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624985 临高这一章好像有一段粘的李有才

北朝旧贴 | 中正平和罗姆尼 | 共 5565 字 | 2015-12-30 | | 编辑本页

中正平和罗姆尼 于 2015-12-7 23:14:33 发表了:

RT:

临高:

这家的户主也是个山东人,家里就他和婆姨两个。孔家没有行过这种制度,一来不懂这种管饭只是替做一做,吃完了要领钱的,还以为跟派差派款一样;二来也不知道家常饭就行了,还以为衙门来的人一定得吃好的。他既是这样想,就把事情弄大了,见到那个大兵进屋之后四下张望不说,又开了粮柜米缸仔细检查。更是慌乱。

    这家人家因为劳力少,粮食打得也不多,也吃不惯糙米饭,所以平日的伙食就是杂粮煎饼配上点葱酱。若是要换个花样就是杂粮窝头了,户主想了想这两东西都拿不出手,做烙饼倒是好饭食,可是他又没有白面,只好去邻居家借了点一瓢全麦面来。叫老婆和面。又从自家鸡窝里摸出几个蛋,看了看家里一滴油也没有,只好再去邻居家借些芝麻油来。

    郧素济带着警卫到孔家去吃饭,见堂屋方桌上摆着整整齐齐一簸箕烙饼,一个粗釉瓦罐里盛着糙米粥。居中一盘子虾米炒鸡蛋。周围摆了四个碟子:芥菜丝、拌黄瓜,腌韭花和腐乳。

    一看就知道是把自己当客人待,面粉在临高可是个稀罕物。大约是村长派饭的时候特意关照的。他洗过手坐下,户主孔孝德斟舀了一碗浑酒,必恭必敬双手捧给郧素济道:

    “请长用饭。到咱这穷人家吃不上什么好的,喝口甘蔗酒吧!”

    他越客气。郧素济越觉着不舒服,一边接一边道:“我自己舀!唉,老乡啊!咱们吃一锅饭就对了,为什么还要另做饭?”

    “不瞒长您说,原本就没预备饭食。收了稻子要歇冬了,晌午原是不吃饭的。”孔孝德说。

    孔家老婆接着道:“长!啥也没有,只是几碟子凉菜!连个荤菜都没有!要是在老家,这饭连过年都弄不出!前年来了海南岛,才能张罗这些!”

    郧素济点点头,觉得这家人很是知书达理。坐下来,和四个警卫员慢慢吃喝。孔家人站在边上伺候。郧素济看不过去,一定要他们坐下,夫妻两拗不过。这才拖了竹凳子在旁侧坐下。

李有才板话,老杨同志进村一段:

广聚碰了一顿钉子讨了这么一点小主意,回去就把饭派到老秦家。这样一来,给老秦找下麻烦了!阎家山没有行过这种制度,老秦一来不懂这种管饭只是替做一做,将来还要领米,还以为跟派差派款一样;二来也不知道家常饭就行了,还以为衙门来的人一定得吃好的。他既是这样想,就把事情弄大了,到东家借盐,到西家借面,老两口忙了一大会,才算做了两三碗汤面条。

  晌午,老杨同志到老秦家去吃饭,见小砂锅里是面条,大锅里的饭还没有揭开,一看就知道是把自己当客人待。老秦舀了一碗汤面条,必恭必敬双手捧给老杨同志道:“吃吧,先生!到咱这穷人家吃不上什么好的,喝口汤吧!”他越客气,老杨同志越觉着不舒服,一边接一边道:“我自己舀!唉,老人家!咱们吃一锅饭就对了,为什么还要另做饭?”老秦老婆道:“好先生!啥也没有,只是一口汤!要是前几年,这饭就端不出来!这几年把地押了,啥也讲不起了!”老杨同志听她说押了地,正要问她押给谁,老秦先向老婆喝道:“你这老不死,不知道你那一张疯嘴该说什么!可憋不死你!你还记得啥?还记得啥?”老杨同志猜着老秦是怕她说得有妨碍,也就不再追问,随便劝了老秦几句。老秦见老婆不说话了,因为怕再引起话来,也就不再说了。

