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689014 【补一发资料】明代广州的城市文化

北朝旧贴 | 肥仔曙 | 共 5205 字 | 2017-03-02 | | 编辑本页

肥仔曙 于 2017-2-27 20:16:19 发表了:

明代广州的城市文化

明代,广州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与国内外的经济、文化交往非常频繁。同时,珠江三角洲的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广州最重要的经济腹地。因此,明代广州的城市文化也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广东文化中心。

一、府县学、书院、诗社

明代府县儒学是官办的学校,是明朝政府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地方文化赖以发展的重要场地。广州城内除设府学一所之外,还有番禺、南海两县的县学。明朝政府规定,府学设教授1人,训导4人,入学生员名额为40人;县学校教谕1人,训导3人,入学生员为20人。之后,又决定增加各级学校的生员名额,以便有更多的人进入学校读书。

由于朝廷和地方官员的重视,广州府学在洪武二年(1369)重建,并聘广东著名诗人孙贲主持。特别是天顺年间,广州府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建“新屋百四十有八间”。元朝时番禺县学附设于南海县学内,洪武三年(1370)于广州东城外新建校址,此后不断增修,弘治十五年(1502)又新建生员宿舍70间。南海县学原来“甚隘且陋”,经多次改建和扩建之后,有“成德斋”、“达材斋”和“尊经阁”(图书馆),有教谕宅、训导宅二区,有生员住宅五所,从而使广州城内的府县学从明中期开始,便“学制大备,文教日兴”。有明一代,许多人在广州府学和番禺、南海县学读书而考中举人、进士,进入仕途或成为学者。如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增城人湛若水在中举之前,曾就读于广州府学。

中国民间素有私人讲学之风,明代的书院成为私人讲学的重要场所。成化、弘治间,广东私人讲学渐盛,书院不断增多。而广州书院之多,远远超过广东其他各府府城。据不完全统计,广州有濂溪书院、矩州书院、正学书院、崇正书院、迂冈书院、白山书院、慎德书院、晦书书院、天关书院、粤洲书院、泰泉书院、云淙书院、赤山书院、镇海书院、营道书院、龙德书院、云谷书院17所,此外,尚有不以书院命名而实际上属于书院性质的讲学和读书的场所多处,如秋涧草堂、清泉精舍、两台精舍、蒲涧馆谷,等等。

广州的书院,拥有一批著名的学者从事讲学。如黄畿隐居粤山之麓,潜心学术研究,并创粤洲草堂(书院)讲学,订有《粤洲草堂讲学条约》,学者称他为粤洲先生。陈英,“博记能文,尤工诗赋”,隐居广州城内,建秋涧草堂授徒讲学,“多士景从”,郡人称他为秋涧先生。黄佐是他有名的弟子。其后,黄佐于泰泉书院讲学,其弟子梁有誉、欧大任、黎民表“诗名最著”。庞嵩,“博通经籍”,又师事湛若水。他在天关书院讲学,后又与学者陈唐山、林艾陵、刘素予、黄莱轩、岑蒲谷、邝五岭、霍勉衷等为“天山讲易之会”,四月,则大集天关。学者称他为弼唐先生。理学家湛若水说:“北有吕泾野,南有庞弼唐,江门之学遂不坠。”

嘉靖间,礼部尚书何维柏疏劾严嵩,被下狱,除名,从此回广州家居20余年。他在天山书院聚讲,“发明陈白沙宗旨,四方从游者众”。广东人兵部尚书叶梦熊、佥事陈吾德等皆出其门。

此外,两广总督、理学家王守仁于嘉靖六年(1527)在广州讲学,“首言知行合一,又言朱、陆之异同,又言为学莫先于致良知”。广东人方献夫等“皆师事之”。王守仁还与湛若水往还议论理学。

明代的广州诗社不少。先是元末明初,孙贲、王佐、赵介、李德、黄哲等五人在广州南园抗风轩结南园诗社,称“南园五先生”。一时名流如蔡养晦、黄希贡、黄希文、黄楚金、黄原善、赵安中、赵澄、赵讷皆与焉。嘉靖间,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复于抗风轩开诗社,称“南园后五先生”。万历间,郭蓒致仕后,创浮邱诗社。天启间,梁元柱疏劾魏忠贤罢归之后,与陈子壮、黎遂球、赵蔰夫、李云龙、梁梦阳、戴柱、梁权创诃林净社。崇祯四年(1631),陈子履于东门外创东臬诗社,“一时词客名流,相过觞咏”。崇祯中,陈子壮辟云淙诗社。崇祯末,陈虬起、萧奕辅、梁佑逵、黎邦蠨、区怀年等结社,名芳草精舍。“感伤时事,抑郁之气时流露于诗词间。”也在崇祯末,陈子壮、陈子升、黎遂球、谢长文、区怀瑞、区怀年、黎邦蠨、黄圣年、区必元、王遇、黄季恒、僧通岸等重启南园旧社。

