玩意儿起点实在有点高呀,咱有的用就可以了。


cqduoluo 于 2017-3-20 21:45:26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19 22:22

咱能不能弄点技术起点低的?比如云母电容?空气电容?电解电容这玩意儿起点实在有点高呀,咱有的用就可以了 …

是啊,我的意思开始就做最基础的纸电容,技术也最简单,高大上的玩意,临高现在玩不起的。


cqduoluo 于 2017-3-20 21:46:44 发表了:

其实19世纪那些无线电,包括20世纪初的,还不是用的纸电容啊。


真红骑士 于 2017-3-20 22:07:19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7-3-20 21:46

其实19世纪那些无线电,包括20世纪初的,还不是用的纸电容啊。

一开始想玩的高大上一点嘛,觉得有材料了,但是最后发现工艺和材料品质都不行


zhuohuoz 于 2017-3-20 22:16:26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7-3-20 21:45

是啊,我的意思开始就做最基础的纸电容,技术也最简单,高大上的玩意,临高现在玩不起的。

无非就是体积大一些,容量小一些。在大容量方面,电解电容几乎是唯一选择了。


zhuohuoz 于 2017-3-20 22:19:07 发表了:

真红骑士 发表于 2017-3-20 22:07

一开始想玩的高大上一点嘛,觉得有材料了,但是最后发现工艺和材料品质都不行

其实我觉得,电容这一部分可以分几种来分别说明,先是瓷片电容/纸电容/空气可调电容,这些都很顺利,于是就一鼓作气去搞电解电容了,然后遇到一些挫折,这样就比较清楚明白了。而且不管电解电容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最起码先有其他种类可以用了,解决了有无的问题,然后再慢慢解决好坏的问题。


真红骑士 于 2017-3-20 22:38:14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20 22:19

其实我觉得,电容这一部分可以分几种来分别说明,先是瓷片电容/纸电容/空气可调电容,这些都很顺利,于是 …


liutom2 于 2017-3-20 22:56:08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7-3-20 21:46

其实19世纪那些无线电,包括20世纪初的,还不是用的纸电容啊。

没弄错的话大八一里还用空气电容呢


de9000 于 2017-3-21 08:03:15 发表了:

造这玩意最主要用途是啥?还是先解决真空管更好些


真红骑士 于 2017-3-21 08:09:44 发表了:

de9000 发表于 2017-3-21 08:03

造这玩意最主要用途是啥?还是先解决真空管更好些

电容电阻电感比电子管晶体管急需多了


zhuohuoz 于 2017-3-21 12:21:33 发表了:

de9000 发表于 2017-3-21 08:03

造这玩意最主要用途是啥?还是先解决真空管更好些

你想想一个晶体管才多大体积,那玩意元老们穿越的时候至少带了一大衣柜那么多,用一百年都用不完。

当然自制的能力还是要有的,不过不管电子管还是晶体管,都不是一两年就搞定的事。电子管在二五计划里——也就是五年搞定;晶体管要更久,也许十年。在那之前,都是用从旧时空带来的存货晶体管,搭配自制的电阻电容电感,做无线电什么的。

其实电阻电容电感什么的,穿越的时候应该也是带了不少存货的。不过别的东西还好,电解电容的保存期限比较短,旧时空带来的应该大部分都报废了。也就是说,现在元老们的电脑主板上坏了一个电容的话,都很难换。其他种类的电容又很难做到那么大容量,体积会很大。


liutom2 于 2017-3-21 13:04:44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21 12:21

你想想一个晶体管才多大体积,那玩意元老们穿越的时候至少带了一大衣柜那么多,用一百年都用不完。

当然 …

固体电容有寿命很长的,你想想卫星上大把宇航条件下几十年寿命的。

利用旧时空的设备元件维持20年旧设备是可能的,但狒狒们肯定是要在新时空自产电子产品的,这就必然需要自产元件了。具体进度是在二五出电子管的同时必须配套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这些东西。


真红骑士 于 2017-3-21 14:15:14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21 13:04

固体电容有寿命很长的,你想想卫星上大把宇航条件下几十年寿命的。

利用旧时空的设备元件维持20年旧设备 …

我记得临高启明穿越的时候电脑上固态电容还不如主流,只有部分中高端主板在用全固态电容做卖点,不是集中采购的电脑很可能大多数是传统式的


真红骑士 于 2017-3-21 14:20:28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20 22:56

没弄错的话大八一里还用空气电容呢

的确有

142027kuqag03k13oo19qa.png(73.95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1 14:20 上传


真红骑士 于 2017-3-21 14:39:40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20 22:19

其实我觉得,电容这一部分可以分几种来分别说明,先是瓷片电容/纸电容/空气可调电容,这些都很顺利,于是 …

李嘉图制作的电解电容不但参数不稳定,而且寿命也很成问题。

吴投拆开了一个失效的大号电解电容。发现有轻微腐蚀的痕迹和击穿的迹象。

“有点腐蚀了,然后击穿了,电解液有问题?“吴投做出了判断

“不会吧,化工厂实验室那里拿来的试剂配的。“

“靠,那些拿来用?出了名的不靠谱。“

化工厂有自己的实验室,是不是试制一些试剂给各个部门试用,显然,这些试剂的名声并不好,不过因为属于非管制物资,所以很多情况下大家也掐着鼻子人

“下次要去中央化学实验室测测纯度“李嘉图有些沮丧

不过,李嘉图一开始试手做的空气电容和纸电容倒是有几个测试出来看上去颇为能用

“试试再做纸电容和空气电容在测测吧,这些比较简单,可以的话先把这些的工艺定下“

--------------

随手先写了一点


liutom2 于 2017-3-21 14:47:54 发表了:

真红骑士 发表于 2017-3-21 14:15

我记得临高启明穿越的时候电脑上固态电容还不如主流,只有部分中高端主板在用全固态电容做卖点,不是集中 …

不是固体电解电容的固体电容也很多呀


liutom2 于 2017-3-21 14:48:51 发表了:

真红骑士 发表于 2017-3-21 14:39

李嘉图制作的电解电容不但参数不稳定,而且寿命也很成问题。

吴投拆开了一个失效的大号电解电容。发现有 …

不怕体积大,关键得能用,无非是电台要用马车运就是了。


真红骑士 于 2017-3-21 14:51:15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21 14:47

不是固体电解电容的固体电容也很多呀

我说的电脑的CPU和内存的供电电路部分的大电容,这个是最容易坏的


zhuohuoz 于 2017-3-21 15:59:07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21 13:04

固体电容有寿命很长的,你想想卫星上大把宇航条件下几十年寿命的。

利用旧时空的设备元件维持20年旧设备 …

据说电解电容正常使用寿命还不太短,但如果长期存放不使用,会腐蚀氧化层,还可能漏液。所以每隔一两年就要拿出来“充电”一次,重新建立氧化层。

这些保养工作元老院大概没人做,尤其是前一两年条件简陋,所以库存的那些铝电解电容大概是不行了。

固态电容寿命要长一些,而且卫星上的元件应该是特制的航空级元件,元老院电子市场采购的大路货,没办法跟人家卫星的比啊。


liutom2 于 2017-3-21 16:23:44 发表了:

真红骑士 发表于 2017-3-21 14:51

我说的电脑的CPU和内存的供电电路部分的大电容,这个是最容易坏的

用钽电容就是了,无非贵而已,实际上工业用的很多电源里就是钽电容。


liutom2 于 2017-3-21 16:27:55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21 15:59

据说电解电容正常使用寿命还不太短,但如果长期存放不使用,会腐蚀氧化层,还可能漏液。所以每隔一两年就 …

问题不大,电解电容主要问题是最下面那个胶垫和壳体的密封,因为电解液有腐蚀性,时间长了就会漏,液体漏完,电容也就报废了,所以电解电容储存注意温湿度就行了。电解电容使用失效也主要是热效应,发热会造成电解液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壳体就会破裂,或者下面那个胶垫开胶漏液。