  小福也回来了。见家里有个人,便问道:“爹!这是哪村的客?”老秦道:“县里的先生!”老杨同志道:“不要这样称呼吧!哪里是什么‘先生’!我姓杨,是农救会的。你们叫我个‘杨同志’或者‘老杨’都好!”又问小福“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小福一一答应。老秦老婆见孩子也回来了,便揭开大锅开了饭。老秦,老秦老婆,还有个五岁的女孩,连小福,四个人都吃起饭来。老杨同志第一碗饭吃完,不等老秦看见,就走到大锅边,一边舀饭一边说:“我也吃吃这饭,这饭好吃!”老两口赶紧一齐放下碗来招待,老杨同志已把山药蛋南瓜舀到碗里。老秦客气了一会,也就罢了。

  小顺来找小福割谷,一进门碰上老杨同志,彼此问询了一下,就向老秦道:“老叔!人家别人的谷都打了,我爹病着,连谷也割不起来,后晌叫你小福给俺割吧?”老秦道:“吃了饭还要打谷!”小顺道:“那我也能帮忙。打下你的来,迟一点去割我的也可以!”老杨同志问道“你们这里秋收还是各顾各?农救会也没有组织过互助小组?”小顺道:“收秋可不就是各顾各吧?老农会还管这些事啦?”老杨同志道:“那末你们这里的农会都管些什么事?”小顺道:“咱不知道。”老杨同志自语道:“模范村!这算什么模范?”五岁的小女孩听见“模范”二字,就想起小顺教她的几句歌来,便顺口念道:

  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

  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小孩子虽然是顺口念着玩,老杨同志却听着很有意思,就逗她道:“念得好呀!再念一遍看!”老秦又怕闯祸,瞪了小女孩一眼。老杨同志没有看见老秦的眼色,仍问小女孩道:“谁教给你的?”小女孩指着小顺道:“他!”老秦觉着这一下不只惹了祸,又连累了邻居。他以为自古“官官相卫”,老杨同志要是回到村公所一说,马上就不得了。他气极了,劈头打了小女孩一掌,骂道:“可哑不了你!”小顺赶紧一把拉开道:“你这老叔!小孩们念个那,有什么危险?我编的,我还不怕,就把你怕成那样!那是真的吧是假的?人家吃烙饼有过你的份?你喝的不是稀饭?”老秦就有这样一种习惯,只要年青人说他几句,他就不说话了。


李从嘉zero 于 2015-12-7 23:22:39 发表了:

看架势女王要被批斗


de9000 于 2015-12-8 09:24:05 发表了:

不是这一章,是连着三章,帖吧早有人在第一天就认出来了《老杨同志》


永远忠诚阿尔东 于 2015-12-8 17:38:16 发表了:

吹牛照同人改的,同人照李有才改的


老驴 于 2015-12-9 19:14:52 发表了:

这种山药蛋派的风格,出了临高就几乎见不着了


tgwtgw 于 2015-12-9 19:28:13 发表了:

多少有点照搬的厉害了

不说别的

元老院又不是TG

元老下去人家下层也是当大老爷下来体察民情的

可这几章多少就越来越有点共党干部下乡土改

地主和狗腿子跟老党员明里暗里不对付的调调

老实说不太搭界


ycls 于 2015-12-9 19:52:26 发表了:

tgwtgw 发表于 2015-12-9 19:28

多少有点照搬的厉害了

不说别的

元老院又不是TG

是,地主和村干部对元老可是毕恭毕敬的,对党员可不一样。

不过总体上解放区的党员也是不敢明顶,我记得李有才板话里地主对积极分子也是先派出去当民兵,回来后想办法拉拢腐蚀的。

毕竟真正这种建国前又不是封建统治下的“新”农村情况也就是赵树理他们写的最好。


五铢钱 于 2015-12-10 18:44:51 发表了:

就是cosplay的老杨同志啦


xiaoweisan 于 2015-12-10 21:47:01 发表了:

永远忠诚阿尔东 发表于 2015-12-8 17:38

吹牛照同人改的,同人照李有才改的

是哪位写的同人啊?同人的篇名是?


永远忠诚阿尔东 于 2015-12-11 10:37:57 发表了:

xiaoweisan 发表于 2015-12-10 21:47

是哪位写的同人啊?同人的篇名是?

想不起来了,本区或者贴吧里的,前几天还被人翻出来了。写的比较早了


国之柱石数王振 于 2015-12-11 10:53:26 发表了:

实际上大量服劳役根本不称其为问题,农民那种干几个月歇大半年的生活方式才是落后好吧……工人每天都上工,人家才那么点收入,你农民凭啥一年劳作就三四个月,收入也那么高?

