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654619 大家觉得我写得这篇临高书评如何?

北朝旧贴 | 波尔布特 | 共 8983 字 | 2016-07-13 | | 编辑本页

波尔布特 于 2016-7-9 22:19:5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6-7-12 17:25 编辑 **阅读《临高启明》,感受中国工业崛起的艰辛与伟大****前言:工业建设容易吗?**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比较发达的工业国,几乎只用了60多年就一口气走完了西方历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虽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而迅速提高,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因此感到满足。因为,人又是有理想的。哪怕是再怎么庸庸碌碌,甚至是颓废绝望的人,在他被彻底磨平棱角之前,肯定也曾经有过自己的理想、梦想、狂想,或者是妄想、臆想、空想。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每个人都曾经这样审视过自己的内心,然后找到各自的答案。中国近60年的高速现代化进程,使很多人都有恍若隔世的时空穿越感,尤其是在学历大贬值与技术的高速更新方面。于是很多人有了这样一种想法: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见识,在现代只能碌碌无为。但如果回到过去,可以混得风生水起,成为旧时代的社会精英,不仅自己能成为人上人,还将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穿越小说大行其道。无数人将自己的白日梦写成穿越小说发表,又有无数人如痴如醉的阅读穿越小说,将自己情感的代入小说主角,感受在异时空当人上人、称霸天下、解民于倒悬、改变历史的自豪感。在很多穿越小说中,所以穿越者不是知识渊博、精通多种技术而且记忆力好得要命,就是借助古代工匠通过高额悬赏革新技术发展工业。很多故事都是穿越者想个点子一说,悬赏与激励制度一出,马上就有“开外挂”的中国古代工匠来帮忙攀“科技树”,短时间内玻璃、水泥、火枪、蒸汽船等产品纷纷生产出来。毕竟,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充分证实了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威力,科学知识与对工业化的认识,也是现代人相对古代人最为明显的优势。因此,大部分穿越小说中,对于发展现代科技与制造业都比较看重,未来人擅长的也是这个。然而,发展科学技术、建设工业真的像某些穿越小说爱好者幻想得那么容易吗?在这“大穿越时代”式的写作浪潮中,穿越到明末建设工业的《临高启明》横空出世!一本与众不同的穿越小说跟绝大多数穿越小说不同,《临高启明》摒弃了穿越小说中热门的“单穿”(一个人穿越)写作路线,由“群穿”(多人穿越)取代。而且不是相对常见的小“群穿”(5人以下穿越),穿越人数多达500多人。建设工业所需的各类技术需求,由这500多人集体提供,同时还在穿越前收集了大量近代与现代的工业技术资料。为了在穿越明朝后迅速建立起一套勉强够用并能自我升级的工业体系,还带上了一批易于维护保养的机床,明代产业链暂时供应不了的几千吨生产生活物资,用于穿越初期的生产和生活。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现代社会隔行如隔山,一个工业体系有几百个部门,每个部门又有无数的专业分工,从原料到生产再到消费,环节复杂,单凭个人或少数人的教育与工作积累,根本无法全面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案。个人想在有生之年,从零开始,在一堆原料的基础上实现从无到有数百年的人类文明跨越,绝无可能。想要建设近现代工业,需要很多有知识、有技能的现代化人才一起努力才行,各方面的人才越齐越好。