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元老挖个坑
临高启明外传 | 聂义峰 | 约 5541 字 | 编辑本页
海风凌冽,虽然气温应该能有个位数到两位数浮动,但体感温度只怕是要命得很。风景看腻了,聂义峰便回到甲板下,自己的房间——其实就是航海士兼大副的办公室和休息室。H7 号排水量不大,又是散货运输船,水手们都是睡吊床,而海兵们直接打的地铺。只有船上的高级海员才有狭小地一间小屋子,和折叠的硬板床。不过现在,船上仅有的这两处可以算“卧室”的房间,被船长和大副让了出来,给梁得志和聂义峰住。梁得志一如既往的晕船,聂义峰便把条件最好的船长室让给了他。为了节约空间,船上的这两处房间构造差不多,床板和桌子都是钉在墙上折叠的。人进来后,打开一侧墙上的硬床板,坐下之后再打开对面墙上的桌板,人就被挤在了里面,可以伏案办公了。
聂义峰知道,此轮回去后少不了又是一些质询、报告之类。作为香港支队一把手的石志奇受伤住院,这差事只怕是自己的来了。再加上自己无意中又踩了元老院“谁指挥枪”的红线,聂义峰估计少不了有看他不顺眼的人要搞点动作。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主动进攻呢?其实早在澄迈大战结束之前,聂义峰就有意识地搜集了很多战斗报告,和自己写的进行比对——这还是大孙头教的他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好习惯。远征珠江前的那些日子,除了训练部队和约会何婧,聂义峰的精力主要就是分析这些战报。而后来的每次发战情通报,聂义峰也有意识的收集起来,对比数据、对比通报中透露出的敌我态势、作战部署。之所以做这些,是聂义峰打算搞一票大的——对整个 1630 年度的战争,做出自己的分析报告。现在,聂义峰决定给这份报告再加一个目的——促成军改,把元老院的炮火从自己身上转移开。
“如果领导能重视,应该没功夫再找茬了。”聂义峰苦笑着从公文包里抽出已经写了一半的报告,吐槽着。
当然,聂义峰还不至于狂妄到对所有人,特别是复转派评头论足的地步,所以他每写一段就要品味一下措辞,以避免给人不知天高地厚的感觉。总的来说,就是中学水平的先扬后抑——肯定成绩、提出观点、论证问题、提出方案,这是简单却很有效的套路。
第一部分,就是陆军,以澄迈大战为实例,聂义峰是前半截的参与者,后半截的看客,不过并不妨碍他对战斗进行他自己的分析。1630 年初的军改,很有先见之明的进行了陆军部队大规模的整编,建立野战军,建立独立的野战炮兵、工兵和后勤保障,这样简化了指挥和管理体系,避免了缺乏骡马的火力和辅助部队对机动灵活的步兵的掣肘,同时步兵部队的规模扩大也使扛线的火力量急剧扩大——澄迈大战的防御阶段,对明军造成主要杀伤的并不是区区几十门 12 磅“大拿破仑”加农炮,而是米尼式步枪。但是,当战斗脱离防御阶段进入运动战,特别是突击部队脱离基地保障之后,这样的编制就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最严重的就是由于兵种高度集中,导致一线部队在脱离后方进行独立作战时受到很多限制,反过来又不得不从野战工兵、野战后勤、野战炮兵中抽调分队予以加强。由于这样组成的战斗群,各部队隶属关系不同,造成指挥混乱。以暂一旅为例,从穿插石山到完成包围再到最后的混战,由于各单位隶属关系不同,就出现了命令下达而找不到接受命令的单位的情况。