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595512 【同人】【原创】南琼旧事 6/21更新 临高菜

北朝旧贴 | 千辛万苦革命党 | 共 25312 字 | 2015-09-16 | | 编辑本页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18:30:58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21 23:41 编辑 写在前面的话

本人趁着儿童节混入北朝,初来宝地,还请各位元老多多包涵。

读书不过瘾,跃跃欲试,初次创作同人,望同志们多加指点。

这篇《南琼旧事》将以散文集的形式呈现。通过一个六岁随家人从江南移居临高,在临高成长起来的作家陈光济晚年回忆的笔调,展开一幅穿越初年临高的人物群像。内容包括作者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人物与事件,包括土著与元老,市井与庙堂,家庭与社会等人间百态。突出新秩序与旧制度的冲突和此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本文写作风格将模仿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采用口语化的形式描写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作品将在本楼更新,本层将更新目录。

由于北朝不友好的注册机制,有些朋友可能无法在此发表评论。我把本帖贴吧链接发在这里,大家可以去那里发表评论。

http://tieba.baidu.com/p/3812523444

但是看内容的话还是推荐在北朝看,因为这里可以修改前文。几乎每篇文章贴出之后,我都会回头修改那么七八处吧,大多是一两个字用得不合适,也有朋友们指出的事实性错误。实话说,我还是很希望看到大家的评论的,每个评论我都读过。大家指出的错误固然很有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读者的感受我可以把握写作的语言与内容,也会增加写作的信心。有同志说批评会打击我的士气,我说恰恰相反,批评也能增加我的信心: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所以大家还是尽量说点什么吧。关于修改的部分,我现在想的是用蓝色字迹标出,不知效果怎么样,先试着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写在前面的话。。。。。。。。。。。。。。。。。。1楼作者简介。。。。。。。。。。。。。。。。。。。。2楼编者序。。。。。。。。。。。。。。。。。。。。。35楼自序。。。。。。。。。。。。。。。。。。。。。。59楼坐茶馆。。。。。。。。。。。。。。。。。。。。。87楼临高菜。。。。。。。。。。。。。。。。。。。。。121楼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18:32:5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10 08:06 编辑 作者简介

陈光济,1624年3月生于江苏省扬州市。当代著名作家,柳叶刀派作家代表人物,于各类文体均有建树,尤其擅长散文与短篇小说。其作品长于描写新时代与旧时代的矛盾冲突和由此引发的戏剧美感,对旧时代种种乱象的揭示入木三分,被称为“手握柳叶刀写作的人”。其作品自成一格,被称为柳叶刀文学,由此创立柳叶刀文学流派。

1630年秋,陈光济跟随家人移居临高,同年获得韩思明元老推荐,进入芳草地学校就读。后因写作天赋突出进入选拔组$&注$&,师从著名教育家钱怡贤校长,学习中国文学。1649年,任《临高文艺》编辑,次年发表描写童年生活的自传体短篇小说处女作《怕水的鱼》,声名鹊起,从此笔耕不辍。1662年当选帝国作家协会理事,移居北京,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执教。1675年当选帝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怕水的鱼》,《深渊》,《芒稻船工》,短篇小说集《回头》,《装睡》,《风筝》,《盘桓十里》,长篇小说《文澜河传》,散文集《食无涯》,《孤鸿晚灯》等。

$&注$&此处有争议,部分同志认为写作天赋不足以成为进入选拔组的依据,这点我是同意的,原作中选拔组依据为“年度总评定成绩”,本文此处只是表示该生“被重视,受培养”,无他,删掉或改成别的对剧情没有影响。但对于一些理工类才值得重点培养,其它技能不应重视的言论,我不能同意。徃小里说,人除了有吃饭,穿衣,住房的需求,还有其它需求,比如美,你不去满足他,他就要从别处寻求满足。这是规律,不承认这一点是反辩证法的。徃大里说,文艺作品也是劳动产品,是生产力的体现。不能认为让拿笔的人去抡锤就是提高劳动效率了,这是在破坏生产力。换句话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艺作品的质量与受众的审美都将进化,人的意志不能阻挡这种趋势。


温侯高达 于 2015-6-7 19:00:03 发表了:

搬个小马扎先留名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19:06:24 发表了:

温侯高达 发表于 2015-6-7 19:00

搬个小马扎先留名

多谢支持


瓦而基里 于 2015-6-7 19:11:23 发表了:

千辛万苦革命党 发表于 2015-6-7 19:06

多谢支持

快更快更


心慈手软谢列平 于 2015-6-7 19:33:07 发表了:

写作天赋未必能进选拔组啊

毕竟元老最看重的是工科人才或军政人才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19:35:1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19:38 编辑

心慈手软谢列平 发表于 2015-6-7 19:33

写作天赋未必能进选拔组啊

毕竟元老最看重的是工科人才或军政人才

文艺人才也是需要的嘛,另外还有韩思明元老这层关系呢!你问韩思明是谁?看楼下。。的楼下!


趙五郎 于 2015-6-7 19:36:18 发表了:

坐等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19:37:39 发表了:

韩思明就是我,就是我啊!当然不是真名。不过还是打滚求吹牛给个角色,这个人物的故事我会在同人中借陈光济的笔写出来的。

提前给大家透露一点,韩思明的老婆叫葛欣馨,大家还有印象嘛?

新人很需要鼓励的,大家多回帖啊!


redsky95 于 2015-6-7 19:38:21 发表了:

楼主加油


心慈手软谢列平 于 2015-6-7 19:39:50 发表了:

千辛万苦革命党 发表于 2015-6-7 19:37

韩思明就是我,就是我啊!当然不是真名。不过还是打滚求吹牛给个角色,这个人物的故事我会在同人中借陈光 …

葛欣馨听着好耳熟

是谁


感冒了怎么办 于 2015-6-7 19:41:14 发表了:

心慈手软谢列平 发表于 2015-6-7 19:39葛欣馨听着好耳熟

是谁

工业实验室的…….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5-6-7 19:45:21 发表了:

纯文学就别想选拔组了 谁的关系都不行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5-6-7 19:54:46 发表了:

选拔组说白了就是中科院预选班,至少要有统计学天赋走社科院路线,纯文字绝对没希望。你可以考虑多次投稿被采纳后引起文宣或者其他元老兴趣什么的。


心慈手软谢列平 于 2015-6-7 19:56:05 发表了:

感冒了怎么办 发表于 2015-6-7 19:41

工业实验室的…….

是不是那个申请用ct机的/??


东门吹雨 于 2015-6-7 20:07:31 发表了:

写作天赋 是不可能进先拔组的。拔组织是学生里精英中的精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被培养成为科技人材,以集成元老们从旧时代带来的先进技术。

只会舞文弄墨的人根本没资格进。当然,会写文章的人,也是人材,只不过,去别的地方吧。选拔组里没他的位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很重要,说两遍。


感冒了怎么办 于 2015-6-7 20:12:17 发表了:

心慈手软谢列平 发表于 2015-6-7 19:56是不是那个申请用ct机的/??

重工业中央实验室….

提出练硅钢,搞光谱的那位….ct记不清楚了…-_-#


de9000 于 2015-6-7 20:13:39 发表了:

东门吹雨 发表于 2015-6-7 20:07

写作天赋 是不可能进先拔组的。拔组织是学生里精英中的精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被培养成为科技人材,以集成 …

文艺也是思想武器。

我们要改造旧社会,不光是硬件,也要软件。

当年TG能首先下身板把下九流提高到“文艺工作者”,就是为了用思想武器来洗刷旧社会的遗毒物。

我们搞科技的同时也需要新文学来对抗旧世界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如果临高能培养一个让新文学发扬光大的大家,没理由不进精英组啊


深海巡游者 于 2015-6-7 20:14:39 发表了:

前面元老们已经说了,你的这人物是进不了选拔组的。

另外,跑北京去定居做什么。。。?临高定都也会在珠三角或者长三角啊,临高作为圣城,临高位面只会有北平,不会有北京了,因为北方重镇要搞也是天津,澳宋是要大力发展海上力量和海洋势力范围的。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20:17:47 发表了:

关于选拔组的问题,据原文:“这选拔组可是非同小可,在芳草地内每个年级年度总评定成绩的前三百名学生就是选拔组成员,选拔组成员不但可以享受奖学金,而且就有了机会挑战进一步选拔进入快班组。”并没有体现科目权重。当然了,本文中进选拔组的意思是“被重视,受培养”,无他,改成别的什么也行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20:27:44 发表了:

深海巡游者 发表于 2015-6-7 20:14

前面元老们已经说了,你的这人物是进不了选拔组的。

另外,跑北京去定居做什么。。。?临高定都也会在珠 …

不才北京土著,有京城情节,勿怪。另外,本文所述多是他学生时代在临高的见闻,与之后的经历关系不大。


TATOO 于 2015-6-7 20:45:17 发表了:

心慈手软谢列平 发表于 2015-6-7 19:33

写作天赋未必能进选拔组啊

毕竟元老最看重的是工科人才或军政人才

狒狒还是聪明的直到文艺宣传的作用。黄熊那些最早从龙的归化民满肚子嘀咕,这就是文宣洗脑不够的直接表现。不可能人人都像高丽棒子日本鬼子这种傻实在狒狒要干啥就干啥,总有些聪明人想干点事业,不抓紧文艺宣传铁定有人不断开小差,毕竟狒狒的统治也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血汗工厂。