实际上以单个作者的知识积累,也无法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近代化发展写得详尽和让人信服。因此穿越小说的普遍问题就是想点科技树的时候作者相关知识不足,结果只能胡诌一气,忽略具体的工业建设细节。而《临高启明》则从正面解决了这个难题。不仅在书中设定了500多位专业特长各不相同的穿越者,现实生活中也有几百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为《临高启明》编写各类技术资料。如果大家觉得有这么多现代人共同参与,又做了这么多的物资准备工作,临高穿越集团的工业建设将一帆风顺、迅速复制现代工业文明,那就大错特错。在书中,穿越者们在工业生产中时常遭遇挫折。生产玻璃,试制进程一波三折,产出废品无数,还出过生产事故差点导致人员伤亡。试制硝化棉,军工部门的穿越者一直工作到一脸乌黑、浑身冒着青烟、带着浓烈的硝烟味道,还是没能做出可用的硝化棉。为了自产发电机,电力部门动员了多位穿越者技术员、奋战几个月,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不计成本搞出来的硅钢片大多数连国标牌号都编不上,只有大约有10%勉强够得上低牌号硅钢,要按照现代的质量标准则都是废品。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穿越集团将一部分加工难度不大的船舶木质结构件外包给明代造船工坊后,发现明代工匠加工出来的手工产品公差大得吓人,根本不能用,最后只能从零开始对明朝工匠进行职业培训……这一段简直是对其他穿越小说中,穿越者动动嘴,古代工匠马上做出符合现代人所需产品这类故事情节的赤裸裸嘲讽。一本严谨真实的穿越小说如果有人觉得,《临高启明》单纯是为了嘲讽那些技术上小白的穿越文而开了“反向金手指”,故意夸大工业生产的困难,那就错了。为《临高启明》提供各类技术资料的人,都在相关行业工作多年,尤其是对制造业有着丰富实践经验,他们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经验来推演临高穿越集团的工业生产进程的。例如,有人疑问,《临高启明》中海军陆战队的后装枪为啥选用霍尔步枪不选卡曼尔莱德M1842系列步枪,原因是穿越集团中军工部门专家——林深河的原型,同时也是改进型霍尔步枪资料的提供者,在现实生活中有制造、改进霍尔步枪的实践经验。电力部门的穿越者吴投,同时也是电力部门技术资料与同人小说的作者之一,为了验证在17世纪的临高制造电子管的可行性,居然真的自己手工制作了一根电子管。不得不说,《临高启明》创作群体的素质水平还是很高的,不仅学历高、专业能力强,并且还是实干派。他们既有改天换地的理想,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倾向于创作一本严谨真实的穿越小说。在《临高启明》里,你想发展枪炮,但以现实科技无法解决底火与弹壳,于是只好一退再退搞“米尼弹”;你想发展工业,几乎需要从零开始自己培养足够的熟练技工;甚至你想爆步枪却因为林业落后导致没有足够枪托……对其他写手来说,这些困难不过敲几下键盘的事,但《临高启明》的作者们就老老实实从头做起,细致推演,做不到就慢慢来。跟《临高启明》相比,其他所有试图建立工业的穿越小说都变得像小儿科一样。而在历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就有中国人试图仿制英国的蒸汽轮船,结果失败了。等到中国第一艘蒸汽机明轮船"黄鹄"号下水,已经是1865年,负责设计这艘轮船的徐寿、华蘅芳在此之前刻苦学习了近20年的西方技术。由此可见,穿越者出个点子就想让中国古代工匠马上生产近现代产品不过是白日做梦。《临高启明》对工业生产描写的细致、真实与可操作性,也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例如,有读者看了《失败的硝化棉》这一节时评价:“太有感触了,当年我也是按照凡尔纳的小说做火棉结果根本点不着”。还有人评价,自己想在互联网上找甘蔗榨糖与白糖的生产工艺流程,意外发现最详细的是《临高启明》里的有关章节。因此有人评价,“这书已经不是小说了,根本就是一本学术探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写作路线,严谨、细致的考据和技术论证,合理、真实的推演,是《临高启明》的创作特色。