我们做的产品要求就是50度环境温度5万小时以上,所以电容这东西还是比较熟的。


zhuohuoz 于 2017-3-21 16:40:57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21 16:27

问题不大,电解电容主要问题是最下面那个胶垫和壳体的密封,因为电解液有腐蚀性,时间长了就会漏,液体漏 …

那是使用时间。在使用的过程中,氧化铝膜会因为电压的关系自动修复被腐蚀的部分,所以不会坏。但放着不用的话,氧化铝膜会慢慢腐蚀变薄,不定期充电修复氧化膜的话,最后就会坏掉。大概是这个意思,我也是百度的。

所以很多家用电器一直用着都好好的,但放着不用两三年之后再想用就不行了,一般就是这个原因。


gdragonflyj 于 2017-3-21 18:08:48 发表了:

这个坑好


liutom2 于 2017-3-22 18:59:44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21 16:40

那是使用时间。在使用的过程中,氧化铝膜会因为电压的关系自动修复被腐蚀的部分,所以不会坏。但放着不用 …

这部分不清楚,我们一般关心使用寿命,储存一般厂家不会特别提出的,只要求不要压造成变形,会漏液的。


liutom2 于 2017-3-22 19:06:15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21 16:40

那是使用时间。在使用的过程中,氧化铝膜会因为电压的关系自动修复被腐蚀的部分,所以不会坏。但放着不用 …

http://www.docin.com/p-350489358.html

有这么个说法,不过我们的产品很早就换固态电容了,09年好像就有国产的了,水平马马虎虎。


真红骑士 于 2017-3-23 18:20:01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22 19:06

http://www.docin.com/p-350489358.html

有这么个说法,不过我们的产品很早就换固态电容了,09年好像就有 …

电容可以通过并联来增加容量的吧?


zhuohuoz 于 2017-3-23 21:59:26 发表了:

真红骑士 发表于 2017-3-23 18:20

电容可以通过并联来增加容量的吧?

不同类型的电容也不一定能替换,有很多讲究,要算等效电阻什么的,不然可能把别的东西烧掉。供电滤波的那种电解电容,如果换成固态的话,一般是只需要三分之一容量就够了。


liutom2 于 2017-3-24 09:11:59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23 21:59

不同类型的电容也不一定能替换,有很多讲究,要算等效电阻什么的,不然可能把别的东西烧掉。供电滤波的那 …

看频率的,实际上除了CPU供电这类频率比较高的用固态好,常见工频的也不是一定要固态的。

好多开关电源用了固态之后反而会出问题,等效电阻太小了,反馈回路震荡了。


liutom2 于 2017-3-24 09:13:11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21 16:40

那是使用时间。在使用的过程中,氧化铝膜会因为电压的关系自动修复被腐蚀的部分,所以不会坏。但放着不用 …

彻底没有大概需要不少年,不过国内好像没有超过2年的测试参数了,一般规定就储存2年。


zhuohuoz 于 2017-3-24 11:06:22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24 09:13

彻底没有大概需要不少年,不过国内好像没有超过2年的测试参数了,一般规定就储存2年。

一般情况就是,用还勉强能用,但性能指标变化很大。

家里老房子里有台老电视,97年买的用到04年,然后一直放到现在,保存条件较好(房子没人住,空气干燥灰尘少,温度变化不大常年20-30度)

每隔两三年偶尔打开看看,现在还能看但雪花点很多。

临高的电子设备大概也就这个寿命了。


liutom2 于 2017-3-24 13:05:35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24 11:06

一般情况就是,用还勉强能用,但性能指标变化很大。

家里老房子里有台老电视,97年买的用到04年,然后一 …

雪花点多是用的啥信号源?天线?


xuelindiao 于 2017-4-6 21:13:55 发表了:

楼主,请允许我将该同人全文收录进临高启明WIKI( lgqm.huiji.wiki )。如有不妥,请予赐复意见,临高启明WIKI将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删除相关词条。

因你笔下的精彩,临高启明才更有内涵。

顺祝楼主工作生活幸福、愉快。

======================

催更


真红骑士 于 2017-4-6 21:21:33 发表了:

xuelindiao 发表于 2017-4-6 21:13

楼主,请允许我将该同人全文收录进临高启明WIKI( lgqm.huiji.wiki )。如有不妥,请予赐复意见,临高启明 …

没关系


真红骑士 于 2017-6-4 15:31:10 发表了:

在中央化工实验室的检测之后,发现问题果然是出自化工厂实验室的试剂,这些杂质含量超标的试剂导致电容内部出现一些点状的腐蚀,然后在一段不长的时间的运行之后被击穿,结果就导致了电容失效

最后,李嘉图决定先稳定空气电容和纸介电容器的工艺,相对而言,这些在材料上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供应

在李嘉图完善空气电容和纸介电容器的工艺的同时,李赤骑之前向机械厂和轻工业部订购的电子焊接套件也到货了,工作台一边是一个小型火炉,上面的支架上是一排烙铁,这种火炉烙铁使用铸铁做主体,有一个可以拆卸更换的铜质尖端和木制我把,左手边是安放小零件的零件盒,中间则是固定电路板的的支架台,前方是湿海绵,大盒的松香和助焊剂以及成卷的焊锡丝吸锡带,还有一个装着其他辅助工具的笔筒里


真红骑士 于 2017-6-4 15:32:26 发表了:

想到了就随手写了一点点


cqduoluo 于 2017-6-4 20:14:58 发表了:

这么点牙膏。。。


thomasyoung 于 2017-7-5 03:42:46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7-3-19 20:17

想电容坏还不容易,加大电压就行了。。。

破坏生产罪死刑。。。


bbyeah 于 2017-7-19 00:14:41 发表了:

RLC元件做基础版的哪那么复杂

通信博物馆里一堆瓷瓶上绕铜带的大电感,空气/纸介质电容


人畜无害小白免 于 2017-7-19 14:20:20 发表了:

看不懂,帮顶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于 2017-7-19 17:06:30 发表了:

其实电子工艺试验室搞大了,就可以成立通用电气公司,而石油工业搞好了就可以成立标准石油公司。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于 2017-7-19 17:10:41 发表了:

通用电气公司可以先搞定发电机和电灯的生产。通过电灯就可以搞一个经济的正循环,然后可以搞其他电器,扩大这个循环。


深潜者 于 2017-7-19 17:46:50 发表了:

bbyeah 发表于 2017-7-19 00:14RLC元件做基础版的哪那么复杂

通信博物馆里一堆瓷瓶上绕铜带的大电感,空气/纸介质电容 …

对头,能把人电晕的电容18世纪就有了呢


zhuohuoz 于 2017-7-24 13:31:50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19 17:46

对头,能把人电晕的电容18世纪就有了呢

关键还是看用途和要求,又不只是做出来电人玩的。

如果有了自制的电子管或晶体管,那基本元件的体积和可靠性,就决定了无线电设备能否做成便携的。

至于服务器机房主板上的电容坏了,要用自制的电容替换,那就更困难了。前面讨论过,电容的存放不是很容易。


深潜者 于 2017-7-24 13:43:10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4 13:31关键还是看用途和要求,又不只是做出来电人玩的。

如果有了自制的电子管或晶体管,那基本元件的体积和可 …

稳压之类用途的电容大概不难吧?电路板上的这类电容器貌似最容易坏?如果不容易换的话,这些电容干脆想办法绕过去算了。比如变压整流系统,可以干脆靠提供符合其输出要求的直流电代替嘛


zhuohuoz 于 2017-7-24 14:06:51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4 13:43

稳压之类用途的电容大概不难吧?电路板上的这类电容器貌似最容易坏?如果不容易换的话,这些电容干脆想办 …

电脑主机的电源,另做一个单独的还是能做到的,哪怕像衣柜那么大也不要紧。

但主板上给CPU核心供电的电源可就不好做了,上下差个0.1V就影响很大。


深潜者 于 2017-7-24 20:17:5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24 20:20 编辑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4 14:06