TATOO 于 2015-6-7 20:50:20 发表了:

东门吹雨 发表于 2015-6-7 20:07

写作天赋 是不可能进先拔组的。拔组织是学生里精英中的精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被培养成为科技人材,以集成 …

王进喜是天生的吗?铁人都是天生的吗?好像土鳖也没忘了宣传红旗渠呀,感情那些老百姓都是被尤里脑控了不需要任何思想动员全部主动去玩命了。


心慈手软谢列平 于 2015-6-7 21:01:34 发表了:

千辛万苦革命党 发表于 2015-6-7 20:27

不才北京土著,有京城情节,勿怪。另外,本文所述多是他学生时代在临高的见闻,与之后的经历关系不大。

首都是广州


永远忠诚阿尔东 于 2015-6-7 21:02:16 发表了:

好啦好啦,快更新正文吧


TATOO 于 2015-6-7 21:02:27 发表了:

指望单凭先进生产力就能碾压一切实属天真妄想。那工厂来说工人的重要性不需多言,临高模式就是拿人命去换钢铁工作环境之恶劣不是“给你天天吃饱饭”就能带出积极性的,也不是单纯的“先进有奖金落后有处罚”就能管理好的。土鳖为了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各种文艺作品全方位的赞美工人阶级给工人画共产主义的大饼还让各种文艺慰问和领导下基层和工人同甘共苦才创造出工人们“为社会主义建设节约每一颗螺丝钉”的积极状态。

指望简单的碾压工人呵呵,那就是放弃思想阵地之后的国企工厂,厂长们被偷奸耍滑的工人碾压的一愣一愣的而且不管怎么查你都找不到一丁点的工人违章怠工的迹象。

指望用大米饭就能收买了工人阶级,天真。


TATOO 于 2015-6-7 21:05:19 发表了:

de9000 发表于 2015-6-7 20:13

文艺也是思想武器。

我们要改造旧社会,不光是硬件,也要软件。

狒狒的思想改造水平能和土鳖比?也就是一路开挂狒狒才混出了零伤亡工业化。将来狒狒的努力目标就是大号印度。


dxgood 于 2015-6-7 21:18:23 发表了:

太监了。。。。


CIRAS 于 2015-6-7 21:25:45 发表了:

顺着贴吧摸过来的,怎么还不上正文啊


东门吹雨 于 2015-6-7 21:43:4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东门吹雨 于 2015-6-7 21:45 编辑

文宣,当然要,但要搞清楚,什么样的物质水平,决定了文宣着的手段有作用。

在古代社会,识字率低下的状态下,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有几个老百姓能看懂。

地主士伸识字,能看懂。但这些人看懂有意义吗?没有。他们是坚定不移的反动派。

在大部分人都不识字的情况下,文宣的手段,就以口口相传的民谣,顺口溜,打油诗为主。比如“闯王来不纳粮”,这就是封建社会下成功的文宣。

我们所熟悉的文宣方式,比如,招贴画,宣传横幅,甚至大字报之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之上的。

而楼主所建的人物,主要以写文章为主。而你的文章,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前题是:大家得看得懂。

当然,可以找人读。毕竟,以前读报也不是什么少见的事物。

可是,读报和报文章,可不一样。一来文章比较长,二来,文章要表达的意思要报一篇报道要杂复,深刻得多。如果不是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恐怕连是否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都有问题。

如果文章里应用了各种写作手法,那么,听文章的远远不如自己阅读文章来得效果好。

要想让文宣的目 标群体,尽可能自己阅读文章,这就需要让大家识字。普及教育。而这件事又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之上的。办教育是需要实实在在的物质投入的。不是一个讲师就行了。

就说书,在古代生产力条件下,是珍贵的。而书籍成本的下降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作用。

要想软件发挥作用,先把硬件条件满足了才行啊。

给你一台古董计算机,装个W8来用,可能吗?

选拔组的成员,就是传授制造硬件的知识的人材。

在物质条件满足后,再谈风花雪月吧。

文宣不能不要,毕竟,下常的社会,是需要两条腿走路的。

但目 前临高的状态,是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恢复旧时代的科技水平,并把元老们所知道的科技知识传授下去。

实在是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花费在重点培养玩笔杆子这种事上。

在选拔给里塞个文章写的好的,有什么用?元老讲理工科知识,他坐在哪儿跟听天书似的。而元老们忙得要死,肯定不会把宝贵的课时用来讲什么文学。

他想玩笔杆子,送到丁丁那里去,爱怎么玩怎么玩, 别来挤占选拔组资源。

就个人看来,文艺作品这些东西,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出现。既使不用刻意培养,它也会出现。这是社会物质丰富后的必然产物。它是与工业化社会相对应的工业文明的一部分。

人吃饱了喝足了,自然脑子里就该 想点别的了。艺术家才有了生存土壤,艺术作品就这么出来了。

还有,大家需要注意一点,TG当时接手中国,可比临高的生产力要高,在人材上储备上,可比临高强多了。

再穷,再破,小学,中学,还是有些的。

这些学校教出来的学生,可是TG开展建设中国的重要人材。

=======================================

关于选拔组的问题,据原文:“这选拔组可是非同小可,在芳草地内每个年级年度总评定成绩的前三百名学生就是选拔组成员,选拔组成员不但可以享受奖学金,而且就有了机会挑战进一步选拔进入快班组。”并没有体现科目权重。当然了,本文中进选拔组的意思是“被重视,受培养”,无他,改成别的什么也行

楼主找到了这原文。这很好。那么,来仔细看一下这段。重点句:总评定成绩的前三百名学生想进选拔组,简单,考试考得好就行了。想偏科上,没门。

你高考语文满分(当然现实中不可能,这里就不细究了),英语满分,数学零蛋,大家觉得,除过特招,哪个大学会要?


可乐加冰块② 于 2015-6-7 21:43:54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可乐加冰块② 于 2015-6-7 21:51 编辑

LZ这刚打个照面就伺候皇上去了?


TATOO 于 2015-6-7 21:55:29 发表了:

东门吹雨 发表于 2015-6-7 21:43

文宣,当然要,但要搞清楚,什么样的物质水平,决定了文宣着的手段有作用。

在古代社会,识字率低下的状态 …

真麻烦你码了这么多字,不妨去看看土鳖的工人是怎么培养的:绝大多数工人就是祖辈文盲被强行拉去脱盲班加班加点硬拼出来的,然后这些人不仅胜任了工作要求还积极学习创新成了劳动模范并且参与到工厂生产的直接改造工程。土鳖的纪录片你不妨找些看看。

你说那么多总起来不就是:“我比土鳖更聪明”嘛。


de9000 于 2015-6-7 21:56:29 发表了:

东门吹雨 发表于 2015-6-7 21:43

文宣,当然要,但要搞清楚,什么样的物质水平,决定了文宣着的手段有作用。

在古代社会,识字率低下的状态 …

在选拔给里塞个文章写的好的,有什么用?元老讲理工科知识,他坐在哪儿跟听天书似的。而元老们忙得要死,肯定不会把宝贵的课时用来讲什么文学。

————————————————————

这话说的好像文章好的,肯定不懂物理似的??

毛主席文章好,他不重视理科了?他听不懂理科了?就是因为忙的要死,所以才要文学作品来鼓劲呢。人毕竟不是机器人,我们文宣有初级的面向大众,但也必须有高级的来面向高级人材——不管是旧式的,还是新式的。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材更需要新式文学作品来坚定信仰。

别忘记一句老话:文理不分家。文学也是话语权。


TATOO 于 2015-6-7 22:15:58 发表了:

de9000 发表于 2015-6-7 21:56

在选拔给里塞个文章写的好的,有什么用?元老讲理工科知识,他坐在哪儿跟听天书似的。而元老们忙得要死, …

这哥们就是陈主席,狒狒说的全部都是一字不需改动的真理人民见了纳头便拜立刻变身没有任何杂念玩命给给狒狒卖命的加工机器。简称开挂。

指望绝对的工业力量能碾压一切的就等着226吧。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22:34:3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10 08:38 编辑 编者序

陈光济作为当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已是公认的事实。其实,陈光济先生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散文家,其散文风格独具,在当代文坛上卓然一家。本书从陈光济晚年创作的大量回忆童年时光的散文中精选而成,最早的写于五十年代,大部分写于七十年代后,风格从华丽归于朴实,技巧臻于至境。

当代文坛上,能同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地里经营,且自成一家的并不多,陈光济先生算是其中的一个。陈氏散文可以称得上真正的进步文人散文,他的散文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追求和雅趣,弥漫着文人的情调。如果说读陈氏小说我们感受到的是诗意,读陈氏散文我们享受的则是心灵共振。