而且步兵缺少炮火和工兵支援,进攻有时不得不停顿以等待友军,战斗力受到了很大限制。在与明军硬碰硬时,往往只能依靠刺刀去解决……由此可见,绝对集中化并不有利于部队作战,因为部队并不是一直有后方为依托。而事实上,整个澄迈大战期间,仅仅只有暂二旅在两天的防御战期间是有依托作战,其他时间和其他各部队全部都是无依托的运动战,而后者占整个作战时间的 70%以上……所以,适当的进行多兵种合成,有利于增强部队运动战的素质。而事实证明,对庞大缓慢又笨重,决策和执行力度底下的明军,伏波军严密的组织性和高超的运动战是实现以少胜多、以少歼多的重要保证……聂义峰还写道,由于骡马匮乏且东亚、东南亚地区的马匹普遍体力小,不适合作为牵引马匹——即使最优秀的蒙古马,最常见的三骈六马制其牵引力极限约为行列全重不超过两吨——这是 20 世纪中国炮兵的血泪教学。而马匹不给力,导致行列全重高达 1.9 吨的 12 磅“大拿破仑”加农炮事实上成为了固定武器,根本无法对机动中的部队提供有效的支援。澄迈大战自始至终,没有一门“大拿破仑”离开阵地,伴随部队轰击。对比之下,6 磅“小拿破仑”加农炮重量更轻,射程也高达 1.3 公里,但威力太差,且目前 6 磅炮只有实心弹。而 12 磅山地榴弹炮,重量最轻,不需要马匹即可进行快速机动,实心弹威力欠佳但是与大拿破仑弹药通用,大拿破仑的榴弹、榴霰弹都可以使用。射程虽然不足 1000 米,但仍然超过绝大多数明军火炮。考虑到步兵经常处于强攻状态,因此 12 磅山地榴弹炮对比之下,就是极为有效地支援武器。而同样作为支援武器,现阶段的岸基 16 管型打字机,过于笨重,只适合作为防守武器。在澄迈大战的南凸角战斗中,及时投入战斗的打字机成为压垮明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二部分,则是海军舰艇部队,聂义峰虽然既不是设计者,也不是岸舰对撸的参与者,但是作为海上行动的旁观者,聂义峰也语气婉转的写明了自己的观点,毕竟这一部分等于是给文德嗣上眼药——文总的得意之作,中型特务船的 mod2.0 改装套餐,其实是存在问题的。主要是中型特务船普遍排水量较小,即便最大的满载排水量也不到 400 吨。而在这样的小身板里,强行塞入搭在重炮的火炮甲板,导致了一些列问题。首先就是空间拥挤而狭小,火炮甲板距离顶甲板高度不到 1.4 米,即使是土著官兵也要弯腰缩脖子。而原来的船舱被一分为二,缩减了本来就不大的运载量,食品、淡水、弹药、物资运输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仅有改装前的 40%左右。同时,居住环境也有所恶化,特别是改装之后,空间狭小了而人员反而多了。其次,火炮甲板的增加导致中型特务船吃水的加大,而这就导致了侧舷炮门距离海面过近。在较大海况时,炮门渗水严重,战舰几乎要一刻不停的抽水才能保证不至于因为渗水而沉没。另外,仅仅 200-300 吨级别的小船,却搭载了欧洲 500 吨以上,甚至一千吨级风帆护卫舰材装备的 24 磅加农炮,导致了战舰重心上移,横向摇摆严重,进一步加剧了炮门渗水。而同时,为了避免重心不稳,节约内部空间,又不得不减少重炮的数量,这反过来又违背了装备重炮追求火力的初衷,因为削减了火力。在虎门战斗中,虽然中型特务船的舰炮轻易就摧毁了明军炮台,但胜利之下有一个被忽略的细节——由于火力稀疏,在第一时间并没有形成压制,明军的一门红夷大炮瞅准中型特务船的开火空隙,一炮打穿了临特 19 号的水线处甲板,导致该船因快速进水而退出战斗。