波尔布特 于 2016-7-9 22:24:49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6-7-12 10:44 编辑 一本关于工业化的科普小说当然,《临高启明》的技术细节也不是全无瑕疵,在工业建设过程中开过不少“金手指”。这本小说的作者也在序言中承认:“技术方面的金手指肯定会开,争取能开得稍微自圆其说一点”。例如,在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培训上加速了十倍,穿越后前两年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也加速了五至十倍,至今没有穿越者死于工业事故(不说殉职,连比较大的工伤都没有)。这些理想型的故事情节设定,并非作者技术水平不够,而是文学创作的需要。因为如果不这么写,穿越集团的发展速度会更慢。文学创作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真的太贴近真实发展模式会严重影响读者的阅读趣味。这个从临高穿越集团被骂是“500废”就可以看出来了。尽管开了不少“金手指”,适当加快的穿越集团的发展速度,但依然有很多读者骂穿越集团的500多名成员是一群废柴,“这也造不出、那也造不出”……实际上呢?我在前面早就披露过,《临高启明》的作者群里有很多专业人士,在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提供了很多大部分人根本不了解的技术内幕。但很多读者在其他穿越小说中已经看惯了穿越者轻松地生产出大量现代工业品的“成人童话”,以至于混淆了梦幻与真实的界限,难以适应《临高启明》的纪实风格。虽然作者在序言中说,《临高启明》是“一部以娱乐性质为目的的作品”,但《临高启明》依然是迄今为止最接近现实的穿越小说,对工业发展的描写比较符合现实。临高世界要构建的整个现代工业体系也是非常庞大的,涉及到采矿、冶炼、锻造、重工、轻工、化工、商业、农业、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无数领域,方方面面的材料详实到令人眼花缭乱,专业到令人发指!虽然在专业人士眼里,《临高启明》的工业化进程仍是漏洞百出,但我却在本书说明书式的解说下,完成了一次科学启蒙: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产品有很多生产条件需要创造,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很多风险需要面对。即使是实验室里的小规模研制流程,也与工业化大生产的工艺流程有极大的差距。想要复制近代与现代的工业进程,并不容易。在技术细节方面的高度真实性,对近代工业进程的系统性还原,使《临高启明》有了“穿越技术百科全书”声望,成了一本关于工业化的科普小说。**感言1:**感受中国工业崛起的艰辛与伟大《临高启明》是由几百位专业人士“集体创作”的,讲述了500多个现代人在穿越到17世纪后,如何从零开始,推广技术、培训工人,逐步建设现代工业社会的故事。由于《临高启明》在技术细节上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再现了近代的工业化过程,使我看到了当年中国发展的工业的艰辛与辉煌。临高的工业从无到有,新中国其实也是,以至于这本书写到后面,都可以直接套用建国初期纪实文学的段子——土法制酸碱盐、土法制化肥、土法制药……作者也在序言中提到,本书的不少技术资料来源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各种简易土法小册子”,当时因为物质条件有限,简易制造和土法风行一时。书中提到的各类近代工业品,也大量山寨近代的西方工业技术。有的人认为,中国的崛起靠的是“山寨”技术,缺乏科技创新,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然而即使是“山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临高启明》里穿越者们建立的工业体系以蒸汽动力为主、电气动力为辅,总体技术水平比新中国早期工业体系还低,技术也大多是“山寨”的,还开了一些技术“金手指”,但依然一路磕磕碰碰、艰苦无比。由此可见,现代中国在发展为“山寨”大国的进程中,究竟付出怎样的艰辛,建立了多么伟大的事业。真正的工业生产,可比小说中困难多了!实际上,“山寨”能力强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能力强大的标志,历史上100年前的美国、德国与50年前的日本,也都是靠“山寨”崛起的。等到大部分工业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很难在其他国家找到可以“山寨”的对象了,美德日等国才不得不开始搞“技术创新”。因此,读了《临高启明》后,我从心底里感受到了中国工业崛起的艰辛与伟大,当年中国工业建设真是不容易!感言2:谁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基石?《临高启明》抛弃了社会上流行的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侠客、富豪明星树碑立传的写作模式,以普通人物的视角创作了一部工业化的史诗,让人倍感震撼和温暖。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在研磨机上加班磨镜片的林汉隆、被硝烟熏到一脸乌黑的林深河、下基层与村民同吃同劳动的郧素济,也记住了在风浪里一身鱼腥味的林传清、满身大粪味的农技员万里辉。通过阅读《临高启明》,我意识到,自己不过一个成长于精细化分工社会、习惯于购买解决一切问题的普通小市民。如果真的离开当下的工业文明社会,单独穿越去古代或蛮荒地带,不仅不是光明万里的重新开始,反而会是连活下去都成问题的死亡之路。当我躲在电脑屏幕背后豪情万丈的指点江山时,是那些在流水线旁边忙碌的工人为我们生产了电脑设备,那些在机房里穿梭的技术员为我们接通了网络,那些在地里挥汗如雨的农民保障我们不会挨饿,那些在边疆巡逻的士兵保卫我们的安全,那些在街头吃灰的交警为我们维护了交通……我们总把思想家、政治家喻为民族脊梁、民族良心,殊不知那些常常被人忽略的工人、技术员、农民、士兵、基层公职人员等广大劳动人民,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基石。