陈先生生于江苏扬州一个亦农亦商的世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打下了深厚的旧学功底。其父陈宗贵出身江南望族,家境优渥,聪明过人。但他无心科举与仕途,是个乐天派,属于那个时代少有的玩家,不仅好读书,工于绘画,且热爱运动,会摆弄各种乐器,痴迷追求新事物,闲来还乐于做孩子王,领着一帮孩子疯玩作乐,童心不泯。母亲袁瑛同样出身明门,也是是当时罕见的进步女性,从其背父与陈宗贵私定终身可见一斑。特别是到了临高之后,进步的社会氛围更是让这对伉俪如鱼得水。开明的家庭气氛,宽松的生活环境,对他后来创作、为人影响很深,自然也在其风格上留下了印痕,他的小说和散文风格都可以从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索引。作为钱怡贤嫡传弟子,陈氏文风也明显地烙着钱氏的印记,但仔细品来却又别具特色。钱氏散文,充溢着纯朴自然之气,野性浪漫中蕴含着对人生的关切,缥缈中带着一丝苦涩(话说至此,元老们的文章往往有这种味道,怪哉);陈氏的散文却是闲适冲淡中包孕着一种坚持,恬淡中自有一份厚重。

陈光济先生是个性情中人,他的趣味是进步文人趣味。他性近其父,好冶游。但他毕竟是现代文人,很难真正出世的,所以我们透过那些洒脱的文字仍时时感受到他的济世之心。在陈氏笔下,一草一木总关情,像《怕水的鱼》、《风筝》、《文澜河传》等等,无不洋溢着生之趣味,显示出作者的雅趣和逸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意溢于水,山山水水在他笔下都是有情物,常常“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美食向来是文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陈氏素有美食家之称,每到一处,不食会议餐,而是专走小街偏巷,品尝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每每陶醉其间,自得其乐。人皆爱美食,而懂美食,食出心得,却难。陈氏深知个中三昧,那些寻常小食一经陈氏的点晴之笔,无不令人垂涎,感慨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陈氏笔下,食不再是寻常的果腹,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当数回忆作者学生时代美食的文字,如《食无涯》,于新旧美食之间,经作者生花妙笔点染,骤成妙品。

陈氏对新文化的偏爱以及文章中浓浓的进步文化氛围,也是令读者心仪的地方。《回头》、《装睡》、《孤鸿晚灯》等篇什,让人领略到新文化的特有魅力和神韵。时光交错,我们仿佛置身那波澜壮阔的历史。

作为小说家,写人是他的拿手戏。在本书中,陈光济同样向我们展示了他小说家的才情与睿智。其时临高新秩序与旧制度的冲突是大时代的变化,此类著作汗牛充栋。而陈氏笔下市井小民在大时代下的人间百态更能让我们在感动中体会时代的伟大。

正如陈父好友韩思明元老的名言:“没有对与错,只有真与假。只有真的东西才能让我们热泪盈眶。”情真意挚出华章,诚如此书,请诸君细品。

大量参考了《永远的汪曾祺》


xq77109 于 2015-6-7 22:39:36 发表了:

支持楼主,现在临高全是一帮工业党和偶像党,啊,其实是粗胚党,确实缺少文学这种文艺形式啊,别忘了毛主席也强调过文学在革命中的重要性,枪杆子笔杆子都要硬啊


de9000 于 2015-6-7 22:51:25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7 21:05

狒狒的思想改造水平能和土鳖比?也就是一路开挂狒狒才混出了零伤亡工业化。将来狒狒的努力目标就是大号印 …

狒狒的工业化也没有零伤亡嘛,只不过填进去的都是归化民和奴隶,元老躲到后面安全些罢了。

思想改造水平当然还没法和TG比,但只要学到一半也够用了


xq77109 于 2015-6-7 22:57:38 发表了:

东门吹雨 发表于 2015-6-7 21:43

文宣,当然要,但要搞清楚,什么样的物质水平,决定了文宣着的手段有作用。

在古代社会,识字率低下的状态 …

散文和杂文的出版物还是有市场的,其一,大量培训中的归化民学生和师范学生;其二,旧文人,虽然说旧文人可能会不屑一顾,但是市场还是要占领的;其三,大量的归化民工人,干部,军人,他们都是受过扫盲教育,具有一定的基础。再说,不能说因为这些人都是工人就不能文艺嘛,乡土气息浓重的文学作品,凭什么不能收到他们的欢迎?而且出于文学的宣传作用,这种类型的文章应该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对旧时代大明朝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个是讴歌新时代元老院治下的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文学。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23:06:13 发表了:

关于太监的问题,我只能说如果我要停止,我会在一楼告诉大家,不会让大家枯等,目前也没有这种打算。

大家留言中所谓的太监,不过是更得慢罢了。这是事实,并且今后将长期持续,不会更得很快的。

关于内容与风格,大家各有所爱,无心强求。即使没有一个人看,我想写也会继续写,就算管理员删帖我也可以用word写,没电我还可以用笔写,谁能拦我?同样,如果我不想写,就算我自己想看也没用。

祝好。


xq77109 于 2015-6-7 23:21:37 发表了:

千辛万苦革命党 发表于 2015-6-7 23:06

关于太监的问题,我只能说如果我要停止,我会在一楼告诉大家,不会让大家枯等,目前也没有这种打算。大家留 …

楼主加油。。。支持楼主。。


心存阳光 于 2015-6-8 00:16:09 发表了:

楼主加油,坐等。


天青地白 于 2015-6-8 00:22:44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天青地白 于 2015-6-8 00:28 编辑

来支持楼主下,吵这么凶纯粹是物极必反。元老院既然走美帝路线,像美帝一样用货币和经济手段控制文化路线势在必然。本楼里有人拿21世纪论坛上的反思潮流去套临高就是思路转不过来。元老院不会学TG,不搞文联,作协,但不等于会养依附于财团的清客和依附者。用教育和教会去打造温顺的工人后备军这种方法现实中是存在的,不过那是17世纪英国的水准。既然元老院还有改造社会的雄心壮志,好歹要抄点20世纪美帝的东西嘛。


icc120 于 2015-6-8 09:06:30 发表了:

思明,必是反贼无疑,这天蛤已是我元老院的天蛤了


Brain1127 于 2015-6-8 09:20:56 发表了:

500众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大部分人不是文盲。。从最大众范围内选择精英。

这种所谓的散文家估计受到欢迎有限。在大多数人刚刚脱离文盲的状态下,大众的口味应该是三俗为主,参考本位面的二人转。lz这塑造的散文家能不能足够的接地气?

另外,散文走元老路线也会死的很难看。元老阶层真的看不上这东西。

另外注意一点:英语/印欧语系/拼音文字天然具有一定的筛选功能但是汉语不行。

简而言之:拼音文字在专有领域内特定的词汇会将外行和圈外人直接筛选出去。但是汉语的文字表意功能太强大,一个足够聪明的圈外人也能够根据词语词汇的字面含义来猜测。然后这种功能另外一项不好的副产物就是:故意曲解含义从而形成伪科学。


陆李仙 于 2015-6-8 09:43:55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7 20:45

狒狒还是聪明的直到文艺宣传的作用。黄熊那些最早从龙的归化民满肚子嘀咕,这就是文宣洗脑不够的直接表现 …

吃人不吐骨头的工厂那是血肉工厂不是血汗工厂


drerui241 于 2015-6-8 10:38:13 发表了:

东门大官人那摇旗呐喊的,不是针对楼主你,是工业党痛心疾首反对文学党,只是个争夺话语权和资源分配权力的议会斗争的形式,楼主你别担心,现在彼等借着马督工的势扶摇直上,我等文学党应当联合音乐党吃喝党板凳官僚党建立酱油元老联合阵线,交好北美党冷眼旁观,伺机而动!


TATOO 于 2015-6-8 10:59:26 发表了:

de9000 发表于 2015-6-7 22:51

狒狒的工业化也没有零伤亡嘛,只不过填进去的都是归化民和奴隶,元老躲到后面安全些罢了。

思想改造水 …

最初最危险的工业生产都只能狒狒亲自上走第一道关口,结果竟然一个狒狒都没死于生产事故,别说是穿越回明朝,就是现在拉出来五百个解放军工兵组让他们带着生产资料扔去非洲自力更生搞三年建设都不敢说500个人能零伤亡。


Brain1127 于 2015-6-8 11:05:23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8 10:59

最初最危险的工业生产都只能狒狒亲自上走第一道关口,结果竟然一个狒狒都没死于生产事故,别说是穿越回明 …

伤是有的。。

蒙德童鞋被桅杆砸了一下。。以至于现在可以cos 101

造火药的那个谁,胳膊上和脸上一条疤。

不过,没有死亡和肢体残疾。。开了不少金手指了。。


de9000 于 2015-6-8 11:05:25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8 10:59

最初最危险的工业生产都只能狒狒亲自上走第一道关口,结果竟然一个狒狒都没死于生产事故,别说是穿越回明 …

一开始最危险的工业生产用的都是带去最成熟的旧时空工业设备,严格按照工艺手册进行——其实有这两条,生产事故为0是可以预见的。绝大多数生产事故都是违反操作守则和安全守则引起的,绝大多数原因就是麻痹大意。


Brain1127 于 2015-6-8 11:14:21 发表了:

xq77109 发表于 2015-6-7 22:57

散文和杂文的出版物还是有市场的,其一,大量培训中的归化民学生和师范学生;其二,旧文人,虽然说旧文人 …

如果归化民学生和师范生都去看这玩意儿,那么我认为是我等教育部众的耻辱。。

毫无疑问,旧文人也不会喜欢看这东西。

散文和杂文兴起的两个必要条件:1、白话文运动及新文化运动,2、具有一个有闲阶层(小资产阶级以及大资产阶级的附庸、二奶和帮闲)