037 系列战列巡逻艇证明了自己是极为有效的海战武器,机动灵活,但同样也存在改进的空间。首先火力不足,陆军淘汰的 6 磅炮几乎全部装备了各批次 037 和 037II,这种炮在海战中正如在陆战中,射程远、重量轻、后坐力小但存在威力不足的问题。对比之下,海军部分中型特务船装备的卡隆炮,威力巨大,但射程近,在舰队列阵作战中几无用处,但却非常适合 037 的快速、近战的作战特点。舰载 24 管打字机火力凶猛,但是存在散热差的问题,而实际上过多的身管也导致了射击振动大,进而浪费弹药。部分艇上装备的后期 12 管打字机,则避免了过热和震动的麻烦,综合来看火力并未过度削弱。而蒸汽艇,特别是大型蒸汽艇,证明了自己如旧时空一样,代表着海军的未来,其可以逆水逆风航行的极高战术机动能力和舰炮、火箭炮进行的组合,是一种恐怖的存在。现在问题是,即使是“大型”的蒸汽艇,吨位依然太小,自持力差,无法进行有效的战舰化改装。
第三部分,聂义峰原打算写海兵,但是在写了一半自己回头检查的时候,发现自己对别人尽是“批评”、“意见”,对海兵却倍加赞美,这种低智商错误要是交了上去,只怕自己会万劫不复。想来想去,聂义峰决定避嫌,报告中不再出现“海兵”的名义,而是以“多兵种合成小部队”的名义。因为无论是海兵,还是治安战,伏波军的作战形态都是自新军时期就延续下来的多兵种合成小部队。撕掉写过的,聂义峰重新写起来。目前伏波军的各种多兵种合成分队,是根据通过分析 1629 夏季剿匪战役的战斗,得出的“兵力 300-400 人,步兵和火力、工兵、后勤等支援兵力约为 1:1”的原则编成的。经过 1629 年的战斗和 1630 年的治安战、追击战、登陆战,证明这套组织原则行之有效,但仅限于完全脱离野战军体系的小规模分队。一旦遇到大规模战事,这套组织原则就存在样样通而样样稀松的缺点。例如,工兵由于受到编制限制,只能进行最简单的障碍清除等工作。而炮兵同样受限于编制,只能装备掷弹筒,偶尔会加强轻型火炮。而步兵,也受限于编制,无法同时攻击多处目标。但这些缺点,本身是因为这些多兵种合成分队承担了与其任务属性不符的战斗,而在其本职范围内——隐蔽、快速、机动的作战模式下,这套编制是经受住考验的。在频繁的治安战、突袭战、登陆战中,基于 11mm 军用型 30 式转轮手枪发展来的 30 式转轮卡宾枪,是一种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形成近距离猛烈火力的武器,在儋州、定安的山地剿匪,在珠江两岸的巡航作战,30 式转轮卡宾枪都是一款治安战利器。问题在于,受制于转轮结构的先天不足,30 式转轮卡宾枪存在严重的漏气现象,如果战士们以正常的步枪姿势握持,那支撑的左手就会受到泄露火药燃气的直接灼烧。尽管为了缓解这一弊端,30 式转轮卡宾枪使用的是手枪弹而非 11mm 步枪弹,但这一现象仍然存在,战士们不得不采取双手都握持握把这一别扭的射击姿势,反过来导致无法充分发挥转轮结构枪械的射速优势。而由于转轮不可摆出的设计,导致在弹巢子弹全部打空后,即使使用的是纸壳整装弹,其再装填时间仍然较长。除了转轮式步枪,在治安战、突袭战、登陆战和近距离强攻作战中,1629 式掷弹筒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近距离火力支援武器。问题在于,其与火炮类似的药包拉燃发射模式,导致火力持续性较差。而旧式火绳点燃的四号铸铁手榴弹,在用掷弹筒发射时,存在精度差、炸膛、早炸和哑弹的问题,因此尽管 1629 式掷弹筒较之前的 954 掷弹筒射程大幅提高到了超过 100 米,但作战中最常见的距离仍然是 50-70 米……