电脑主机的电源,另做一个单独的还是能做到的,哪怕像衣柜那么大也不要紧。

但主板上给CPU核心供电的电源 …

俺看了一下直流稳压电路似乎不需要电容?变压整流滤波这块才非用不可。这么看可以把电源模块的变压整流滤波(这部分损坏的概率疑似比芯片什么的大不少?)都去掉,只留下后面的直流稳压,然后给这个供应合适的直流电。

貌似锌/氧化汞电池的电压是非常平稳的,似乎可以用这个拼电池组来提供相对稳定的直流电?更精确的电压就只能靠稳压管调节了。

PS貌似CPU对电压的要求也没那么严格吧?比如超频时有时需要提高电压,有时也可以降压省电。谓降压省电,在PC时代已经出现过这种方式。由于CPU的体质各不相同,CPU厂家一般是将CPU统一设定为一个很保守的可以正常工作的最低电压。也就是说这个电压可以保证所有CPU正常工作。不过对于很多体质不错的CPU,其实可以运行在更低的电压下。经过测试,我手中的6800就可以进行如此操作,丝毫不影响系统稳定性。


liutom2 于 2017-7-24 22:04:32 发表了:

真红骑士 发表于 2017-6-4 15:31

在中央化工实验室的检测之后,发现问题果然是出自化工厂实验室的试剂,这些杂质含量超标的试剂导致电容内部 …

好吗这是直接上火筷子了?


liutom2 于 2017-7-24 22:07:53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4 20:17

俺看了一下直流稳压电路似乎不需要电容?变压整流滤波这块才非用不可。这么看可以把电源模块的变压整流滤 …

其实吧,现代计算机是用一台电源供多组电压,我们呢,完全可以用多组电池和直流发动机供电,稳定性比开关电源强个10倍8倍呢。

很多情况下,电池就是个大电容,所以缺乏电容的情况下直接怼个电池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就是电压有限制。


真红骑士 于 2017-7-24 22:17:13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7-24 22:04

好吗这是直接上火筷子了?

?????


liutom2 于 2017-7-24 22:52:4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liutom2 于 2017-7-24 22:54 编辑

真红骑士 发表于 2017-7-24 22:17

?????

这种用炉子加热的烙铁和蜂窝煤炉用的火筷子很接近。


zhuohuoz 于 2017-7-25 00:21:08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4 20:17

俺看了一下直流稳压电路似乎不需要电容?变压整流滤波这块才非用不可。这么看可以把电源模块的变压整流滤 …

一个cpu算它95w,1.2v,那么电流有80A。外接也不是那么容易啊。


深潜者 于 2017-7-25 05:03:43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00:21一个cpu算它95w,1.2v,那么电流有80A。外接也不是那么容易啊。

临高干嘛用高功耗芯片,几瓦十几瓦的足够了。而且外接电池请用大号电池组。单体起码是一号电池那么大,甚至汽车电瓶那么大也行。


cc5233 于 2017-7-25 09:08:59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4 14:06

电脑主机的电源,另做一个单独的还是能做到的,哪怕像衣柜那么大也不要紧。

但主板上给CPU核心供电的电源 …

我觉得到这个份上 电脑可以扔了。


zhuohuoz 于 2017-7-25 10:25:17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05:03

临高干嘛用高功耗芯片,几瓦十几瓦的足够了。而且外接电池请用大号电池组。单体起码是一号电池那么大,甚 …

高山岭的数据中心好像是用的服务器,服务器CPU95W的只能算一般般,一百多瓦的也一大堆。至于几瓦十几瓦的,09年穿越那会还没流行低功耗呢。

当然,电池是可以做大没问题的,做到像仓库那么大的也有。问题是这80A的电流外接到主板上,电路板要自制了,业余的DIY水平怕是搞不定,不知道狒狒里有没有相关专业的人。


zhuohuoz 于 2017-7-25 10:31:04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7-25 09:08

我觉得到这个份上 电脑可以扔了。

那就要看狒狒们的资料复制速度有多快了,赶在服务器坏掉之前把几个TB的文档图纸都打印成纸质保存。电脑的寿命也就十几年,现在已经过去8年了。


cc5233 于 2017-7-25 10:33:49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0:31

那就要看狒狒们的资料复制速度有多快了,赶在服务器坏掉之前把几个TB的文档图纸都打印成纸质保存。电脑的 …

单纯为了保存资料的话,用30年以内不会有什么问题


zhuohuoz 于 2017-7-25 10:37:21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7-25 10:33

单纯为了保存资料的话,用30年以内不会有什么问题

用30年是建立在有备件可维修的基础上的。电容坏了都没的换,怎么可能用30年。


深潜者 于 2017-7-25 11:16:15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0:25高山岭的数据中心好像是用的服务器,服务器CPU95W的只能算一般般,一百多瓦的也一大堆。至于几瓦十几瓦的 …

继续长期运行的话,就别用数据中心服务器级的了,能支持电传打字机的计算能力感觉足够用了。


深潜者 于 2017-7-25 11:20:35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0:31那就要看狒狒们的资料复制速度有多快了,赶在服务器坏掉之前把几个TB的文档图纸都打印成纸质保存。电脑的 …

打印方案就别指望了,临高拼了命能搞定字模式英文打字机大概就是极限了吧?这个水平下大部分资料都打印不出来呀。

其实最佳方案应该是用电影级胶卷拍下来,需要印刷时再用照相发制版。


zhuohuoz 于 2017-7-25 11:51:01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11:20

打印方案就别指望了,临高拼了命能搞定字模式英文打字机大概就是极限了吧?这个水平下大部分资料都打印不 …

打印机怎么可能靠自制。当初穿越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电脑肯定是要坏的,数据资料肯定要去电子化的,所以专业印刷设备带了不少呢。

按1分钟200页,1页1000字算,一台印刷机的输出速度是24M/h,10台连续运转一年可以打印2TB。元老院就算有10TB的纯文字内容,5年也就搞定了,何况体积大的主要是图片和视频。


深潜者 于 2017-7-25 11:53:1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25 11:57 编辑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1:51打印机怎么可能靠自制。当初穿越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电脑肯定是要坏的,数据资料肯定要去电子化的,所以专 …

感觉你这样还不如放微缩胶卷里呢。而且光打一份,以后怎么复制?

此外你算耗材没?假设一个硒鼓一万页,一个小时就能换一个硒鼓,十台五年得有几十万个。


zhuohuoz 于 2017-7-25 12:01:46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zhuohuoz 于 2017-7-25 12:11 编辑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11:53

感觉你这样还不如放微缩胶卷里呢。而且光打一份,以后怎么复制?

此外你算耗材没?假设一个硒鼓一万页, …

印刷机不是打印机。哪个印刷厂一个小时换一个硒鼓的?

带一集装箱墨水大概就够了。

至于胶卷,那是另一套东西,不冲突。如果要稳妥可靠,应该两套同时做,纸质的和胶卷保存在不同的地方。


深潜者 于 2017-7-25 12:18:59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25 12:21 编辑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2:01印刷机不是打印机。哪个印刷厂一个小时换一个硒鼓的?

带一集装箱墨水大概就够了。

印刷是先制版再印多份的,可你这个只做一份呀,制版消耗应该老大了。


zhuohuoz 于 2017-7-25 12:32:21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12:18

印刷是先制版再印多份的,可你这个只做一份呀,制版消耗应该老大了。

生产型数字印刷机。

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不过穿越集团几千万应该拿得出来。


深潜者 于 2017-7-25 12:37:14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25 12:38 编辑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2:32

生产型数字印刷机。

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不过穿越集团几千万应该拿得出来。

你这个的制版材料能当地化吗?如果带制版材料回去的话,就算和纸一样重。打印5亿页A4纸也需要2200t制版材料了好吧!