对于500众来说,白话文和新文化运动是正在推行的。明朝的旧文人在没有被米尼枪和12磅拿破仑打过之前是不会用正眼看的。本位面新文化运动是1840年被打成狗一直打到1914年,70多年才搞出来一个新文化运动。

而临高目前的社会中,有闲阶层也属于极为罕见的东东。这个与元老院一贯推行的生活社会改造目标是不相符的。

在课堂上宣讲和散播这东西的教师和师范生,我认为该去符有地那里改造一下思想。


深海巡游者 于 2015-6-8 11:53:43 发表了:

LZ这人物。。。就一感觉。。。不接地气。。。


jieka 于 2015-6-8 12:38:28 发表了:

支持楼主,楼主加油!


zhaozhanghua 于 2015-6-8 13:56:26 发表了:

我觉得这人的形象可以再润色一下,陈先生早年从事工农,正经的劳动人民,因为天生对于文字有天赋,在工作中尝试写作,意外走上了这条道路。差不多就是快退休那时开始爆发。


军事过客 于 2015-6-8 15:32:00 发表了:

楼主加油,出新出强


军事过客 于 2015-6-8 15:42:40 发表了:

Brain1127 发表于 2015-6-8 09:20

500众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大部分人不是文盲。。从最大众范围内选择精英。

这种所谓的散文家估计受到欢迎有限 …

汪曾祺写的就是十分通俗的文章,只要脱离了文盲的人还是很喜欢看的。

老舍、汪曾祺就是典型的下里巴人式作家,通俗易懂,又不会显得低俗——当然,老舍想写阳春白雪也是提笔就来,汪曾祺估计也不会差到哪去。


Brain1127 于 2015-6-8 15:53:39 发表了:

军事过客 发表于 2015-6-8 15:42

汪曾祺写的就是十分通俗的文章,只要脱离了文盲的人还是很喜欢看的。

老舍、汪曾祺就是典型的下里巴人 …

好吧,如果lz能够把牛顿三定律这些以下里巴人的语言解释的正确清楚,我们可以考虑把lz送到符有地那里去改造思想的公文暂时压下来。


Clock-Sonata 于 2015-6-8 16:19:44 发表了:

Brain1127 发表于 2015-6-8 15:53

好吧,如果lz能够把牛顿三定律这些以下里巴人的语言解释的正确清楚,我们可以考虑把lz送到符有地那里去改 …

解释牛定律那是理工科元老的人物吧,哦好像楼主设定的元老就是理工科。。

归化民作家主要干好一件事情就可以了:向群众宣传新社会有多伟大以及为什么伟大,后者更重要


Brain1127 于 2015-6-8 16:27:16 发表了:

Clock-Sonata 发表于 2015-6-8 16:19

解释牛定律那是理工科元老的人物吧,哦好像楼主设定的元老就是理工科。。

归化民作家主要干好一件事情 …

归化民作家除了要宣传元老院建立的新社会如何的好之外,还要负担科普的任务。。

鸡汤灌多了总有腻的时候。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8 16:39:09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10 08:50 编辑 参考了汪老原文****自序

承北大出版社的好意,约我出一个自选集。我略加考虑,欣然同意了。因为,一则我近年来好忆往事,写了不少回忆少年时光的作品,但都杂乱地发表在报刊上,没有成集,好些读者来信问哪里可以买到,有一个新的选集,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二则,我的作品确实有不少描写在临高的岁月,自成体系,把不同时期的作品集中在一起,对想要较全面地了解当时情况的读者和研究者方便一些,省得到处去搜罗。

离开临高已逾十载,午后闲坐,我绝少想到当年如何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午夜梦回,忆起的常常是贩夫走卒,粼光帆影。大概刚到临高做学生那几年,才是真正的纯真年代,我也爱写那时的事。这本《南琼旧事》录的都是散文,多是这些旧事重提之作。也有些是更早些在扬州府的事,时过境迁,今天的读者是见不到了。

我的家乡在南直隶扬州府,解放后改成市了。那里河网密布,我又喜欢随处留连,东张西望,因此幼时的记忆多半与水有关。莲子,荸荠,田里的姑娘!现在有些作者把那时的大陆写得一片灰蒙,我说是不对的。当时只是政治黑暗,难道草就不是绿的了吗?

后来到了临高,真如进了一片新天地!临高的市面是大陆上绝没有的,路灯杆,火车站,看什么都新鲜。后来进了小学,听得见得多了,也就习惯了。新家离百仞城和芳草地都不远,信步可至,上下学时文澜的河风光我至今仍要回味。我家在东门市有间铺子,经营布匹,也卖成衣。那成了我的乐园,整天赖不够,东门市好吃的真多!人也多,什么人都有。卖糖葫芦的大爷总要给我一支最大的,还要补上一句:“甜咧,吃吧!”那些冰糕贩子却看也不看一眼,伸着竹夹就从瓶子里掏出来一根,好像怕我抢他们的!这些趣事,现在还能让我默然发笑,惹得妻子瞪着我,莫名其妙。

父亲的布店经营的一般,不温不火,他志不在此。好在家里也不指着店里挣钱,老家会寄钱来。这些钱多半给他用来交游,可便宜了我。父亲去哪,总要带着我,多半母亲也要来的。我们这一家三口四处游荡,就连母亲怀着小妹时也是如此,任性!

我去年回去过,老宅还在,只是多了几蓬衰草,临高却早已不再是当时的模样了。东门市上的小贩们也被超市抢走了饭碗,多想再买一根冰棍儿!我回忆那时的文章,多半带着这种思绪,所以调子是很轻快的,哲理性淡得多。这些作品因此和政治结合得不紧,但我这个人并不脱离政治。我的感怀寄托是和当前社会政治背景息息相关的。必须先论世,然后可以知人。离开了大的政治社会背景来分析作家个人的思想,是说不清楚的。我想,这是唯物主义的方法。

在文风上,我是更有意识地写得平淡的。但我不能一味地平淡。一味平淡,就会流于枯瘦。枯瘦是衰老的迹象。我还不太服老。我愿意把平淡和奇崛结合起来。我的语言一般是流畅自然的,但时时会跳出一两个奇句、古句、拗句。老夫聊发少年狂,诸君其能许我乎?

我现在写这些旧事,不免有“晚了”之感,但思想好象还灵活,希望能抓紧时间,再写出一点。

是为序。

一六七九年九月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5-6-8 17:16:51 发表了:

作为一个工科僧,三十都跨了,回头看看很多所谓名家的“短篇”、“散文”,最恶心莫过于“现代诗”,感觉其实都不过如此。只不过是些鸡汤、段子和回车换行而已。看到最后,感觉真正有生命力并且值得回味的还是老舍、鲁迅、赵树理这些。

一直认为,所谓“文学家”,必然是百十年时间沉淀后,依然让人回味无穷的人。活着给自己硬套这个头衔的,靠吹靠捧的,靠玩票的,靠骂国领奖的,靠编资历蹭飞机出访的,都是渣渣。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18:30:58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21 23:41 编辑 写在前面的话

本人趁着儿童节混入北朝,初来宝地,还请各位元老多多包涵。

读书不过瘾,跃跃欲试,初次创作同人,望同志们多加指点。

这篇《南琼旧事》将以散文集的形式呈现。通过一个六岁随家人从江南移居临高,在临高成长起来的作家陈光济晚年回忆的笔调,展开一幅穿越初年临高的人物群像。内容包括作者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人物与事件,包括土著与元老,市井与庙堂,家庭与社会等人间百态。突出新秩序与旧制度的冲突和此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本文写作风格将模仿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采用口语化的形式描写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作品将在本楼更新,本层将更新目录。

由于北朝不友好的注册机制,有些朋友可能无法在此发表评论。我把本帖贴吧链接发在这里,大家可以去那里发表评论。

http://tieba.baidu.com/p/3812523444

但是看内容的话还是推荐在北朝看,因为这里可以修改前文。几乎每篇文章贴出之后,我都会回头修改那么七八处吧,大多是一两个字用得不合适,也有朋友们指出的事实性错误。实话说,我还是很希望看到大家的评论的,每个评论我都读过。大家指出的错误固然很有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读者的感受我可以把握写作的语言与内容,也会增加写作的信心。有同志说批评会打击我的士气,我说恰恰相反,批评也能增加我的信心: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所以大家还是尽量说点什么吧。关于修改的部分,我现在想的是用蓝色字迹标出,不知效果怎么样,先试着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写在前面的话。。。。。。。。。。。。。。。。。。1楼作者简介。。。。。。。。。。。。。。。。。。。。2楼编者序。。。。。。。。。。。。。。。。。。。。。35楼自序。。。。。。。。。。。。。。。。。。。。。。59楼坐茶馆。。。。。。。。。。。。。。。。。。。。。87楼临高菜。。。。。。。。。。。。。。。。。。。。。121楼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18:32:5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10 08:06 编辑 作者简介

陈光济,1624年3月生于江苏省扬州市。当代著名作家,柳叶刀派作家代表人物,于各类文体均有建树,尤其擅长散文与短篇小说。其作品长于描写新时代与旧时代的矛盾冲突和由此引发的戏剧美感,对旧时代种种乱象的揭示入木三分,被称为“手握柳叶刀写作的人”。其作品自成一格,被称为柳叶刀文学,由此创立柳叶刀文学流派。