二、音乐

广州人爱好音乐,不仅士大夫喜弄乐器和研究乐律,而且宴会、节日以及日常娱乐都离不开用乐器演奏。当时乐器的种类多样化,既有中国乐器,又有外国乐器。

据嘉靖十四年(1535)的《广东通志初稿》说:“民间多奏月琴、胡琴、琵琶三弦之属。”这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又25年后,葡萄牙人记载了广州人使用的各种乐器以及演奏的具体情况。葡人克路士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到过广州,并在广州住了50多天,“是第一个有记录的(而且长时期惟一的)鉴赏中国音乐的欧洲人。”他说:广州人在宴会时,“弹奏各种乐器”,在春节,“演奏各种乐器,唱歌”。又说:“他们用来演奏的乐器,是一种像我们有的中提琴,尽管制作不那么好,有调音的针。另一种像吉他,但要小些,再一种像低音提琴,但较小。他们也用洋琴和三弦琴,有一种风笛,和我们用的相仿。他们用的一种竖琴,有很多丝弦。他们用指甲弹,因此把指甲留长。他们弹出很大的声音,十分和谐。有时他们合奏得多种乐器,四声同奏发出共鸣。”

三、歌舞

“粤俗好歌。”明代,广东人唱歌不仅非常普遍,且歌的形式亦多样化。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说:“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欢乐,以不露题中一字,语多双关,而中有挂折者为善。挂折者,挂一人名于中,字相连而意不相连者也。其歌也,辞不必全雅,平仄不必全叶,以俚言土音衬贴之。唱一句或延半刻,曼节长声,自回自复,不肯一往而尽。辞必极其艳,情必极其至,使人喜悦悲酸而不能已已。此其为善之大端也。”

关于歌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长调摸鱼歌:“其歌之长调者,如唐人连昌宫词、琵琶行等,至数百言千言,以三弦合之,每空中弦以起止,盖太簇调也,名曰摸鱼歌。或妇女岁时聚会,则使瞽师唱之,如元人弹词曰某记某记者,皆小说也。其事或有或无,大抵孝义贞烈之事为多,竟一日始毕一记,可劝可戒,令人感泣沾襟。”

短调蹋歌:这种歌,“不用弦索,往往引物连类,委曲譬喻,多如子夜竹枝。”如:“中间日出四边雨,记得有情人在心。”又如:“一树石榴全着雨,谁怜粒粒泪珠红。”这种短调蹋歌,多在田野间歌唱,所以又名为田野蹋歌。

歌谣:民间流行的歌谣,不用乐器伴奏。屈大均认为,蹋歌和谣,“皆以比兴为工,辞纤艳而情深,颇有风人之遗。”

采茶歌:歌十二月采茶。“有曰:二月采茶茶发芽,姐妹双双去采茶,大姐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绣手巾,两头绣出茶花朵,中央绣出采茶人。”“四月采茶茶叶黄,三角田中使牛忙,使得牛来茶已老,采得茶来秧又黄。”屈大均很赞赏这些采茶歌,说:“是三章则几于雅矣。”

山歌:“亦曰歌仔”,“儿童所唱以嬉”。这种歌,“多以诗余音调,辞虽细碎,亦绝多妍丽之句。”当然,也有更多的青年人喜唱山歌。

上述歌词虽不限于广州,但广州基本上包括了上述各种形式的歌体则是没有疑问的。广州还有相当多的专门从事歌舞的艺人。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多次提到广州的“歌舞”和“歌楼舞店”。并说:“广州南海、番禺两县因住省城,入出不时,门禁多不严肃,吏胥得以恣意往来,不复有专意焉,写办公文者每日或一人在房,余在歌楼舞店。”这表明广州城内有专门经营唱歌的场所和舞蹈的场所。在商业闹市区,歌楼舞店更多,如濠畔街,“饮食之盛,歌舞之多,过于秦淮数倍。”因此,那里的“朱楼画榭,连属不断,皆优伶小唱所居”。

四、戏曲广东在明嘉靖年间仍盛行杂剧和戏文,粤剧这一地方剧种尚未出现。张丽人不仅善于鼓琴,且能歌曲,好诗词,为粤中名流所赞赏,也随同戏剧艺人一起去“村墟赛神作剧”,可以说明这是一批从事戏剧演出的专业人员,并不乏有较高技艺者,他们不仅在城内演出,而且到村上的圩场演出。

此外,还有木偶戏演出。如番禺大洲的龙船,船长十余丈,“上建五丈樯五,樯上有台阁二重,中有五轮阁一重,下有平台一重,每重有杂剧五十余种,童子凡八十余人,所扮者菩萨、天仙、大将军、文人、女伎之属,所服者冠裳、介胄、羽衣、衲被、巾帼之属,所执者刀槊、麾盖、旌旗、书策、佩悦之属,凡格斗、挑招、奔奏、坐立、偃仰之状,与夫扬袂、蹙裳、喜惧悲恚之情,不一而足,咸皆有声有色,尽态极研。观者疑为乐部长积岁月练习,不知锦幔之中,操机之士之所为也。”这段话不仅描写了木偶戏演得非常逼真,而且透过木偶戏的演出,可以窥见当时杂剧艺人的装扮、演技和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五、节令文化娱乐