忠义无双小黄皓 于 2016-7-9 22:44:53 发表了:

五流通券拿好


广陵散未绝 于 2016-7-9 23:05:21 发表了:

收藏一下,以后说不定用得着


Scat 于 2016-7-10 00:14:37 发表了:

这个书评人的文采太一般了


footmanbac 于 2016-7-10 06:05:38 发表了:

理是这个理,但是没啥感染力,煽动力。


左武卫将军 于 2016-7-10 13:47:46 发表了:

撕逼才是正道吧,你那看到严谨的工业技术描写了?


北朝汉化 于 2016-7-10 19:28:55 发表了:

像是四平八稳的稿


波尔布特 于 2016-7-10 20:55:24 发表了:

北朝汉化 发表于 2016-7-10 19:28像是四平八稳的稿

给tg老干部看的稿,不敢出格。

本来还写了军事体制与改造社会的书评,怕被上级当反贼看,就删了。


圣天使高达 于 2016-7-10 22:27:46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6-7-10 20:55给tg老干部看的稿,不敢出格。

本来还写了军事体制与改造社会的书评,怕被上级当反贼看,就删了。 …

干吗会给老干写这书评?


knifers 于 2016-7-10 22:34:42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6-7-10 20:55

给tg老干部看的稿,不敢出格。

本来还写了军事体制与改造社会的书评,怕被上级当反贼看,就删了。 …

体制和社会改造才是核心,什么工业化什么科技都是细枝末节。。

实际上组织性和人心比什么工业化什么科技要重要的多。。

那些工业党吹嘘的工业万能至上的理论其实在一百年前就被现实所淘汰了。。工业只是社会金字塔的中上层,但绝非是那些工业党所说的金字塔中下层的民心政策文化组织就不重要了。。

人心不笼络好,组织不建立稳固,就算建起工业也不过是无本之木,纯粹给别人送装备的。。在现实中无数的科技先进市场庞大却被内部的人事政策搞垮的工厂公司和国家都在不停的证实着这一点。。


corsola 于 2016-7-10 23:13:45 发表了:

其实我看临高最深的感受是

现实就是最好的讽刺


liutom2 于 2016-7-10 23:29:20 发表了:

把临高启明和中共党史对照着看就行了


liutom2 于 2016-7-10 23:40:34 发表了:

knifers 发表于 2016-7-10 22:34

体制和社会改造才是核心,什么工业化什么科技都是细枝末节。。

实际上组织性和人心比什么工业化什么科技 …

工业和科技是决定性因素,其他的一切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


knifers 于 2016-7-11 00:19:18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6-7-10 23:40

工业和科技是决定性因素,其他的一切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

       工业和科技只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产生的表象。。组织人心才是根基。单纯的最求表象而忽视了根基,就会和历史上一大票倒掉的公司和国家一样的结果。。

    根据自己在工厂里的生产生活经验,公司里完善的组织构架+合理的政策+融洽的人心比工厂扩大个规模或者升级个科技要重要的多。。

  过度吹嘘工业和科技重要性的所谓工业党,恐怕没几个在工业一线工作过的吧。。


liutom2 于 2016-7-11 03:25:13 发表了:

knifers 发表于 2016-7-11 00:19

工业和科技只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产生的表象。。组织人心才是根基。单纯的最求表象而忽视了根基,就 …

老马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当然有人说老马说的不对。


波尔布特 于 2016-7-11 09:22:4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6-7-11 09:25 编辑

圣天使高达 发表于 2016-7-10 22:27干吗会给老干写这书评?

