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的用途

张岱临高见闻录 | 波尔布特 | 约 4057 字 | 编辑本页

“产那么多铁,干什么用?”对于这个问题,冯伯惠是这样告诉张岱的:“张公子你问的这个问题,小人很久之前也曾问过首长,当时首长跟我说,‘干什么?干挺大明啊’,我想首长的意思是这些铁是供应军需的,用于推翻‘篡明’,光复大宋。”

“这么多铁,远超军需了吧?而且有这么多铁,也不见大宋天兵配备铠甲,这又是为何?”

“铠甲?小人记得有其他铁厂打造过,为何没有配备大宋天兵小的就不清楚了。除了军需,这些铁还有很多其他用处,例如打造大铁船、大铁牛(蒸汽拖拉机)、铁路、铁桥、铁房子、铁城墙1……”冯伯惠开始一项项细数自己在临高见过的“大铁器”。

“大铁船不是军中所用的吗?”张岱奇道。

“这个?小的以前问过首长,出产这么多铁,可是为了多打造几艘大铁船?首长告诉我说打造铁船还不急,对付郑逆和‘篡明’的水师还用不着铁船。况且现在铁产量也不够,等到铁产量够了,别说大宋水师的船,就算是大宋的商船也会用铁打造。”

“日产二十多万斤铁大宋的首长们还说不够用?既然现在不造铁船,那那么多铁都用到哪去了?铁桥、铁房子、铁城墙又是咋回事?我好像没在临高见着这些奇景。”

“别的铁厂小的不清楚,只知道这个铁厂现在产得最多的铁器是铁轨,首长说是铺铁路用的,建成后可日行千里,还说这铁厂现在的日出铁量还不够铺一里铁路的,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实现十万里铁路的盛况。还有一些小人也看不明白的大铁件,首长说是造铁桥用的,看画册,那铁桥的样子还蛮怪的,回头小的给你找出画册让张公子您开开眼。至于铁房子、铁城墙,都在东门市以西的百仞城那里,首长们也大多住在那里。”

听到这里,张岱算是明白了几分。铁路的耗铁量之大张岱是见过的,当时就觉得这铁路造的太过劳民伤财,简直堪比西晋朝的石崇斗富。就算这澳洲人产铁多,又是为运兵、运粮而用,也太过奢侈浪费了。以中国之贸迁驿传,哪里需要这样奢侈的铁路啊,把官道、运河修修好也够用了。而且居然还想着要建“十万里铁路”,这简直比修万里长城的秦始皇和开凿五千余里大运河2的隋炀帝还要丧心病狂。长此以往,小民必然困苦无告,迫于倒悬。这澳宋就算真的暂时夺取了天下,怕是也要像秦、隋一样二世而亡啊。如果自己见到澳宋的朝中大佬,自己必须为天下黎民百姓的福祉劝上一劝,切不可如此滥用民力。

张岱现在对铁路的观感,实际上就是旧时空 19 世纪 60 年代中期洋务派对铁路和电报的态度。例如,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宿将、后期洋务运动的主导者、时任江西巡抚的刘坤一认为“以中国之贸迁驿传,根本不需要铁路和电线”。曾国藩此时认为架电线、修铁路都将使“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结果都是“以豪强而夺贫民之利”。当时洋务派里只有李鸿章一人很早就认识到铁路和电报的巨大前景,积极推动电报和铁路的建设,却饱受各方的攻击。

简而言之,他们认为以当时中国的交通、物流、通讯等方面的需求,不需要铁路和电报,以当时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建设铁路和电报对平民不利,对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不利。实事求是的说,以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缓慢生活节奏与落后生产力,参考后来西方列强在中国铁路建设过程中对平民的伤害,以及四川保路运动的黑幕,这种想法并非完全没道理。

问题是如果当时的中国不愿意下狠心吃一时的苦搞工业化,将会在更久的时间内吃更多的苦。这里可以套用《1855 美国大亨》里作者借主人公的口所作的论述:“因为粮食短缺,你们最多一次性的饿死几百万人。但是如果不能尽快建立起工业,你们要面对的就是灭亡,至于俄国,也就要重新回到每年可持续的饿死数十万人的老路上去。谁家的工业化都是要死人的……”