而微缩胶片的话,直接委托厂家定做就行,比买印刷机和耗材便宜太多了吧?

用电影胶片的话,在临高自己生产也不难。


zhuohuoz 于 2017-7-25 12:40:12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zhuohuoz 于 2017-7-25 12:42 编辑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12:37

你这个的制版材料能当地化吗?如果带制版材料回去的话,就算和纸一样重。打印5亿页A4纸也需要2200t制版材 …

要什么制版材料?和打印机一样,电脑直接打印pdf。

纸的话,最好还是不能选单张的型号,临高自制的纸质量不过关,单张容易卡纸。但卷纸连续印刷的就还好。


深潜者 于 2017-7-25 12:42:11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2:32

生产型数字印刷机。

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不过穿越集团几千万应该拿得出来。

那就是喷墨打印机的原理呗?


zhuohuoz 于 2017-7-25 12:46:49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12:42

那就是喷墨打印机的原理呗?

无标题.png(391.29 KB, 下载次数: 0)

2017-7-25 12:46 上传

这种大桶的墨水带一集装箱应该就够了吧。


深潜者 于 2017-7-25 12:51:1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25 12:55 编辑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2:46

这种大桶的墨水带一集装箱应该就够了吧。

产品介绍里怎么说?

最关键的是这东西打出来就完了,想要更多还得重新打吧?

胶卷有这样一个极其巨大的好处,就是查资料的人可以洗个照片带回去。翻拍制版也挺简单


zhuohuoz 于 2017-7-25 12:59:37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12:51

产品介绍里怎么说?

临高打印纸的质量怎么样?

最关键的是这东西打出来就完了,想要更多还得重新打吧?

我的建议是,打印和胶卷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因为两种设备是不同的,并不冲突。

书籍资料,可以分为短期内需要复制,和短期内不需要复制的部分。

纸质打印从短期内不需要复制的部分开始做,胶卷转印从短期内需要复制的部分开始做。

相当于一个100%进度条,从两端往中间走,最后在中间汇合,这样可以用最短的时间里把所有资料去电子化。

后续再各自完成完整备份,分开存储。


深潜者 于 2017-7-25 13:03:2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25 13:06 编辑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2:59

我的建议是,打印和胶卷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因为两种设备是不同的。

书籍资料,可以分为短期内需要复制,和 …

这个吧,胶卷转印有两种方案,A是用微缩胶卷在穿越前委托厂家订制一堆,B是穿越后做出19世纪末级的电影胶卷用其拍摄屏幕制作。

而C打印/印刷方案必须立足于本地化纸卷生产,而是只能在穿越后再开始,不过因为纸卷比胶卷好造,能更早开始复制。

方案进度似乎应该是A、C、B?

胶卷法的最大问题是在搞定照相制版前,只能看不能复制。而且阅读器好像得有19世纪末的技术水平才能造。


zhuohuoz 于 2017-7-25 13:05:4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13:03

这个吧,胶卷转印有两种方案,A是用微缩胶卷在穿越前委托厂家订制一堆,B是穿越后做出19世纪末级的电影胶 …

与其带着空白的微缩胶卷跑去大明朝转印,那干嘛不转印好了直接带过去?反正体积重量一样的吧。


深潜者 于 2017-7-25 13:06:56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25 13:08 编辑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3:05

与其带着空白的微缩胶卷跑去大明朝转印,那干嘛不转印好了直接带过去?反正体积重量一样的吧。

我说的就是委托厂家“扫描”好了带回去呀!应该有直接从屏幕扫描的微缩胶卷扫描仪吧?


zhuohuoz 于 2017-7-25 13:19:0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13:06

我说的就是委托厂家“扫描”好了带回去呀!应该有直接从屏幕扫描的微缩胶卷扫描仪吧?

现在临高应该已经有自制的活字印刷设备了吧,充斥广州的各种“澳书”就是了。

而胶片自制那还遥遥无期呢,有机化学这一块元老院瘸腿得很厉害。

所以从复制方面来说,胶卷目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体现不出优势来。

不过从“保存”的方面考虑,胶卷还是有优势的。穿越的时候哪怕货轮沉没了,电子设备全毁,但密封的胶卷就算沉到海底还能坚持好久。


深潜者 于 2017-7-25 13:24:4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25 13:27 编辑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3:19

现在临高应该已经有自制的活字印刷设备了吧,充斥广州的各种“澳书”就是了。

而胶片自制那还遥遥无期呢 …

绝大多数资料不需要大规模印刷,值得出书的倒是可以用自制活字印刷设备生产(貌似用过的活字直接熔掉重铸比捡字回收更有性价比?)

对于这部分需要出书的资料,打出来确实更高。省着占用宝贵的微缩胶卷阅读器来码字。

这么看临高的最佳做法应该就是带一些全套资料的微缩胶卷回去,同时带上商用打印机/快印机,在打印纸本地生产后,打一批样书,然后人工制版印刷?

嗯,或许带蜡纸打印机更好?如果能在当地生产蜡纸的话,就可以省掉累人的人工排版和制签字等工作了,靠打印的蜡纸油印亦可。就算一份蜡纸只能印几百份,那也可以多打几张蜡纸嘛。


cc5233 于 2017-7-25 15:20:53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0:37

用30年是建立在有备件可维修的基础上的。电容坏了都没的换,怎么可能用30年。 …

不会的 蛐蛐30年而已。

另外 打印这种事情,应该是完成不了的。


cc5233 于 2017-7-25 15:22:59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13:24

绝大多数资料不需要大规模印刷,值得出书的倒是可以用自制活字印刷设备生产(貌似用过的活字直接熔掉重铸 …

这工程量看起来应该非常可怕

能完成1/3 都可以完虐之前各代“文”帝王了吧


深潜者 于 2017-7-25 16:17:01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7-25 15:22这工程量看起来应该非常可怕

能完成1/3 都可以完虐之前各代“文”帝王了吧

所以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自动制版方案,试图回避工程量浩大的手工制版。看起来用针式打印机打印蜡纸版是个好方案。


cc5233 于 2017-7-25 16:25:1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cc5233 于 2017-7-25 16:26 编辑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16:17

所以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自动制版方案,试图回避工程量浩大的手工制版。看起来用针式打印机打印蜡纸版是个 …

嗯,这个方案应该是最容易最省的了而且蜡纸版也可以转做手工制版的模板,可以省掉很多那可怕的校对工作。。

不过总体上工程量也挺可怕的。


zhuohuoz 于 2017-7-25 16:30:31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7-25 15:20

不会的 蛐蛐30年而已。

另外 打印这种事情,应该是完成不了的。

打印这种事,从现代带10台数字印刷机去,应该是可以赶在印刷机坏掉之前完成打印的(5年大约可以打印10TB文字,元老院的资料应该不会更多了)。比指望电子设备能用30年要靠谱。

关键是电子设备的损坏是个随机事件,你不敢保证它就一定能坚持到30年。万一提前坏掉了,就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cc5233 于 2017-7-25 16:34:24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cc5233 于 2017-7-25 16:37 编辑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6:30

打印这种事,从现代带10台数字印刷机去,应该是可以赶在印刷机坏掉之前完成打印的(5年大约可以打印10TB …

有些需要色彩的东西,成本又会变高很多了。

电脑可以保存很多精细度极高的东西,这些书本照片又很难了

也没什么百分百的办法的,有些东西么只能随缘了。


深潜者 于 2017-7-25 17:44:02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25 20:02 编辑

cc5233 发表于 2017-7-25 16:34有些需要色彩的东西,成本又会变高很多了。

电脑可以保存很多精细度极高的东西,这些书本照片又很难了

也 …

精细的就用微缩胶卷吧,话说色彩显示基本上不需要吧?