实际上也不是专门写给老干看的,其实就是交通委工会组织的读书活动,要求写书评,问题是审稿的领导大部分是老干部。


波尔布特 于 2016-7-11 09:58:3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6-7-11 10:11 编辑

knifers 发表于 2016-7-10 22:34体制和社会改造才是核心,什么工业化什么科技都是细枝末节。。

实际上组织性和人心比什么工业化什么科技 …

我觉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互相促进的关系,都很重要,但谁先谁后就说不清了,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辩论。

当初我是想从工业技术、军事、社会改造三方面评论临高——临高路线是先发展工业积累实力,然后走军事路线夺权,有了权力后再社会改造。结果写完开头和工业技术篇就突破4000字接近这次书评要求字数的上限了(5000字),等到我写完军事篇初稿、社会改造篇写了一部分段落后,就接近1万字了,大大超过投稿要求,同时领导也一再催促尽快交稿,我又吃不准上面领导对包括了民主、法制、议会、城乡冲突等内容的社会改造篇会是啥态度,所以就删去后面部分交稿了。

一方面字数不超标、交稿快,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可能引来的麻烦,毕竟工业技术是最不敏感、最没争议的部分。


波尔布特 于 2016-7-11 10:00:56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6-7-11 10:08 编辑

knifers 发表于 2016-7-10 22:34体制和社会改造才是核心,什么工业化什么科技都是细枝末节。。

实际上组织性和人心比什么工业化什么科技 …

感言2有一部分内容原本属于社会改造篇,感觉比较“政治正确”,也勉强能跟技术篇靠得上,就没删。


liutom2 于 2016-7-11 11:46:23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6-7-11 09:58

我觉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互相促进的关系,都很重要,但谁先谁后就说不清了,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

老马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ID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事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研究谁是鸡谁是蛋。

社会是发展的,因此所有不利于快速发展生产力(或者直接说科技的)的文明最后都因为技术落后在战场上被屠杀最后灭亡了。

具体到中国,汉朝确实是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唐朝也还行,宋朝就不大灵光了,宋之后日本人认为就没有中国了。


knifers 于 2016-7-11 21:16:48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knifers 于 2016-7-11 21:19 编辑

liutom2 发表于 2016-7-11 11:46

老马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ID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事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研究谁是鸡谁是蛋。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人类联合起来就可以星辰大海,全国人民都像我希望的那样成为圣人则共产主义大业可成这类一样,就是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固然对社会来说生产力很重要,但对政权来说,是政权所控制的生产力更重要。历史上清灭明,元灭宋,后来的TG击败KMT都是这种例子。。虽然后者的统治区内生产力比前者的高,但前者控制的生产力比后者的高。于是往往就能击败后者。而造成这差别的,就恰恰是工业党们不屑一顾的人心和组织。

      而且,如果政权无法控制,则生产力越高越反动。。就以工业党视为工业化楷模经常极度崇拜一遇到实际事例却又总说强悍逆天不可名状的TG来说。。在没取得政权之前,各种扒铁路拆电线毁掉矿场煽动工人不干活去罢工暴动这类足以让工业党们咬牙切齿的事情做的多了去了,为啥会这样做,不就是因为这些生产力是无法被自己控制的生产力就是反动生产力,要尽力破坏么。

   而如何让反动生产力变成自己的生产力,靠的就是组织人心壮大自己的实力,然后获取这些地区的控制权。

   像工业党鼓吹的建起工业就万事大吉的思想,纯粹就是没任何社会经验和工业一线经历的小资白领情怀党坐在舒适的电脑前所做的臆想,在现实中只会去给人送肉的。。。


横剑浮云 于 2016-7-12 00:38:31 发表了:

knifers 发表于 2016-7-11 21:16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人类联合起来就可以星辰大海,全国人民都像我希望的那样成为圣人 …

你这提法实际上反映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能动作用。实际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生产力是决定性的,生产关系则会对生产力造成影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永远忠诚阿尔东 于 2016-7-12 09:25:35 发表了:

资瓷一下


木头猴 于 2016-7-12 13:11:10 发表了:

吴投真的做了一个电子管?