1630年秋,陈光济跟随家人移居临高,同年获得韩思明元老推荐,进入芳草地学校就读。后因写作天赋突出进入选拔组$&注$&,师从著名教育家钱怡贤校长,学习中国文学。1649年,任《临高文艺》编辑,次年发表描写童年生活的自传体短篇小说处女作《怕水的鱼》,声名鹊起,从此笔耕不辍。1662年当选帝国作家协会理事,移居北京,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执教。1675年当选帝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怕水的鱼》,《深渊》,《芒稻船工》,短篇小说集《回头》,《装睡》,《风筝》,《盘桓十里》,长篇小说《文澜河传》,散文集《食无涯》,《孤鸿晚灯》等。

$&注$&此处有争议,部分同志认为写作天赋不足以成为进入选拔组的依据,这点我是同意的,原作中选拔组依据为“年度总评定成绩”,本文此处只是表示该生“被重视,受培养”,无他,删掉或改成别的对剧情没有影响。但对于一些理工类才值得重点培养,其它技能不应重视的言论,我不能同意。徃小里说,人除了有吃饭,穿衣,住房的需求,还有其它需求,比如美,你不去满足他,他就要从别处寻求满足。这是规律,不承认这一点是反辩证法的。徃大里说,文艺作品也是劳动产品,是生产力的体现。不能认为让拿笔的人去抡锤就是提高劳动效率了,这是在破坏生产力。换句话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艺作品的质量与受众的审美都将进化,人的意志不能阻挡这种趋势。


温侯高达 于 2015-6-7 19:00:03 发表了:

搬个小马扎先留名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19:06:24 发表了:

温侯高达 发表于 2015-6-7 19:00

搬个小马扎先留名

多谢支持


瓦而基里 于 2015-6-7 19:11:23 发表了:

千辛万苦革命党 发表于 2015-6-7 19:06

多谢支持

快更快更


心慈手软谢列平 于 2015-6-7 19:33:07 发表了:

写作天赋未必能进选拔组啊

毕竟元老最看重的是工科人才或军政人才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19:35:1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19:38 编辑

心慈手软谢列平 发表于 2015-6-7 19:33

写作天赋未必能进选拔组啊

毕竟元老最看重的是工科人才或军政人才

文艺人才也是需要的嘛,另外还有韩思明元老这层关系呢!你问韩思明是谁?看楼下。。的楼下!


趙五郎 于 2015-6-7 19:36:18 发表了:

坐等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19:37:39 发表了:

韩思明就是我,就是我啊!当然不是真名。不过还是打滚求吹牛给个角色,这个人物的故事我会在同人中借陈光济的笔写出来的。

提前给大家透露一点,韩思明的老婆叫葛欣馨,大家还有印象嘛?

新人很需要鼓励的,大家多回帖啊!


redsky95 于 2015-6-7 19:38:21 发表了:

楼主加油


心慈手软谢列平 于 2015-6-7 19:39:50 发表了:

千辛万苦革命党 发表于 2015-6-7 19:37

韩思明就是我,就是我啊!当然不是真名。不过还是打滚求吹牛给个角色,这个人物的故事我会在同人中借陈光 …

葛欣馨听着好耳熟

是谁


感冒了怎么办 于 2015-6-7 19:41:14 发表了:

心慈手软谢列平 发表于 2015-6-7 19:39葛欣馨听着好耳熟

是谁

工业实验室的…….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5-6-7 19:45:21 发表了:

纯文学就别想选拔组了 谁的关系都不行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5-6-7 19:54:46 发表了:

选拔组说白了就是中科院预选班,至少要有统计学天赋走社科院路线,纯文字绝对没希望。你可以考虑多次投稿被采纳后引起文宣或者其他元老兴趣什么的。


心慈手软谢列平 于 2015-6-7 19:56:05 发表了:

感冒了怎么办 发表于 2015-6-7 19:41

工业实验室的…….

是不是那个申请用ct机的/??


东门吹雨 于 2015-6-7 20:07:31 发表了:

写作天赋 是不可能进先拔组的。拔组织是学生里精英中的精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被培养成为科技人材,以集成元老们从旧时代带来的先进技术。

只会舞文弄墨的人根本没资格进。当然,会写文章的人,也是人材,只不过,去别的地方吧。选拔组里没他的位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很重要,说两遍。


感冒了怎么办 于 2015-6-7 20:12:17 发表了:

心慈手软谢列平 发表于 2015-6-7 19:56是不是那个申请用ct机的/??

重工业中央实验室….

提出练硅钢,搞光谱的那位….ct记不清楚了…-_-#


de9000 于 2015-6-7 20:13:39 发表了:

东门吹雨 发表于 2015-6-7 20:07

写作天赋 是不可能进先拔组的。拔组织是学生里精英中的精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被培养成为科技人材,以集成 …

文艺也是思想武器。

我们要改造旧社会,不光是硬件,也要软件。

当年TG能首先下身板把下九流提高到“文艺工作者”,就是为了用思想武器来洗刷旧社会的遗毒物。

我们搞科技的同时也需要新文学来对抗旧世界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如果临高能培养一个让新文学发扬光大的大家,没理由不进精英组啊


深海巡游者 于 2015-6-7 20:14:39 发表了:

前面元老们已经说了,你的这人物是进不了选拔组的。

另外,跑北京去定居做什么。。。?临高定都也会在珠三角或者长三角啊,临高作为圣城,临高位面只会有北平,不会有北京了,因为北方重镇要搞也是天津,澳宋是要大力发展海上力量和海洋势力范围的。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20:17:47 发表了:

关于选拔组的问题,据原文:“这选拔组可是非同小可,在芳草地内每个年级年度总评定成绩的前三百名学生就是选拔组成员,选拔组成员不但可以享受奖学金,而且就有了机会挑战进一步选拔进入快班组。”并没有体现科目权重。当然了,本文中进选拔组的意思是“被重视,受培养”,无他,改成别的什么也行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7 20:27:44 发表了:

深海巡游者 发表于 2015-6-7 20:14

前面元老们已经说了,你的这人物是进不了选拔组的。

另外,跑北京去定居做什么。。。?临高定都也会在珠 …

不才北京土著,有京城情节,勿怪。另外,本文所述多是他学生时代在临高的见闻,与之后的经历关系不大。


TATOO 于 2015-6-7 20:45:17 发表了:

心慈手软谢列平 发表于 2015-6-7 19:33

写作天赋未必能进选拔组啊

毕竟元老最看重的是工科人才或军政人才

狒狒还是聪明的直到文艺宣传的作用。黄熊那些最早从龙的归化民满肚子嘀咕,这就是文宣洗脑不够的直接表现。不可能人人都像高丽棒子日本鬼子这种傻实在狒狒要干啥就干啥,总有些聪明人想干点事业,不抓紧文艺宣传铁定有人不断开小差,毕竟狒狒的统治也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血汗工厂。


TATOO 于 2015-6-7 20:50:20 发表了:

东门吹雨 发表于 2015-6-7 20:07

写作天赋 是不可能进先拔组的。拔组织是学生里精英中的精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被培养成为科技人材,以集成 …

王进喜是天生的吗?铁人都是天生的吗?好像土鳖也没忘了宣传红旗渠呀,感情那些老百姓都是被尤里脑控了不需要任何思想动员全部主动去玩命了。


心慈手软谢列平 于 2015-6-7 21:01:34 发表了:

千辛万苦革命党 发表于 2015-6-7 20:27

不才北京土著,有京城情节,勿怪。另外,本文所述多是他学生时代在临高的见闻,与之后的经历关系不大。

首都是广州


永远忠诚阿尔东 于 2015-6-7 21:02:16 发表了:

好啦好啦,快更新正文吧


TATOO 于 2015-6-7 21:02:27 发表了:

指望单凭先进生产力就能碾压一切实属天真妄想。那工厂来说工人的重要性不需多言,临高模式就是拿人命去换钢铁工作环境之恶劣不是“给你天天吃饱饭”就能带出积极性的,也不是单纯的“先进有奖金落后有处罚”就能管理好的。土鳖为了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各种文艺作品全方位的赞美工人阶级给工人画共产主义的大饼还让各种文艺慰问和领导下基层和工人同甘共苦才创造出工人们“为社会主义建设节约每一颗螺丝钉”的积极状态。

指望简单的碾压工人呵呵,那就是放弃思想阵地之后的国企工厂,厂长们被偷奸耍滑的工人碾压的一愣一愣的而且不管怎么查你都找不到一丁点的工人违章怠工的迹象。

指望用大米饭就能收买了工人阶级,天真。


TATOO 于 2015-6-7 21:05:19 发表了:

de9000 发表于 2015-6-7 20:13

文艺也是思想武器。

我们要改造旧社会,不光是硬件,也要软件。

狒狒的思想改造水平能和土鳖比?也就是一路开挂狒狒才混出了零伤亡工业化。将来狒狒的努力目标就是大号印度。


dxgood 于 2015-6-7 21:18:23 发表了:

太监了。。。。


CIRAS 于 2015-6-7 21:25:45 发表了:

顺着贴吧摸过来的,怎么还不上正文啊


东门吹雨 于 2015-6-7 21:43:4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东门吹雨 于 2015-6-7 21:45 编辑

文宣,当然要,但要搞清楚,什么样的物质水平,决定了文宣着的手段有作用。

在古代社会,识字率低下的状态下,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有几个老百姓能看懂。

地主士伸识字,能看懂。但这些人看懂有意义吗?没有。他们是坚定不移的反动派。

在大部分人都不识字的情况下,文宣的手段,就以口口相传的民谣,顺口溜,打油诗为主。比如“闯王来不纳粮”,这就是封建社会下成功的文宣。

我们所熟悉的文宣方式,比如,招贴画,宣传横幅,甚至大字报之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之上的。

而楼主所建的人物,主要以写文章为主。而你的文章,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前题是:大家得看得懂。

当然,可以找人读。毕竟,以前读报也不是什么少见的事物。

可是,读报和报文章,可不一样。一来文章比较长,二来,文章要表达的意思要报一篇报道要杂复,深刻得多。如果不是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恐怕连是否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都有问题。

如果文章里应用了各种写作手法,那么,听文章的远远不如自己阅读文章来得效果好。

要想让文宣的目 标群体,尽可能自己阅读文章,这就需要让大家识字。普及教育。而这件事又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之上的。办教育是需要实实在在的物质投入的。不是一个讲师就行了。

就说书,在古代生产力条件下,是珍贵的。而书籍成本的下降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作用。

要想软件发挥作用,先把硬件条件满足了才行啊。

给你一台古董计算机,装个W8来用,可能吗?

选拔组的成员,就是传授制造硬件的知识的人材。

在物质条件满足后,再谈风花雪月吧。

文宣不能不要,毕竟,下常的社会,是需要两条腿走路的。

但目 前临高的状态,是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恢复旧时代的科技水平,并把元老们所知道的科技知识传授下去。

实在是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花费在重点培养玩笔杆子这种事上。

在选拔给里塞个文章写的好的,有什么用?元老讲理工科知识,他坐在哪儿跟听天书似的。而元老们忙得要死,肯定不会把宝贵的课时用来讲什么文学。

他想玩笔杆子,送到丁丁那里去,爱怎么玩怎么玩, 别来挤占选拔组资源。

就个人看来,文艺作品这些东西,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出现。既使不用刻意培养,它也会出现。这是社会物质丰富后的必然产物。它是与工业化社会相对应的工业文明的一部分。

人吃饱了喝足了,自然脑子里就该 想点别的了。艺术家才有了生存土壤,艺术作品就这么出来了。

还有,大家需要注意一点,TG当时接手中国,可比临高的生产力要高,在人材上储备上,可比临高强多了。

再穷,再破,小学,中学,还是有些的。

这些学校教出来的学生,可是TG开展建设中国的重要人材。

=======================================

关于选拔组的问题,据原文:“这选拔组可是非同小可,在芳草地内每个年级年度总评定成绩的前三百名学生就是选拔组成员,选拔组成员不但可以享受奖学金,而且就有了机会挑战进一步选拔进入快班组。”并没有体现科目权重。当然了,本文中进选拔组的意思是“被重视,受培养”,无他,改成别的什么也行

楼主找到了这原文。这很好。那么,来仔细看一下这段。重点句:总评定成绩的前三百名学生想进选拔组,简单,考试考得好就行了。想偏科上,没门。

你高考语文满分(当然现实中不可能,这里就不细究了),英语满分,数学零蛋,大家觉得,除过特招,哪个大学会要?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9 22:38:44 发表了:

钱水廷 发表于 2015-6-9 22:04

写得挺好玩的, 就是年代太晚了吧? 和现在剧情差了好几十年.

写作年代远,但内容是回忆前事,描写的内容都发生在穿越初年


xq77109 于 2015-6-9 23:09:26 发表了:

黄家子弟怎么变成孔乙己了。这是黄乙己啊。楼主写的不错,支持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5-6-9 23:23:48 发表了:

千辛万苦革命党 发表于 2015-6-9 22:38写作年代远,但内容是回忆前事,描写的内容都发生在穿越初年

虽然对人设有异议,但必须鼓掌跪求更新啊


天青地白 于 2015-6-9 23:34:5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天青地白 于 2015-6-10 02:14 编辑

黄二少周游大陆多年,前脚刚到哪里后脚髡贼就到,而且当地地主官绅一律被髡贼踩扁。能不憔悴吗。


lincewind 于 2015-6-10 00:43:54 发表了:

支持楼主,写的很有意思啊


村雨零 于 2015-6-10 02:54:38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村雨零 于 2015-6-9 20:55 编辑

Brain1127 发表于 2015-6-9 07:24

没有方向错。

修改读者文章以使其符合明朝时代背景非常麻烦。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减少这种文章的出现,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

元老院教育体制下出现的这种文章,至少也需要初小3年读完也才能够勉强理解其中含义,如果是模仿写作的话,估计要到高小2年到高小3年才行。

就是现代的这种鸡汤文,你见过给3年级小学生用的吗?本位面现代语文教材里面,鲁迅先生的文章第一次出现是在几年级?

相反,本位面60,70年代的一些针对农业的科普阅读材料,把涉及到时代背景的改一下,这种科技说明文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元老院教育体制下初小高年级及高小语文教育,一直到中学。这些反而更加容易让大部分出身农家的小学生接受。

小学三年级(《给颜黎民(颜邦定)的信》)?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10 09:43:51 发表了:

LitColonelYang 发表于 2015-6-8 17:17

不客气的说,楼主你的设定就是毫无意义。沈先生一派的文笔,”虽然装逼“,但是没有实际体验写都写不来。汪 …

已写了一篇,请品评


tgwtgw 于 2015-6-10 09:51:57 发表了:

天青地白 发表于 2015-6-9 23:34黄二少周游大陆多年,前脚刚到哪里后脚髡贼就到,而且当地地主官绅一律被髡贼踩扁。能不憔悴吗。

回家还发现老爹早死,家产叫兄弟子侄族人分割干净,因为这货反髡作死太厉害,家产连根毛都没留给他,连户口都给销了


Clock-Sonata 于 2015-6-10 10:06:28 发表了:

wangsaozong 发表于 2015-6-10 09:26

写得挺好的,文风还是挺朴实的,不难受

这就是汪曾祺那种市井气息很强的平民文风嘛


kzorrok 于 2015-6-10 10:07:33 发表了:

追过来欣赏一下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5-6-10 10:57:51 发表了:

看了你修改的注 关于选拔组的说法 只要倒置一下就没问题了 可以写成因成绩优异进入选拔组后写作天赋被钱校长发掘而收为私淑弟子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11 11:52:42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11 12:06 编辑 这是我在贴吧的一个回复,其中也有一些想对大家说的话,因此转过来,算是跟大家有个互动。手机上看到有人说“女学生造反这个不可能不澄清的”,电脑上反而看不到了,不过这个问题提的实在是好,楼主忍不住要长篇大论一番。没错,大侠们被铲除后,元老院肯定会进行大量公关和宣传,将这个事件的影响向他们希望的方向引导。再说这几个造反的本来就不是女学生啊。不过,澄清了又怎样呢?老张今天上街,看到布告上说造反的女学生是伪明的反动分子,偷来的衣服,意图破坏咱们的美好生活。觉得有道理啊,哎,真是见不得咱们穷人过好日子,作孽啊!买完菜回到家,隔壁老王头过来了:“嘿,老张!前几天女学生那事儿,听说了嘛?”“听说了,街上都贴了布告了,北边来的反贼啊。”“嘿,你听他们瞎白活,欲盖弥彰!这里边的事我可知道!”“啊?还有内情咋的?”“咱哥俩儿不错,我给你说说,你可别传出去!”“赶紧的!”“这几个女学生,都是从广州那边过来的,十五六岁,出落的那是花容月貌。本来打算念个几年书去当个干部,没成想给上边的人看上了,要带她们去玩什么“澳洲密戏”。“澳洲密戏”听说过伐?玩了这个还能有好?满心不愿,但这事能由得了她们?嘿,这几个小娘倒也烈性,打算弄个鱼死网破,啧啧!”“真的假的?”“爱信不信!对了,你孙子呢?赶紧抱出来让我看看,昨天我就没看着,觉都没睡好!”你猜老张信哪个?信哪个都不重要,你猜他会传播哪个?聊天会聊哪个?去年(2014年)有个叫高玉伦的在黑龙江杀警越狱,罪大恶极!微博上却有很多人对此事发表正面评论,为什么?我想起知乎上一个叫@李亦可 的人写的话:“我还记得我小时候我一个舅舅和一帮愣头青一起谈起“二王”从东北流窜数省,杀了几十围追堵截的公安人员,他们谈起来那个眉飞色舞啊,就和水浒说书一个劲头。我那时忍不住问:“舅舅你觉得他是大英雄么?他们杀人杀得好么?”“不不不…”我舅舅立马直晃脑袋撇清,但是马上露出一次复杂而小得意的神情:我不是说他们干的好,但我觉得他们干的牛。”这段话反映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关于人的认知。人应该相信什么?唯物主义认为,人应该相信客观真理。注意,这是说唯物主义,可不是说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者都是肉体凡胎,逃脱不掉生物学的桎梏,你我亦然。我们肉体凡胎会相信什么呢?很简单,和很多问题的答案一样:相信什么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人们就选择相信什么。啊?相信什么还能选哪?能的,只不过不是你自己的意识选的,是你的大脑在选。关于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多巴胺”、“自由意志”和“空地上的奶牛”,有更丰富的内容。那么究竟相信什么能够让人们的大脑分泌多巴胺呢?知乎上@曾加在他的一个回答中总结了三点规律(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27159):“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其实对事情的“真相”并不在意,他们所认可的,是具有以下特征的所谓的“真相”:1.     和自身经历比较,符合自己原有价值观的;2.     使自己能产生“优越感”或“能安慰自己”的;3.     能打击到自己的“敌人”的。”你看,我们来对号入座。为什么老张要相信老王呢?因为这“使自己能产生“优越感”或“能安慰自己””,女学生被恶首长玩弄多好玩啊,说起来谁都爱听,反贼?没劲!陈光济相信女学生造反,却不相信老尼姑杀人,实际上事实正相反。因为他会相信“和自身经历比较,符合自己原有价值观的”。“尼姑怎么会随身带剑呢?”黄秉坤明明知道黄平已经有出息了,为什么不肯面对?因为这与他“士农工商”的世界观不符。另外,他真的“昨天还在街上看到他”吗?不知道。那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击那些不相信他的敌人啊!同样的,茶馆里的人为什么不相信黄秉坤的小厮能当警察呢?“看他这模样,像是小厮都能当警察的吗?”《自序》说到这些文章将会“哲理性淡得多”,但并不是全无哲理。说句闲话,我更新的确实是慢,一是因为生活中写作时间有限,二是因为这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精雕细琢出来的,不信大家可以去北朝看我的修改记录,都标出了蓝色。我并不只是想写个故事,大家看个乐呵。我希望能有人细读,从中读出点感悟。不谦虚地说,回过头来读我才写出的这几篇,自己还是很满意的。好了@不事二主藤堂 兄,你的质疑我算是解答了吧?哈哈。最后,多谢你的回复,一个回复就是一个鼓励啊。