深潜者 于 2017-7-25 17:45:43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7-25 16:25嗯,这个方案应该是最容易最省的了而且蜡纸版也可以转做手工制版的模板,可以省掉很多那可怕的校对工作。 …

用针式打印机打印蜡纸时在蜡纸上貌似还要垫纸,免得打印针与蜡直接接触,这样的话,在打印蜡纸的同时还能打个样版出来。


深潜者 于 2017-7-25 22:51:16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5 16:30

打印这种事,从现代带10台数字印刷机去,应该是可以赶在印刷机坏掉之前完成打印的(5年大约可以打印10TB …

话说电子设备能用30年与资料储存完全是两回事。指望电子设备将10TB资料妥善储存30年似乎完全没有必要。希望勤加维护尽量延长旧时空电子设备使用实现是为了它们的计算/数据统计和处理(计算机)与射频(电台)能力,海量数据储存这个功能的优先级太低了。


liutom2 于 2017-7-25 23:03:02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11:20

打印方案就别指望了,临高拼了命能搞定字模式英文打字机大概就是极限了吧?这个水平下大部分资料都打印不 …

我年初做过一个纸质化方案,只带点打印机就够了,纸用临高当地生产的就行。


深潜者 于 2017-7-25 23:08:06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25 23:10 编辑

liutom2 发表于 2017-7-25 23:03

我年初做过一个纸质化方案,只带点打印机就够了,纸用临高当地生产的就行。

用的针式打印机还是激光、喷墨方案?话说商用针式打印机的针寿命貌似高达10亿次,俺这个寿命算,上百针的行式打印机能支持一百万页的输出,差不多是10亿字,即使按照16bit/字算,也有2GB了。这还没考虑可以换好几次针。

不过打印法应该以打印蜡纸为上嘛,这才方便继续拷贝。干打出一堆文件,用起来还是很不方便。


liutom2 于 2017-7-25 23:55:52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23:08

用的针式打印机还是激光、喷墨方案?话说商用针式打印机的针寿命貌似高达10亿次,俺这个寿命算,上百针的 …

有所谓行式针打,大多是银行、通讯公司这类行业用,人家那个也能做到一分钟20多页,而且就是用色带的。


liutom2 于 2017-7-25 23:56:4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23:08

用的针式打印机还是激光、喷墨方案?话说商用针式打印机的针寿命貌似高达10亿次,俺这个寿命算,上百针的 …

具体的看这个帖子吧,有详细的技术和规划。http://bbs.northdy.com/forum.php … 8%E8%B4%A8%E5%8C%96


zhuohuoz 于 2017-7-26 00:46:06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zhuohuoz 于 2017-7-26 00:53 编辑

liutom2 发表于 2017-7-25 23:56

具体的看这个帖子吧,有详细的技术和规划。http://bbs.northd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051

如果穿越之前资金宽裕一点的话,最好还是上专业的数字印刷机,快的一分钟3200页,顶针式打印机一天的量了。带个几台就足够在它们坏掉之前打印完所有资料了,而且用的是纸卷,可以适应临高自产的纸张。


zhuohuoz 于 2017-7-26 00:50:04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zhuohuoz 于 2017-7-26 01:03 编辑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5 22:51

话说电子设备能用30年与资料储存完全是两回事。指望电子设备将10TB资料妥善储存30年似乎完全没有必要。希 …

我还是倾向于用速度比较快的印刷机,在几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部纸质化。

拖得太久了变数太多,万一没弄完设备就坏了,资料丢失了那就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当然专业设备肯定比针式打印机贵得多,但货轮都买得起,印刷机也不是太大问题。


深潜者 于 2017-7-26 05:33:24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6 00:50我还是倾向于用速度比较快的印刷机,在几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部纸质化。

拖得太久了变数太多,万一没弄 …

全部纸质化真没必要,穿越前委托厂家扫描到胶片里比这个方便太多了。


深潜者 于 2017-7-26 05:35:47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6 00:46如果穿越之前资金宽裕一点的话,最好还是上专业的数字印刷机,快的一分钟3200页,顶针式打印机一天的量了 …

针打最大的优势是能直接做蜡印版,而这是数字印刷机根本做不到的。让划归民照着打印的样稿手动排版印刷的效率太低了吧?


zhuohuoz 于 2017-7-26 11:40:0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6 05:33

全部纸质化真没必要,穿越前委托厂家扫描到胶片里比这个方便太多了。

首先要看量有多少,16mm胶片1:20比例缩放,30.5m一卷大约是2500页A4,按200g一卷算。那10TB内容大约50亿页,也就是400多吨,也不少。


zhuohuoz 于 2017-7-26 11:45:14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6 05:35

针打最大的优势是能直接做蜡印版,而这是数字印刷机根本做不到的。让划归民照着打印的样稿手动排版印刷的 …

需要印刷发行的书籍毕竟是少数,99%以上的书籍资料都是保存在大图书馆里不对外开放的。哪怕要印刷发行,也要先在“真理办公室”修改一番才行。


深潜者 于 2017-7-26 11:52:4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26 11:55 编辑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6 11:40首先要看量有多少,16mm胶片1:20比例缩放,30.5m一卷大约是2500页A4,按200g一卷算。那10TB内容大约50亿 …

10TB的资料全是纯文本的?估计就能有几亿张吧?


深潜者 于 2017-7-26 11:59:32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6 11:45需要印刷发行的书籍毕竟是少数,99%以上的书籍资料都是保存在大图书馆里不对外开放的。哪怕要印刷发行, …

就打印一份很不安全呀!蜡板可以拷贝存储


深潜者 于 2017-7-26 12:42:30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6 11:45需要印刷发行的书籍毕竟是少数,99%以上的书籍资料都是保存在大图书馆里不对外开放的。哪怕要印刷发行, …

俺对真理办公室的工作能力深表怀疑,如此浩如烟海的工作是他们根本不可能搞定的。临高自己其实连要怎么具体解释都没统一呢,全靠真理办绝无可能嘛


钟利时 于 2017-7-27 05:24:30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26 11:52

10TB的资料全是纯文本的?估计就能有几亿张吧?

这个算法不对。

缩微胶片记录的信息不是文本,而是图像。缩微胶片复原后分辨率为200dpi。

一张A4纸200dpi分辨率为2339×1654。如果按黑白照片计算,不压缩位图为3.7MB。

就算上面记录的是文字,按1:10压缩之后,也有370KB。

1TB保存不压缩的图像28.5万张;压缩的图像285万张。

实际上对穿越者有用的电子图书大部分都是扫描件。在专业图书领域,文本和图形混编的电子版并不多。

缩微胶片的优势是电子版扫描件无法比拟的。外加500年保质期全面碾压所有电子设备。

(就算磁带能保存下来,电子计算机也留不下来。胶片只要有一套光学设备就能阅读,甚至还能翻拍。)


深潜者 于 2017-7-27 05:59:49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27 06:03 编辑

钟利时 发表于 2017-7-27 05:24这个算法不对。

缩微胶片记录的信息不是文本,而是图像。缩微胶片复原后分辨率为200dpi。

一张A4纸200dpi …

这么算的话就只有不到三千万张A4纸的内容了,微缩胶片方案具有绝对优势。话说俺设想的照相制版难度有多大?