摧毁旧有的小农经济,让农民一年忙到头也是一个特点


蒸汽小男孩 于 2015-12-11 23:09:16 发表了:

我挺爱看山药蛋味的····无比怀念山药蛋味的临高····


de9000 于 2015-12-11 23:50:20 发表了:

国之柱石数王振 发表于 2015-12-11 10:53

实际上大量服劳役根本不称其为问题,农民那种干几个月歇大半年的生活方式才是落后好吧……

工人每天都上工 …

农村平时每天杂活很多的,地不是耕一遍就丢在那不管,还要施肥抓虫除草……


xuelindiao 于 2015-12-12 06:41:47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xuelindiao 于 2015-12-12 07:46 编辑

de9000 发表于 2015-12-11 23:50农村平时每天杂活很多的,地不是耕一遍就丢在那不管,还要施肥抓虫除草……

解放前本时空传统农村一年两熟,经常播种  收货  田间管理忙干累计两个月,农闲休息十个月,如果把沤肥  打猪草  砍柴算上劳力紧急忙活儿,就当我没说!(在大荷兰省沤肥  打猪草  砍柴  都是老人  小孩或个别劳力顺带能完成)  

农民未经过适当管理教育,是很眼前机会主义者的风范:投机  散漫 没时间观念(工作时间按天算,只能精确到上下午   )  无纪律(相对于工人)。

忘记往日:让这些从自然灾害  饥荒  匪乱瘟疫里逃得生路  搭上元老院的安乐之舟。日子一长,自认为天命就是安定、吃饱饭——生活本就该这样(元老院就是真正给我等提供这样生活的);

座谈一番,元老院耳根子一软,约束自己工业社会的合理基本建设要求,顺其自然,其准是故态萌发:满 村无所事事,吃个饭抱个大碗蹲在村头就是半天,大姑娘小媳妇扎堆纳鞋底  聊天“ 张家长李家短”的是非云起,男人们赌博  斗殴  打老婆孩子……

要向杜雯元老那样离开元老舒服的办公室,移风易俗,接地气,教育他们改变旧观念  习俗和落后生活方式,否则落后 破旧的习惯  和观念一旦复出,“饥荒死亡 流离失所”等等苦难立刻轮回;生活的真谛是“生下来就得干活,日子才能红红火火有保障”,为“元老院拯救  引领全世界”的信仰引导添砖加瓦。

办学习班 、搞个运动,虽然简单  粗暴  过头问题要改,但大方向没错,比纸面上做计划、天天元老院撕逼要强。元老院要实现科技速升  二五计划 和地盘扩张,就得改造社会,发展效率优先。

转一段督公的长文片段(虽然对很多观点有个人异议,但下文很是认为很契合实际的)——“上层社会占有的剩余产品有很大一部分还是被上层社会自身消耗掉了,许多财富甚至在征收的过程中就被官吏和底层贵族贪污。但从总的趋势来看,征收的剩余产品与上层社会的稳定程度、扩张能力成正比,因此制度之间的长期竞争有利于尽量多征收剩余产品的制度(但不能征收农民生存所需的物资)

农民必须无条件的支持这种社会秩序,无论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事实上,他们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上层社会拥有军队、警察等常设暴力机关;各种宗教、神话、道德也都把上层社会的统治说成天经地义的事实,暴力和文化的优势都在上层社会一方。由于管理社会的权力和责任都在上层社会,因此平民们没有什么组织资源,平时总是保持在一团散沙的状态,少数想挑战既有秩序的人只能凭着运气和少数几个人的强悍去对抗训练有素的军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赌博的结果就是把身家性命赔光。因此大部分底层农民平时还是宁愿过着温饱线上的日子,而不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除非连这种日子也过不上。 不过,除了制度之间的竞争和偶然冲击会引起农业社会变化外,一个表面上稳定的社会自己也会从内部产生破坏性因素。前面曾经讨论过人口资源比带来的社会压力会周期性的打击经济,此外,外敌入侵,统治集团的堕落或分裂也都会带来社会动荡和经济产出的下降。当危机到来时,上层阶级或许可以靠积蓄或提高税率来生存,但一直生存在温饱线上的农民却只能独自面对破产与死亡的威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下层社会才会放弃一切得过且过的幻想,用暴力破坏甚至试图颠覆整个社会制度,这就是农业社会的阶级战争。在上层社会逐步堕落的年代里积累的怨气和矛盾在阶级战争中转化为仇恨和士气,为了活命而战的农民们无须动员就会参加叛乱,从而使农民们拥有了人力优势,可以与上层社会残余的军事政治组织能力相对抗。