仗义疏财王十元 于 2015-6-14 11:32:19 发表了:

琼府县办刘主任 发表于 2015-6-8 22:30

从我家领导多年教学经验来看,语文基本上高一第一次期中考啥样,高考分数也差不了多少······这种东 …

初一开始看大量各种闲书的表示。到高一的时候第一次期中考语文也就是中不溜秋的样子。

但是随着高中阅读层面的加深,到了高考的时候就算作文是弱项,也基本稳稳站上120了。


陆李仙 于 2015-6-14 12:08:18 发表了:

仗义疏财王十元 发表于 2015-6-14 11:32

初一开始看大量各种闲书的表示。到高一的时候第一次期中考语文也就是中不溜秋的样子。

但是随着高中阅读 …

我要向你学习,


陆李仙 于 2015-6-14 12:16:37 发表了:

千辛万苦革命党 发表于 2015-6-11 11:52

这是我在贴吧的一个回复,其中也有一些想对大家说的话,因此转过来,算是跟大家有个互动。

楼主大才呀,


yanhansong002 于 2015-6-14 15:02:43 发表了:

千辛万苦革命党 发表于 2015-6-9 20:26

坐茶馆

到茶馆里去,首先是坐,其次才是喝茶(海南叫吃茶)。我也爱喝茶,但没瘾头,这点随我妈。小时候 …

要从手杖里拔出一把长剑有点不合实际了,改成短剑如何?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5-6-14 15:13:20 发表了:

仗义疏财王十元 发表于 2015-6-14 11:32初一开始看大量各种闲书的表示。到高一的时候第一次期中考语文也就是中不溜秋的样子。

但是随着高中阅读 …

普遍性与个例并不矛盾

家中领导说,语文主要靠积累,高中时间太宝贵,大多数学生都不会把时间放在语文上,所以语文成绩提高是很少见的。

另外说到天赋,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下,其实根本熬不到拼天赋的时候T_T 文学艺术也不例外,没下功夫阅读,没下心思思考,就指望着什么时候灵光一闪,基本上也都是见了鬼了


仗义疏财王十元 于 2015-6-14 18:37:37 发表了:

琼府县办刘主任 发表于 2015-6-14 15:13

普遍性与个例并不矛盾

家中领导说,语文主要靠积累,高中时间太宝贵,大多数学生都不会把时间放在语文上 …

我的意思是,因为阅读层次的关系(比如说初中的时候自己最多看看东周列国志这类的,古文观止不带译文的是根本啃不动的),即使阅读量大一些,但是体现不到语文成绩的提高上。

而到了高中阅读量上去,阅读更深入之后(比如开始自己啃下只带注释的古文观止,基本上到高二之后古文部分从来不丢分),阅读量的优势能完全体现到分数上呀。即使作文只是一般,但是能保证前面基本不丢分的话,也能得高分的。


稀有的领航喵 于 2015-6-14 19:51:25 发表了:

就当成是鲁迅那时的旧社会写好了。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5-6-15 09:43:16 发表了:

仗义疏财王十元 发表于 2015-6-14 18:37

我的意思是,因为阅读层次的关系(比如说初中的时候自己最多看看东周列国志这类的,古文观止不带译文的是 …

根据家里领导的观察,高中(非重点)学生很少会投入时间到语文的课外阅读中,什么古文观止,没那事。。。。上进的都投入到理科去抬分了,或者投入到记忆背诵为主的史地政里面了,不上进的嘛,课外阅读倒是不少,不过不是什么霸道总裁就是龙傲天。。。。。。当然,这只是普遍现象,和个例并不矛盾。


goblinkun 于 2015-6-17 22:26:35 发表了:

千辛万苦革命党 发表于 2015-6-7 18:32

作者简介

陈光济,1624年3月生于江苏省扬州市。当代著名作家,柳叶刀派作家代表人物,于各类文体均有建树 …

LZ这是自己真写还是抄呀?抄的话,抄谁呢?沈从文+汪曾祺?


goblinkun 于 2015-6-17 22:29:54 发表了:

Brain1127 发表于 2015-6-8 09:20

500众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大部分人不是文盲。。从最大众范围内选择精英。

这种所谓的散文家估计受到欢迎有限 …

这个柳叶刀陈大侠成名时候已经是第五个五年计划以后的事情了。主要都是穿越40年后的事情了。两代人过去了,文盲已经不多了。


zt7j 于 2015-6-17 22:42:06 发表了:

请更!


goblinkun 于 2015-6-17 22:48:49 发表了:

琼府县办刘主任 发表于 2015-6-8 19:57

@小板儿娘

看看高考作文就知道了,我们国家重视的从来就不是fact,而是opinion,不是逻辑,而是感悟。接 …

高考作文绝对可以用说理得高分。哪怕是鸡汤题目,一样可以。那叫破题不偏有新意。能不能跳出窠臼,要看你自己的水平了。当然,从效率上讲,如果不追求特别的高分的话,就按照套路写应试文即可。文从字顺也有50分。


自由落体 于 2015-6-17 23:12:31 发表了:

妙极妙极!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18 11:02:09 发表了:

goblinkun 发表于 2015-6-17 22:26

LZ这是自己真写还是抄呀?抄的话,抄谁呢?沈从文+汪曾祺?

一楼就说过了,每一篇也都说了,汪曾祺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5-6-18 11:07:59 发表了:

千辛万苦革命党 发表于 2015-6-18 11:02

一楼就说过了,每一篇也都说了,汪曾祺

嗯 嗯  催更啊~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18 11:27:54 发表了:

yanhansong002 发表于 2015-6-14 15:02

要从手杖里拔出一把长剑有点不合实际了,改成短剑如何?