在旧时空打印机还好使(10kg的商用针式打印机就能提供一百多万页的打印总量了,应该能用挺长时间)的情况下,针打蜡纸版再油印应该是制作出版物的最佳选择吧?


cc5233 于 2017-7-27 08:43:09 发表了:

钟利时 发表于 2017-7-27 05:24

这个算法不对。

缩微胶片记录的信息不是文本,而是图像。缩微胶片复原后分辨率为200dpi。

一张A4纸200dpi …

3000万张纸。

这出版了一部分真的就3000年一帝水平了。。。


zhuohuoz 于 2017-7-27 09:19:3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zhuohuoz 于 2017-7-27 09:22 编辑

钟利时 发表于 2017-7-27 05:24

这个算法不对。

缩微胶片记录的信息不是文本,而是图像。缩微胶片复原后分辨率为200dpi。

一张A4纸200dpi …

当然不可能10TB都是TXT,10TB纯文本是按照极限最大值来计算的。

如果总数量只有3000万页,那么用胶卷大约是2.4吨。但同样,打印的数量也变少了,一台专业数字印刷机全速开动,4个月就可以打印完成。这样还有足够充裕的时间多打印几份存放在其他地方,分散风险。

另外,胶卷是穿越之前做的事,印刷是穿越之后做的事。时间上不重叠,所以相互不矛盾。

@深潜者


zhuohuoz 于 2017-7-27 09:27:5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zhuohuoz 于 2017-7-27 09:30 编辑

cc5233 发表于 2017-7-27 08:43

3000万张纸。

这出版了一部分真的就3000年一帝水平了。。。

300页一本书,也才10万册而已,和永乐大典差不多吧。

硬要和古代人比感觉有点太欺负人了,其实就是个高中图书馆的水平。

元老院的大图书馆,不应该只有这一点规模,数量比预想的要少很多。

国家图书馆有3000万册藏书,元老院的大图书馆按十分之一的量,300万册,9亿页是比较适合的规模,10台印刷机一年的工作量,从可行性上也是可以接受的。


cc5233 于 2017-7-27 09:37:33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7 09:27

300页一本书,也才10万册而已,和永乐大典差不多吧。

硬要和古代人比感觉有点太欺负人了,其实就是个高中 …

永乐大典才3.8亿个字

你说3000万张A4纸是多少个字?

按4号宋体字,平均1张A4 500个字稳稳的 只会多不会少。

我说这个自然是从临高位面的一般人看法来讲的,你换21世纪的人来看,临高干什么都是渣渣啊有意义?


zhuohuoz 于 2017-7-27 10:39:49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7-27 09:37

永乐大典才3.8亿个字

你说3000万张A4纸是多少个字?

按4号宋体字,平均1张A4 500个字稳稳的 只会多不会少 …

你和古文比字数就没什么意思了。道德经一共才5000多个字,在古代就算一本书,放到现代就是网络小说作家一天的保底更新量。

光是芳草地的图书馆就有两万册书了。你要说元老们穿越的时候带过去的电子资料一共只有10万册书的量,我觉得是太少了。


cc5233 于 2017-7-27 11:08:12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7 10:39

你和古文比字数就没什么意思了。道德经一共才5000多个字,在古代就算一本书,放到现代就是网络小说作家一 …

10TB是你说的啊又不是我说的


zhuohuoz 于 2017-7-27 11:37:42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7-27 11:08

10TB是你说的啊又不是我说的

如果是10TB纯文本TXT的话,是50亿页。300页一本书的话是1666万册,大概国家图书馆一半的规模,这又有点太大了。五百废穿越之前恐怕搞不来这么多书。如果是10TB扫描图片的话,按照钟博士的计算是3000万页,大约10万册,这规模又太小了。

还是100-300万册的规模比较合适,也就是3-10亿页左右,大概一个市图书馆的规模。


深潜者 于 2017-7-27 12:04:09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7 09:19当然不可能10TB都是TXT,10TB纯文本是按照极限最大值来计算的。

如果总数量只有3000万页,那么用胶卷大约 …

这么看放哪就应该是这样的:

所有资料在穿越前用COM做成微缩胶片,带存储器、数字印刷机和针式行打机回去。回去后本土化打印纸卷和蜡纸,然后用数字印刷机打几份备份,同时需要出版的用针式行打机做蜡版油印,等行打机不行了之后再退到手排铅字印刷上。


cc5233 于 2017-7-27 15:58:06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cc5233 于 2017-7-27 16:00 编辑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7 11:37

如果是10TB纯文本TXT的话,是50亿页。300页一本书的话是1666万册,大概国家图书馆一半的规模,这又有点太 …

我说的 是1页按4号字算 实际上肯定是只多不少啊。。。微缩胶卷1面肯定是远远不止啊。。。1张微缩胶卷直接打印出来肯定是只有一页。


zhuohuoz 于 2017-7-27 16:18:28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7-27 15:58

我说的 是1页按4号字算 实际上肯定是只多不少啊。。。微缩胶卷1面肯定是远远不止啊。。。1张微缩胶卷直接 …

我是按照一页1000字,胶卷按面积算的。微缩胶卷16mm宽度接近A4长边1:20缩小的尺寸,30.5米长一卷大约可以排2900页。


深潜者 于 2017-7-27 18:02:46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27 19:31 编辑

cc5233 发表于 2017-7-27 15:58我说的 是1页按4号字算 实际上肯定是只多不少啊。。。微缩胶卷1面肯定是远远不止啊。。。1张微缩胶卷直接 …

35mm彩色微缩胶片一张能打一页A0纸(分辨率3um),如果是A4纸的话,假设每页空白不拍,好像能拍25张A4。


深潜者 于 2017-7-30 18:46:15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27 11:37

如果是10TB纯文本TXT的话,是50亿页。300页一本书的话是1666万册,大概国家图书馆一半的规模,这又有点太 …

市图书馆里绝大部分书都是毫无意义的呀!也就是最有价值的技术书值得复制下来嘛。

请各同人作者和讨论者报告一下参考书目和页数,加一起能有多少页呢?


zhuohuoz 于 2017-7-30 18:58:22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30 18:46

市图书馆里绝大部分书都是毫无意义的呀!也就是最有价值的技术书值得复制下来嘛。

请各同人作者和讨论者 …

难道你觉得元老院大图书馆里都是“有意义”的书吗?泳装写真就不说了,还有男风漫画。五百废的收藏品服务器里都有备份,这林子大了自然什么鸟都有。


深潜者 于 2017-7-30 19:02:07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30 18:58

难道你觉得元老院大图书馆里都是“有意义”的书吗?泳装写真就不说了,还有男风漫画。五百废的收藏品服务 …

电子档自然无所谓,反正存储器空间够大。但俺说的是作为副本的胶片档、蜡板档、纸档呀!


zhuohuoz 于 2017-7-30 19:09:02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30 19:02

电子档自然无所谓,反正存储器空间够大。但俺说的是作为副本的胶片档、蜡板档、纸档呀!

对啊,视频又不能打印,全靠胶卷了。


深潜者 于 2017-7-30 19:12:34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30 19:09

对啊,视频又不能打印,全靠胶卷了。

话说视频没有也成吧?而且视频老占地方了,1h视频用的胶卷能装下138万页A4纸


zhuohuoz 于 2017-7-30 19:32:10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7-30 19:12

话说视频没有也成吧?而且视频老占地方了,1h视频用的胶卷能装下138万页A4纸

视频里也还是有些是正经的……优秀的电影电视剧都是旧世界的文化珍宝。还有纪录片、航拍视频……


深潜者 于 2017-7-30 19:38:2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7-30 19:39 编辑

zhuohuoz 发表于 2017-7-30 19:32

视频里也还是有些是正经的……优秀的电影电视剧都是旧世界的文化珍宝。还有纪录片、航拍视频……

不过考虑到拷贝胶片的价格……俺寻思还是指望重建数据读取装置后,还能从封装的数据库里找回来吧。读磁带,即使是高密度的,似乎也只要电子管水平的就可以了?如果发展够快的话,还可以期待当地能生产电影胶片后再转存吧?


深潜者 于 2017-8-5 18:51:11 发表了:

讲二战中大兵在闲暇时间自造矿石收音机的资料中说:当年他们做电感的时候,绝缘线是给裸线涂烛蜡的,甚至有涂棕榈油与面粉混合物的。电容就是锡箔夹报纸就玩了。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19:30:08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18:51

讲二战中大兵在闲暇时间自造矿石收音机的资料中说:当年他们做电感的时候,绝缘线是给裸线涂烛蜡的,甚至有 …

色带打印保存不了几年.