波尔布特 于 2016-7-12 17:25:49 发表了:

木头猴 发表于 2016-7-12 13:11吴投真的做了一个电子管?

我记得吴投发的帖子里提过他试着手工做个了电子管。


木头猴 于 2016-7-12 22:00:52 发表了:

其实临高启明里面有一个单穿成功的例子,黑尔


liutom2 于 2016-7-12 22:10:33 发表了:

横剑浮云 发表于 2016-7-12 00:38

你这提法实际上反映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能动作用。实际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中, …

其实他是理解问题

生产关系落后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没有人类社会之间的竞争,生产力发展的多慢都没关系呀,所以中央统一王朝尽管越来越烂,但仍然能维持的住。

等另外一个使用更先进生产关系的族群因为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进而生产力得到大幅度发展的时候,就该那原来看起来不算啥问题的落后生产关系付出代价了。

在两个族群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毕竟是看生产力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会在战场上形成压倒优势,一旦压倒优势形成,任何精妙的策略和人文文化都没法再改变了。

老马研究人类发展的时候是十分善良的认为人类应该是会主动追求发展生产力的,他当然没考虑到会有一种文化以妨碍生产力发展为第一目的。


liutom2 于 2016-7-12 22:11:23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6-7-12 17:25

我记得吴投发的帖子里提过他试着手工做个了电子管。

他确实说做了一个,不过具体效果如何似乎没有测试报告。


波尔布特 于 2016-7-12 22:44:28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6-7-12 22:49 编辑

木头猴 发表于 2016-7-12 22:00其实临高启明里面有一个单穿成功的例子,黑尔

以个人地位而言,黑尔是成功的,他得到了部分西班牙上层的支持,成了人上人。不过以他有理想、有文化、有技术的个人素质,就算不穿越在现代也不会混得差。

但论建设工业化,黑尔也是靠500废提供的工业品才能有现在的成就。离开500废的产业链支持,他最多也就是达芬奇第二——达芬奇设计了降落伞等很多20世纪才出现的现代装备,但当时的欧洲产业基础无法支持达芬奇将设计变为现实。

总得来说,黑尔其实就是17世纪的阎锡山,有一定的军工产能,但军工厂的运行严重依赖临高/西方的产业链,无法形成独立的内循环。一旦失去外部的产业交流,下场可以参阅现在已经半瘫痪的北朝鲜工业。

没有临高的存在,黑尔的军工厂技术不会超越17世纪原有的技术水平很多。


木头猴 于 2016-7-13 11:34:15 发表了:

黑尔如果不是反向金大腿的话,确实可以做为那种单穿成功的例子,就算没有临高的产业,他也能凭借自己的本领,改变旧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穿越成功的条件不是搞出多牛的高科技,而是改变历史。


波尔布特 于 2016-7-13 12:53:56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6-7-13 13:08 编辑

木头猴 发表于 2016-7-13 11:34黑尔如果不是反向金大腿的话,确实可以做为那种单穿成功的例子,就算没有临高的产业,他也能凭借自己的本领 …

你所谓的“改变历史”是指什么?是指在不明显改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前提下,某些原来历史上没有的新人或新集团取代原有的历史名人与统治集团?

如果是这种,那单穿者的确有成功的可能性,例如穿越者王莽、王安石当了皇帝、宰相。

但如果说“改变历史”是指改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建设工业化,将封建社会升级为资本主义社会,那真不是单穿者能搞定的,即使单穿者如王莽、王安石那样位高权重,想不顾社会基础强制推行“社会主义”,依然会悲剧。

黑尔的兵工厂总体上依然是17世纪手工作坊的水平,所有的技术突破都是以临高的工业品为前提的。以本帖主题所言的工业化而言,黑尔并不突出。


老彭 于 2016-7-13 15:59:57 发表了:

滋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