原文“灭净一瞬间心中已然明白:自己身带长剑暗器,乃是标准的“凶器”,进了“派垩出所”绝没有蒙混过关的道理。她长啸一声,反手一掌向警垩察打去,手杖中长剑已然出鞘。”不过本文并未说明是长剑还是短剑。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21 23:40:0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千辛万苦革命党 于 2015-6-22 18:52 编辑 临高菜我这篇东西是写给外地人看的,不是写给临高人看的,和临高人谈临高菜,那是笑话。不过临高人熟悉临高菜,也没什么了不起——临高菜跟他们关系不大。临高菜,其实是澳洲菜。首长们来临高之前,哪有什么临高菜,肚子都填不饱。不过临高菜在别处,名头还是很响的。早年间,我常和编辑部的同事到大陆上出差,每到一地,必有文人士子相邀座谈。一开始,我们还欣然应徃,准备在席上与他们推杯换盏,互相探讨一番,最后赠几本书,皆大欢喜。想的挺好,到了几个地方之后,满不是那么回事!饭桌简直成了课堂,他们问,我们答。什么“为何不念四书五经”,“为何不为朝廷效命”之类。这还没什么,我们上大陆,本就带有宣导的目的,回答这些也算分内。但是问到风土人情,可就要了我们的命。大到婚丧嫁娶,小到吃喝拉撒,简直事无巨细。别的还好说,几句话就能解释完,不过要说临高菜——这也太多了,怎么答!各地的吃喝有所不同,这是我到了临高之后才知道的,原来全天下吃的并不都是扬州菜。临高人说天下有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不知依据什么,我问过父亲,他也没听过这种说法。不过临高本地的食客大多知道这种划分,并且能跟你说出些门道来。临高的老饕确实是多,也不是说别处没有,别处有零星几个,但在临高能扎堆。究其原因,我想有两点:一是临高富,二是临高菜品全。说临高富,并不是说有钱人多,当然有钱人也不少,但再多也没有大陆上多。临高的富,富在民间,所谓藏富于民。富到什么程度?我有个学姐,叫戴嫣,学习出了名的好,年级总评定得过第一的,我也是因为这个才知道她。在今天看这不稀奇,当年可是很轰动的,我母亲知道此事后,很欣羡,非要见见她,于是春假中选了个日子,提着盒点心就去了。她家是真穷,一间偏房祖孙三代住,三张长凳砖头当脚的竹板铺就是床了,再加上两口箱子,挤得没法下脚,中午只能在门口开伙摆桌子吃。但就这条件,我们中午吃的也堪称丰盛,鱼丸烧莴笋、虾酱拌黄瓜、干烧茄子、西红柿汤,主食是米饭。再穷的人也能吃的差不多,这是临高菜扬名的物质基础。也正由于此,临高菜都很“接地气”,并无鱼翅熊掌之类为有钱人摆阔准备的菜,尤为可贵。在临高,要说一条街上能吃到全天下的美食,那是吹牛,但各地的招牌菜肯定都能找到。北京烤鸭、重庆酸菜鱼、南京板鸭,多得很。奇的是有些菜大陆上反而找不到。我父亲有个朋友,是个小干部,陕西人,到了临高才吃到“正宗陕西羊肉泡馍”——陕西没这东西。不管怎样,四方口味汇聚,让临高人逐渐摸到了规律: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多年来我四处走动,这句话大体是不错的。南方有甜菜甘蔗(经查证,甜菜为北方出产),糖多。北方要腌菜过冬,不能吃盐是不行的。山西人爱喝醋。有一次在饭馆碰上几个人,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不用说,山西来的。只是这“东辣”不知何解,辣椒是澳洲人传入,大陆上根本没有,而且东部沿海的菜也并无辣味,怪。有了这两条,临高菜不火也难。几年间,就不知有多少菜品传入大陆,红遍南北。鸦片鱼头、辣子鸡、干锅牛蛙,早已成了俗菜。江南民间喜宴上常见的“番茄炒蛋”其实也是澳洲传入,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北方往往只有夏季才能吃到临高菜,因为冬季鲜蔬难得。临高的饭馆里,一年四季的菜单是一样的,各种季节的菜都能吃到,因此有应季菜和反季菜之说。反季菜是在大棚里中的,四季常温,冬天也可以产出。冬天大棚菜的出产本来就不多,除去临高本地消耗,运到大陆上的很少,北方就更少,几乎全在京师。早年间京城的官宦人家要想在桌上摆两盘“南菜”,是要抢的。其实他们要这些菜,倒也不是说冬天的黄瓜就比夏天的更甜些,只是为了有档次,“格”高,就算是盘拍黄瓜也非得用雕花的玻璃餐盘装。临高本地反倒是不太中意反季菜,更看重时令出产,比如海鲜。海南是个岛,自古以来最不缺的就是渔获,当然不缺也是相对的,只是比其他肉食易得罢了。首长们刚来那会,什么鸡鸭牛羊猪一概没有,但工人要上班,军队要打仗,不吃肉不行,鱼肉就成了香饽饽,哪哪都吃这个。首长们捕鱼不像渔民们小打小闹,开大船,撒大网,一网下去能有上万斤鱼,渔民们累死也捕不到这么多,只好去给首长们做工,这样也好,旱涝保收。他们去的是海产品加工厂,这厂子旁边就有一个大市场,专门卖海鲜。渔获多了,自然也就便宜,穷人也吃得起。通了火车之后,本地人全都到这来买,连广州都有专程来此进货的——这什么鱼都有,价格低,并且一年四季都有冰,能远销。除了卖鲜货,市场还卖海产制品,卖的最好的是鱼丸,吃火锅的时候少不了它。我们家常来海鲜市场,一是买鱼,我最爱吃鲅鱼馅饺子(经查证,海南不产鲅鱼)。鲅鱼是刺少且长的很规矩的鱼类,很适合剔出肉来做水饺。取两条鲅鱼,配半斤五花,一把韭菜,就是馅了。鲅鱼水饺咬开一兜肉,但嚼起来却有清香,鲜美无比,我们家常吃。另外一个就是买虾,做天妇罗,这是我们到海南才知道的美味,百吃不厌。取虾去头,裹面粉蛋液入油炸至金黄即可,入口酥脆,蘸椒盐食用更佳。海鲜我们只吃这两样,不爱吃别的,特别是贝类,一股腥味,还有螃蟹!本地人却喜欢,海虹,蚬子和海蛎子是最常见的,这些贝类大的可以细作上桌,小的只要煮一煮就好,还有直接用海水煮的,据说极鲜,我没吃过。螃蟹是“大菜”,特别是大个的,在饭馆里价很高,很多人趋之若鹜,我也不知道哪里好了。临高的很多穷人饭桌上只见鱼肉,虽然味道不免单调,但营养够,吃不出毛病。临高的鱼养活了很多人,我很敬它们,螃蟹算什么?临高还有一样特产,就是食堂菜。临高的食堂很多,我最熟的是芳草地的食堂。芳草地的食堂有好几个,按年级分,不过菜是一样的。到了饭点,一下课,心急的小跑着就去了,有的嫌挤,就等大家吃完了才去。到了食堂,先取餐盘,然后去窗口打饭。餐盘有四个槽,标准伙食是两荤一素加一份米饭一碗汤。早饭是没这些分别的,只有饼,蛋和粥三样,当然饼和粥都有很多种,不过鸡蛋是必须吃的。我最爱吃猪肉饼和小米粥,几乎每天早上都吃。午饭和晚饭的菜分荤素,荤菜大多是肉和青菜一起炒的,鱼肉为主,鸡肉为辅,猪肉和牛肉很少见。素菜也不是纯素,大多加一点鸡蛋。汤有专门的碗,自己盛,不限量,一般是紫菜蛋花汤,夏天热的时候会有绿豆汤和西瓜。现在学校食堂遍布全国,有人说食堂菜是中国第九大菜系,“贵、丑、少”,这是有道理的,不过当年的食堂菜可不是这个评价。当时有不少穷人家的孩子来读书,有些刚从大陆上来的归化民,连饱饭都没吃上几天,见到孩子吃的食堂里的菜,要掉眼泪的。不是食堂菜味道变了,是人们的口味变了。临高菜好不好吃?好吃。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和糖醋里脊这些名菜我没有提,并不是说它们不好,更不是我没吃过,而是它们不重要。民以食为天,所要求的只不过是吃饱饭而已,所以鱼要比螃蟹可爱,食堂菜也值得歌颂。但有些地方的人还吃不饱饭,怎么办?陈胜、吴广乃谋曰:“谁不让我们踏踏实实地吃,就咬死他们!”


isu122 于 2015-6-22 00:00:35 发表了:

楼主学汪先生已经有几分神韵了


xuelindiao 于 2015-6-22 06:30:22 发表了:

王侯酱香宁有种呼


Clock-Sonata 于 2015-6-22 07:34:46 发表了:

好文笔啊


newqrj 于 2015-6-22 10:53:43 发表了:

绝妙,尤其是"谁不让我们踏实地吃,就咬死他们",于我心有戚戚焉。


cddssgl 于 2015-6-22 15:13:00 发表了:

心有戚戚焉,又想起了过去读汪先生文章的日子,尤其是谈吃的,很亲切。


杀村凶子 于 2015-6-22 20:27:01 发表了:

特来支持下LZ


wantaox 于 2015-9-14 03:34:41 发表了:

陈胜、吴广乃 谋曰:“谁不让我们踏踏实实地吃,就咬死 他们!”    nice


金山险马 于 2015-9-14 07:50:46 发表了:

很好。娓娓道来,角度很特别的高品质同人


adenlee 于 2015-9-14 08:31:00 发表了:

千辛万苦革命党 发表于 2015-6-21 23:40

临高菜

我这篇东西是写给外地人看的,不是写给临高人看的,和临高人谈临高菜,那是笑话。不过临高人熟悉 …

海南产的蓝点马鲛鱼就是鲅鱼。


Scat 于 2015-9-14 08:43:37 发表了:

文学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前的时代有很重要的地位,当然小桥流水的浪漫主义并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是福尔摩斯007那种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神话作品,或者杰克伦敦那种荒野文学。


洪璜楠 于 2015-9-14 12:42:19 发表了:

有意思有意思。


求真知 于 2015-9-14 16:14:28 发表了:

写的好


可乐加冰块② 于 2015-9-16 10:35:0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可乐加冰块② 于 2015-9-16 10:38 编辑

很好看,但作者啥时候更啊?


可乐加冰块② 于 2015-9-16 10:35:3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可乐加冰块② 于 2015-9-16 10:38 编辑

看来作者是进候皇上去了


龍城飛將MK 于 2015-9-16 10:56:09 发表了:

最后一句说到心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