还是钟博士说的胶片靠谱


深潜者 于 2017-8-5 19:34:29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8-5 19:39 编辑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19:30

色带打印保存不了几年.

还是钟博士说的胶片靠谱

带针式打印机回去是打蜡纸油印的,打印资料的话自然要靠快印机。

胶片的缺点是复制不方便,想要有深浅就只能洗相片,这个成本蛮高的。想玩照相制版挺麻烦的,得用类似光刻的原理。先在锌版上涂感光胶,然后和同尺寸负片叠一起光照,再洗掉未固化的感光胶,用算腐蚀出深浅。再进行印刷,这只能印出黑白两色无深浅的印刷品。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19:42:3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19:34

带针式打印机回去是打蜡纸油印的,打印资料的话自然要靠快印机。

胶片的缺点是复制不方便,想要有深浅就只 …

无论何种印刷,油墨材料保存时间很重要.蜡纸印的能保存多久?

好像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打印的也保存不了几年

正式出版的书倒是能保存很久.

钟博士的胶片虽然印刷出来不容易,但是保存时间长.电子和打印的可能都没几年.估计是油墨的性质问题.


深潜者 于 2017-8-5 19:45:06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19:42

无论何种印刷,油墨材料保存时间很重要.蜡纸印的能保存多久?

好像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打印的也保存不了 …

去孟夫子看看,古老的油印书好像也不少吧?几十年似乎没什么问题。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19:50:15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19:45

去孟夫子看看,古老的油印书好像也不少吧?几十年似乎没什么问题。

那看来还是油墨成分问题.打印机的油墨,色带油墨时间长了会像圆珠笔那样渗开.


深潜者 于 2017-8-5 19:50:19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19:42

无论何种印刷,油墨材料保存时间很重要.蜡纸印的能保存多久?

好像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打印的也保存不了 …

另外说保存不了多少时,不说怎么保存也是耍流氓铵盐!

激光打印机是碳粉固化原理,放着不碰是不褪色的,如果经常使用,那倒是容易褪色。

至于喷墨打印,有些好像会因为墨水蒸发有一定褪色。

至于蜡纸印刷,这个用的是通常印刷用的油墨吧?


深潜者 于 2017-8-5 19:54:46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19:50

那看来还是油墨成分问题.打印机的油墨,色带油墨时间长了会像圆珠笔那样渗开.

咦?俺这里要求保存16年的文件和记录也没规定不能用激光打印啥的,只是要求不让用圆珠笔。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19:59:31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19:50

另外说保存不了多少时,不说怎么保存也是耍流氓铵盐!

激光打印机是碳粉固化原理,放着不碰是不褪色的, …

蜡纸既然是自己配油墨,有选择的余地.打印的没得选

肯定需要上百年的保存.打印的要经常拿出来看,制版时间比较长.恒温恒湿的很不容易.

胶片是拿出来制版,制完了就可以收起专门保存.制版时间比较短,损失小点.

色带针打的我就是放在家里 时间长了 渗散了很多.激光打印机是碳粉固化,就是不知道碳粉里又没有其他东西.如果没有试验过,最好不用.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02:3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07 编辑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19:54

咦?俺这里要求保存16年的文件和记录也没规定不能用激光打印啥的,只是要求不让用圆珠笔。

我也没听说过打印的东西不能长期保存.但是发现多年前的资料不清晰了,才知道会有这问题的

光盘出来的时候号称保存几十年以上.结果有人测试,按标准保存三年就不行了,真假不知.

还是全用古代墨汁配方,印成纸的,配上驱虫药,恒温恒湿最保险


深潜者 于 2017-8-5 20:05:3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8-5 20:08 编辑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19:59

蜡纸既然是自己配油墨,有选择的余地.打印的没得选

肯定需要上百年的保存.打印的要经常拿出来看,制版时间 …

胶片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制版较难,得用“光刻胶”才行。

而且还得先洗出等大的负片才能制版,真心很麻烦。

至于光盘三年就不行,俺的老游戏盘、老DVD盘也能用呀!绝对不止三年了。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09:5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20:05

胶片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制版较难,得用“光刻胶”才行。

而且还得先洗出等大的负片才能制版,真心很麻烦。

你的游戏盘应该是用机器批量压制的那种

测试的有可能是刻录机烧录的.毕竟资料不需要一次搞几千张,都是直接刻录.


深潜者 于 2017-8-5 20:13:58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8-5 20:15 编辑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20:02

我也没听说过打印的东西不能长期保存.但是发现多年前的资料不清晰了,才知道会有这问题的

光盘出来的时候 …

怎么用古代水墨配方?现代印刷不是用的油墨吗?

此外正常使用的话,古代书一样褪色甚至比现代的还厉害呀!能保存下来的是因为它们没被正常使用吧?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18:4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21 编辑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20:13

怎么用古代水墨配方?现代印刷不是用的油墨吗?

此外正常使用的话,古代书一样褪色甚至比现代的还厉害呀! …

古画 古书的至少保存了几百年的实际结果.新技术出现都没100年的.都是理论结果.

油墨的配方 成分也不一样.

到了明朝 ,用明朝配方 ,300年妥妥的


深潜者 于 2017-8-5 20:23:5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8-5 20:25 编辑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20:18

古画 古书的至少保存了几百年的实际结果.新技术出现都没100年的.都是理论结果.

油墨的配方 成分也不一样. …

但你怎么不说它们是怎么保存几百年的?如果时常翻阅的话,褪色、老化会比现代品严重得多吧?它能保存几百年就是因为只是在保存而已。再说又有多少是保存到几百年的呢?这里面难道没有幸存者偏见吗?

现代的虽然没实际放几百年,但也有加速试验呀!

如果仅仅是要求保存而已,那对于现代品又有什么难度?无非是用不氧化/光解褪色、不挥发的墨而已。


深潜者 于 2017-8-5 20:28:03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20:18

古画 古书的至少保存了几百年的实际结果.新技术出现都没100年的.都是理论结果.

油墨的配方 成分也不一样. …

话说明朝的印刷墨水得搭配木板才能用把?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30:04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20:23

但你怎么不说它们是怎么保存几百年的?如果时常翻阅的话,褪色、老化会比现代品严重得多吧?它能保存几百 …

有可能阿.但是至少保存方式是古代手段保存的.

我举的那个光盘例子就是说明现代测试的意外性.古代的至少实践过,材料,手段都可以实现.现代的可能保存好,也可能保存不好,有不确定性.


深潜者 于 2017-8-5 20:35:13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20:30

有可能阿.但是至少保存方式是古代手段保存的.

我举的那个光盘例子就是说明现代测试的意外性.古代的至少 …

其实这些纸质文件能保存二十年就足以了,它就是个临时解决方案,在不消耗宝贵的计算机、显示器寿命的情况下给大家查阅资料使用而已。

临高当然不可能就依赖这堆纸质文件,显然也会慢慢进行手动出版化。至少20年保存期是有实际效果证明的,选择那些被证明过的打印机配置就行。

文件纸质化相对于微缩胶片的主要有点是阅读方便,不需要靠旧时空带去的专用阅读器。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35:44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20:28

话说明朝的印刷墨水得搭配木板才能用把?

具体怎么操作不清楚…..为啥搭配木板,和木板有化学反应?古画至少没用木板 直接画的.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38:2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39 编辑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20:35

其实这些纸质文件能保存二十年就足以了,它就是个临时解决方案,在不消耗宝贵的计算机、显示器寿命的情况 …

比如说某种科技,20年内用不到,是不是就需要至少保存20年.

否则就在20年内在印刷一次,又可以长期保存了


深潜者 于 2017-8-5 20:39:21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20:35

具体怎么操作不清楚…..为啥搭配木板,和木板有化学反应?古画至少没用木板 直接画的.

古代只有蜡板和木板两种印刷方式呀!油墨用于蜡板,水墨用于木板。

你这里说的难道不是印刷用墨水?