不过,虽然农民们的造反声势浩大,经常彻底消灭旧政权,在初创年代还会提出各种新奇的设想去代替原有的上层建筑,但他们却无法真正改变这个社会。当动荡结束的时候,原有的上层社会成员可能被替换,部分造反者可能会进入上层社会,但大部分原有的制度还会重新建立,甚至比动荡以前更稳固。原因很简单,经济基础没有变,背景条件没有变,从长期趋势来看,原有的政治制度依然是最有竞争力的制度,动荡的原因在于人口过剩或旧制度的失灵,而不是制度本身失去了竞争力。一旦人口过剩问题得到解决,堕落的上层阶级被清除,率先采取成熟的旧制度的势力将会取得巨大的经济优势,动荡时期的各种新奇制度将因为没有长久的经济基础而被迅速消灭。

  当然,制度也不是毫无变化。如果旧的社会不是因为人口压力、天灾等非可抗因素崩溃的,那么,社会危机往往意味着上层社会内部的问题,比如官僚的普遍腐败,贵族阶层的堕落,教士和军事贵族的内斗,失去控制的军官与文官争权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么上层社会失去了管理能力,导致水利、军备废弛、治安混乱,导致社会解体;要么上层社会失去了自我约束能力,横征暴敛到了农民无法活命的地步,激起民变。新来的统治者作为动荡年代的受益者,显然会从前一个时代的崩溃中取得教训,很小心的注意不给新的竞争者以起家的土壤。同时旧的统治集团中堕落无能的部分受到了清洗,不合理的制度细节也会受到修改。与失效的旧制度相对比,新的统治秩序自然会带来新气象。但从制度之间的竞争来看,这种新气象本身不过是某个成熟制度内部的调整,不代表任何“进步”,更不代表任何“变化”

”。

狒狒们要实现穿越之初的各种宏愿,就得比其他制度干得更有效率:不管是从剩余产品(劳役)的高效榨取  约束官僚腐败异化膨胀、抑制基层控制内卷化倾向,还是科技树爬升  工业化的拓展。


悲天怜人瓦里斯 于 2015-12-13 12:31:52 发表了:

蒸汽小男孩 发表于 2015-12-11 23:09

我挺爱看山药蛋味的····无比怀念山药蛋味的临高····

写多了又被批判为龟缩流。。。。


蒸汽小男孩 于 2015-12-16 00:42:50 发表了:

悲天怜人瓦里斯 发表于 2015-12-13 12:31

写多了又被批判为龟缩流。。。。

我应该就是被批判的乌龟流分子···


pazzainter 于 2015-12-20 10:14:42 发表了:

这一段挺不错的,不过早点结束也好,想看广东攻略了


圣天使高达 于 2015-12-21 10:02:01 发表了:

我反而喜欢龟缩流


xuelindiao 于 2015-12-30 22:22:29 发表了:

xuelindiao 发表于 2015-12-12 06:41解放前本时空传统农村一年两熟,经常播种  收货  田间管理忙干累计两个月,农闲休息十个月,如果把沤肥   …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元老下乡之后,一个个圣母病发作。”杜雯做忧虑状,“座谈一番,元老们耳根子一软,回来就扯什么‘农民太辛苦,负担太重’,约束自己工业社会的合理基本建设要求,来个顺其自然田园牧歌。”

……..

  “要这么下去,最后还是故态重萌:满村无所事事,吃个饭抱个大碗蹲在村头就是半天,大姑娘小媳妇扎堆纳鞋底聊天“张家长李家短”的是非云起,男人们赌博斗殴打老婆……农村生活我清楚的很,我们那里传统上农村一年两熟,经常播种收货田间管理农忙累计就两个月,闲着没事休息十个月。现在多出一点劳役正好让他们没时间打老婆……”

——————————————

寥寥几句话,把杜女王的形象脱然纸上!就是个别错字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