第四部分,聂义峰提出了“1631 年度”军改方案。简单来说,就是陆军各营,重新由单一兵种的步兵营恢复为多兵种合成营。但与过去新军时期面面俱到的合成方式不同,新的陆军营只是增加“有限但有效”的支援力量。一个全新的陆军合成步兵营有六个步兵连(包括一个掷弹兵连、一个轻步兵连、四个线列步兵连)、一个火力支援连和一个保障支援连组成,全营兵力仍然是 850 人左右,步兵数量大幅减少而且取消了不靠谱的“机枪连”编制。掷弹兵连和线列步兵连,每个排都设置一个掷弹筒班。火力支援连取消了掷弹筒编制,改为四门 12 磅山地榴弹炮及维护保障人员。保障支援连规模扩大,由工兵单位、通讯单位、后勤勤务单位和医疗救护单位组成。这样以来,一个新式陆军合成步兵营的六个步兵连可以在排属掷弹筒的支援下,依靠营火力连的炮兵掩护,在保障连的支持下,独自发动一次为期 5-7 天的作战行动,而无需野战军额外配属部队。而作为海军的改革,要比陆军复杂。首先舰艇部队全面淘汰满载排水量低于 400 吨的特务船,将满载排水量 400 吨以上的特务船进行改造。取消火炮甲板,减小火炮吨位,增加火炮数量并改为直接甲板侧舷列炮,而淘汰掉的小型船只全数充作运输船只、训练船只。同时,海军必须开启蒸汽化的路线,未来海军水面舰艇的核心作战力量一定是也只能是蒸汽化的战舰。在蒸汽化战舰的原则上,聂义峰转述了吴伪的观点,“在旧时空历史上,一穷二白、白手起家,依靠半手工半机械的条件,建造出了具有一定技术水平蒸汽战舰的福建船政,其船型对同样处于半手工半机械水平的元老院极具借鉴意义”,为此提出以旧时空福建船政开济级巡洋舰为原型,建造一型完全蒸汽化的主力战舰,并列举或者说抄袭了详细的技术参数。而至于海兵,聂义峰建议以香港支队为模板,统一海兵建制。
在此,聂义峰专门展开说明。从成军伊始,“任务杂乱、部署分散、建制分割”就是困扰海兵的三大难题。当年海军支持组建海军步兵,除了与陆军争夺资源的目的,也有进行海兵改革的考虑。跟随战舰、守卫炮台和要塞、驻守岛屿以及两栖作战,使海兵往往被拆散到排一级被部署使用,使训练完全流于形式,战斗力受到限制。聂义峰建议,海兵进行改革,分为突击部队、卫戍部队和岸防部队。突击部队基本就是海军步兵的翻版,为营级多兵种合成部队,专注于两栖登陆和地面作战。卫戍部队为普通步兵,执行随船作战、驻守要点的任务。而岸防部队为步兵与炮兵混编,执行炮台和要塞保卫任务。海兵的基本作战单位,即由不同规模的突击、卫戍和岸防部队组成的“支队”,部署于不同战略方向。这样也避免了海兵“支队”满天飞,规模和战斗力参差不齐的弊端……
聂义峰埋头写了好一会,直到太阳西下船舱里光线暗淡了才停下笔。从最初写在碎纸片、笔记本上几百字的只言片语,但转述道正式稿纸的数千字的概况,再到现在各种战例、数据、图表、分析洋洋洒洒已经不知道多少字还没有最终完成的正式报告,聂义峰心里有了一种极大的成就感。他打算回去之后,第一时间交给大孙头。一方面,他是自己的老班长、师傅和直接上级,交给他他一定会很上心很认真的批改。另一方面,如果真的要呈达天庭,那这就将是自己“咸鱼翻身”的重要投名状,拉上大孙头,无论是何鸣还是陈海阳都会更重视一点。
“起码看在我这些字的份上,这次就别整我了吧……”聂义峰拧开钢笔,已经没有墨水了,一边吸上新墨水,一边坏坏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