难道你要用成千上万的划归民用蝇头小楷一点点抄写吗?


深潜者 于 2017-8-5 20:40:2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8-5 20:42 编辑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20:38

比如说某种科技,20年内用不到,是不是就需要至少保存20年.

否则就在20年内在印刷一次,又可以长期保存了

当然不是啦!你就不会再组织人力在20年内把这个纸质文件重新做一份吗?

这里又不是机械神教,哪需要永续保存呢?

当然二十年后的话,未必会重新制版印刷,说不定用自产胶片翻拍一遍就玩了呢(如果字体还很清晰的话)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41:42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20:39

古代只有蜡板和木板两种印刷方式呀!油墨用于蜡板,水墨用于木板。

你这里说的难道不是印刷用墨水?

难道 …

我就是泛指印刷材料.书中好像说过,铅字印刷需要油墨,但是木板直接用墨汁就行.因为造不出铅字用的油墨,所以书里仍然采用了老式印刷方式.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42:5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20:40

当然不是啦!你就不会再组织人力在20年内把这个纸质文件重新做一份吗?

这里又不是机械神教,哪需要永续保 …

越靠后的科技内容越多吧,那这个工作量?


深潜者 于 2017-8-5 20:44:53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20:41

我就是泛指印刷材料.书中好像说过,铅字印刷需要油墨,但是木板直接用墨汁就行.因为造不出铅字用的油墨,所 …

难道他们连古登堡都不如?再说宋代就用蜡板和油墨了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监察御史里行张戬言:“窃闻近日有奸妄小人肆毁时政,摇动众情,传惑天下,至有矫撰敕文,印卖都市。”“肆毁时政,摇动众情,传惑天下,印卖都市。”这可能就是民间小报的先声。何薳《春渚纪闻》记载:“毕渐为状元,赵谂第二。初唱第,而都人急于传报,以蜡板刻印,渐字所模点水不著墨。传者厉声呼云:‘状元毕斩第二人赵谂。’识者皆云不详。而后,谂以谋逆被诛,则是毕斩赵谂也。”“都人急于传报,以蜡板刻印”这极可能就是指开封城民间私刻发行的小报。


深潜者 于 2017-8-5 20:46:56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20:42

越靠后的科技内容越多吧,那这个工作量?

20年后富有天下,还怕没有印刷工?大不了开士人印刷劳教所了。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51:22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53 编辑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20:44

难道他们连古登堡都不如?再说宋代就用蜡板和油墨了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监察御史里行张戬言:“窃 …

印刷工匠还尝试使用其他的材质来制造活字,包括木活字和锡活字。效果都不好。活字的要求很高,既要有耐磨,又不能太硬,还要能够较好的附着油墨,价格还得便宜,能够大量的使用。符合这种要求的只有铅。但是单纯的铅字在效果上依然不理想,必须加入锑。

    活字印刷的另一个问题是油墨,这在中国传统印刷业中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传统雕版印刷使用的是水性墨――-以烟墨为颜料的水溶性墨水。水溶性墨水在木制的雕版上能够表现的很好,但是在金属活字上很容易变成墨水珠。而且也不能象雕版印刷一样通过简单的压印就能完成转印。拓印是个很缓慢的过程,为了保证能够有效的印刷,还必须使用吸水性强的纸张,结果就是纸张的背面也会有墨迹,无法做到双面印刷,无形中提高了印刷的成本。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造成活字印刷在中国一直不是印刷业的主流。

    技术概念在找到合适的技术手段之前并不能成为生产力。周洞天当年出于兴趣了解了一点印刷术的展历史之后就有了这样的感慨――国人在历史上提出了无数的领先于时代的技术概念,但是很多就一直停留在原始的阶段:19世纪中叶各地印刷邸报的陶活字作坊和毕昇的时代没有什么两样

    周洞天知道,要实用金属活字,就得先解决大规模自产印刷油墨问题――他记得关键是要用油基墨,也就是说,要用油来调印刷墨。

    按照技术资料上说,煮沸过得亚麻籽油是佳的。它有极好的的附着性,又很容易干燥。所以迄今还被用来调制油画颜料。然而周洞天去了一次企划院,查询了所有的物资目录列表。库存和可生产、采购物资中没有亚麻油这个东西。至于其他植物油,包括菜籽油、蓖麻油、椰油、花生油都不合适。    “我要亚麻油。”他找到农委会的法石禄,作为席农艺师,他应该有办法,“我知道临高没有,不过你肯定能想出什么本地能出产的代用油脂的。”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0:56:00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20:46

20年后富有天下,还怕没有印刷工?大不了开士人印刷劳教所了。

要是欧洲书也能长时间保存 也有相应技术的话  那也一样.


深潜者 于 2017-8-5 20:57:44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20:51

印刷工匠还尝试使用其他的材质来制造活字,包括木活字和锡活字。效果都不好。活字的要求很高,既要有耐磨 …

话说从宋代就开始使用蜡板油印来看,油墨根本不是阻碍活字印刷技术发展的障碍。

临高弄不到亚麻籽油这个怎么说呢?这东西广东有产吧?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1:18:29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20:57

话说从宋代就开始使用蜡板油印来看,油墨根本不是阻碍活字印刷技术发展的障碍。

临高弄不到亚麻籽油这个 …

估计不是什么紧俏产品,只是临时没有货.

亚麻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纤维,距今已有1万年以上的历史。亚麻起源于近东、地中海沿岸。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瑞士湖栖居民和古代埃及人。已经栽培亚麻并用其纤维纺织衣料,埃及各地的“木乃伊”也是用亚麻布包盖的。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候。亚麻纤维具有拉力强、柔软、细度好、导电弱、吸水散水快、膨胀率大等特点,可纺高支纱,制高级衣料。油用型亚麻又叫做胡麻。胡麻在中国至少有1000年栽培历史。纤维型亚麻是1907年从日本引入的。亚麻原产地中海地区,欧、亚温带多有栽培。

文中不是说水性墨在铅字上效果不好么.

无论怎么说,印刷的难度不是很大.

难度在打印 照片方式不会出错,人工排版校对工作量很大.而且资料原文不能随便公开,需要大量人手修改原时空标志,只能是元老做.这些工作量承担不起.


深潜者 于 2017-8-5 21:21:24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21:18

估计不是什么紧俏产品,只是临时没有货.

第一次是在电脑上排版然后用快印机直接印刷出来的,修改什么的当然应该在这次弄好。20年后的下一次手动排版印刷就交给划归民行了。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1:28:4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21:21

第一次是在电脑上排版然后用快印机直接印刷出来的,修改什么的当然应该在这次弄好。20年后的下一次手动排 …

按书中的说法,海量资料,那第一次估计只有打印的时间 没修改的时间吧.


深潜者 于 2017-8-5 21:30:39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7-8-5 21:28

按书中的说法,海量资料,那第一次估计只有打印的时间 没修改的时间吧.

那就坦坦荡荡算了,否则真理部几辈子也干不完呀!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1:34:48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21:30

那就坦坦荡荡算了,否则真理部几辈子也干不完呀!

社会动荡的结果…..那大家干嘛来了

不然就胶片带一份,电子版带一份,打印版(太多)带一份. 到临高打印一份蜡纸  慢慢刷着印.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1:36:16 发表了:

看吹牛演讲说,前期都是他自己按科技史编的科技….不知道钟博士参与没有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2:14:36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没事乱溜达 于 2017-8-5 22:36 编辑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8-5 21:21

第一次是在电脑上排版然后用快印机直接印刷出来的,修改什么的当然应该在这次弄好。20年后的下一次手动排 …

看看古登堡的油墨古登堡选择了油性墨的制造.其制作方法为:将亚麻仁油煮沸,冷却后呈暗黑色,以少量蒸馏松树脂得到的松节油精与碳黑搅匀后,放置数月即成适用油墨**.**估计那时候的具体配方是找不到的.古版圣经至今留存,经得起时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