明代人,广州的节令文化娱乐的内容甚多,择其要者有如下几项:

1、上元灯市。广东和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一样,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其夜为上月夜,通称元宵。

据载:广州“上元作灯市,采松竹于通街结棚,缀华灯于其上,有楮帛、竹缕、菩提、琉璃诸品,又为稻草、虫鱼、人马等像,极其工巧,其鳌山则用采楮为人物故事,运机能动,有绝妙逼真者,箫、鼓喧阗,士女嬉游达曙,或粘诗藏谜题,写诸经书典故鸟兽花木物类,暗蓄事义,作为诗词,粘于方灯,以示博物通征,谓之打灯”。由此可见广州正月十五闹元宵,气氛热烈,场面壮观,布置独特。

2、端午龙舟竞渡。每年端午节,广州都有非常热闹的龙舟赛。《广东通志·风俗》说“江浒设龙舟竞渡,以效楚俗,观先后为胜负,胜者辄得赏”,反映出龙舟赛胜者可以得奖的赛事,关于使用的赛船,大体上“粤人习海竞渡”,“船广可三丈,长五丈,龙首至尾金光夺目”。赛舟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去观看竞赛。所谓“水嬉五日闹龙舟,鬓影衣香恣治游”,就是说端午节那天,许多人都趁此野冶,直至日暮而散。其人数之多,有“士女如山”之说。

广东的龙舟赛,以广州府所属的顺德、东莞最为有名。

3、重阳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广州人重阳登高的地方是越秀山、白云山。

六、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明代,广州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文景观多属祠、寺、观、楼之类。如六榕寺、光孝寺、怀圣寺包含着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的内容,而更多的祠、楼主要属儒家文化。

概括地说,这些祠一是祀广东历史上各朝的先贤;二是祀忠于国家、民族的英雄人物;三是祀全国著名的学者;四是祀有突出政绩的广东人和官广东的外省人。这些名人祠,实际上是一种历史人物纪念馆,属于文化建设,并具有榜样的内涵。它对各阶层人士都会起到一定的和不同的教育作用。

至于类似博物馆性质的有五仙观,不仅反映广州别名羊城、穗城的来源,而且反映着广东水稻的发展和广东人以农作物为主的生产与生活。

另一类以壮观瞻和供人游览的楼台亭阁,属明代建设的亦复不少,主要的有岭南第一楼、镇海楼(亦名五层楼)。两楼各有特点,前者属于钟楼,悬有重约五千公斤的青铜大钟。后者矗立越秀山巅,气势宏伟,登楼眺望。“山川形胜,了然在目”。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明代羊城新八景也自然而然地依实际而作了更易,其为:粤秀松涛,穗石洞天,番山云气,药洲春晓,琪林苏井,珠海晴澜,象山樵歌,荔湾渔唱。

七、刻印书籍

书籍印刷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正统以来,广东的雕刻印刷较前代陡增。广州刻印书籍分官刻与私刻两种,官刻本以崇正书院(亦有作崇正堂者)为代表。

崇正书院建于正德二年(1507),院址初在广州内城西湖(药洲),后迁都府后街(朝天街)。官刻本有《前汉书》120卷;《后汉书》120卷;《通典》200卷;《周易程传》10卷;《春秋胡传》30卷;《叔禾集》12卷;《名家表选》,等等。官刻本多在嘉靖年间刻印成书。标崇本书院刊本,崇正堂刊本。

私刻本早于官刻本。如明人杨士奇《东里文集》25卷,系正统五年(1440)广东刊本。这套书“刻板古雅,字画刀刻尚有宋元之遗”。此后,景泰、正德、天顺、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均有雕刻印书。私刻本有20多种,1000余卷,除《宋史》等少数几种外,均为个人著作。私刻本的数量远超过官刻本,不过私刻本并不全属广州刊本。由于明代许多城市印刷业的发展,书籍的流通量极大地多了起来,藏书也多了起来。因此,“七月七日,出衣服、书帙于中庭晒之”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印刷业的发达,对广州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述,明代广州的城市文化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既显示出古代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地方特点,又反映出较明确的时代精神、文化导向。


气持样 于 2017-2-27 20:34:05 发表了:

有用的资料


陆子皓 于 2017-2-27 22:13:06 发表了:

大佐求求你给加仑坑填一铲子土吧、、、、、


cqduoluo 于 2017-3-1 19:58:36 发表了:

明代广州还有个特殊群体“达官兵”比较有意思,只不过写出来容易惹争议。


肥仔曙 于 2017-3-1 20:06:43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7-3-1 19:58明代广州还有个特殊群体“达官兵”比较有意思,只不过写出来容易惹争议。 …

岭南三忠都被干掉了


Scat 于 2017-3-2 07:47:03 发表了:

低音提琴是什么鬼,现在的民乐不是也用真正的低音提琴吗


肥仔曙 于 2017-3-2 10:36:12 发表了:

Scat 发表于 2017-3-2 07:47低音提琴是什么鬼,现在的民乐不是也用真正的低音提琴吗

估计是指胡琴一类的乐器吧,演奏时拿法和低音提琴有点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