19 世纪 70 年代起,发生了俄国侵略新疆、日本侵略台湾等一系列“边疆危机”。在险恶的现实面前,洋务派改变了对铁路和电报的态度,转而积极推动中国铁路和电报的建设,并且在政治方面逐渐压倒了依然坚持抵制的顽固派。

不可否认,当年儒家士大夫的科技眼光有很多局限性,但真正眼光远大的人又有多少?不知有多少现代人需要的技术与产品早年曾经被认为“没有前途”。一直到今天,类似清末儒家“奇技淫巧”的逻辑,依然在中国大为流行。从公路应该修多宽,到高铁该不该建,再到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我们都能从反对派的声音里找出类似“奇技淫巧”的逻辑。例如公路修太宽是“劳民伤财”,高铁是“运椅子专列”,神州号是个“大炮仗”。结果就是,原先因为担心“劳民伤财”而没有修太宽的公路发生了大堵车,高铁一票难求,而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系列的产业升级。

“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为陷阱,不要让房屋成为废墟。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享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人都不会被时代遗忘。”这段话实际上就是现代版“奇技淫巧”的逻辑,而且结合了号称“清流”的“顽固派”和见识有限的早期“洋务派”两方面的逻辑思维。

正当张岱陷入沉思之际,冯伯惠的问候打断了张岱的思绪:“张公子,想啥呢?走了这么久,您老也该有点累了,不如随我去办公室小歇一下。”

“哦”张岱随口答应,跟着冯伯惠走了几分钟,步入一间办公室。

张岱坐下后,办公室女文员按照冯伯惠的吩咐给张岱倒了一杯盐汽水。张岱看着里面不断冒起的气泡,疑惑着喝了一口后,感到说不出的舒畅,正想问冯伯惠这种“甜水”叫什么时,却见冯伯惠递上一本画册。张岱翻开一看,画册上是各种钢铁建筑的效果图。这其实是钢铁厂的“政治教材”兼“广告宣传册”,目的一是向钢铁工人灌输“自豪感”,让他们了解自己正在从事何等伟大的事业;二是告诉元老院的各种商业伙伴,元老院的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有多强大;三是如果有土豪看中了某项建筑设计,向元老院的铁厂下订单,那是再好也没有了。所以,冯伯惠见张岱对铁桥、铁房子、铁城墙之类的有兴趣,就兴冲冲拿了一本给张岱看,随即按照当初培训时教的向张岱滔滔不绝的介绍起这类建筑。

张岱顿时也是大感兴趣,这澳洲人真是把铁器玩出花来了。原本他以为,所谓的“铁桥”,应该是用铁桩代替木桩或石块,造出桥墩;用铁板代替木板、石板,铺设桥面,或者是类似云贵川等省的铁索桥3。结果理应用最“牢靠”材料的桥墩和桥面是用“人造石”(水泥)所制,而可有可无的桥栏却用上了铁杆。最怪的是,在桥的上方还用粗大的铁条围成廊桥状,却又不能遮风挡雨,这造型太“奇技淫巧”了吧?4

用那么多好铁搞个不能遮风挡雨的廊桥状铁框架,有啥用?”对于张岱提的这个问题,冯伯惠一时语塞,只得说自己也不太清楚,回头他会请教首长,再给张公子一个答复。

随后的“铁房子”介绍,张岱就容易理解多了,不就是用铁桩、铁板代替木桩、木板做房子嘛。虽然用铁做房子太过“骄奢淫逸”,但好歹比那“铁廊桥”实用多了。

1001.0026.1

关于“铁城墙”,这本画册里就没有了,冯伯惠说张岱得自己去百仞城那边看。其实这就是当年穿越者刚登陆时用现代集装箱临时搭建的军事工事,在现代根本算不上“建筑”,编这本画册的穿越者也就没想到将其编入画册,却不知在土著眼里这是临高最震撼人心的“奇景”之一。

然没有“铁城墙”,但类似用途的铁门、“铁围栏”画册里倒是有很多,此外还有“铁窗”,这些也是目前这家铁厂能够卖得出去的主要“民用商品”。实际上,当初编画册的三个目的,只有第三个目标实现了一部分。

政治教材”的目标基本失效,不管是钢铁厂的归化民职工还是来钢铁厂参观的政协委员与各路商业伙伴,都没觉得各种奇奇怪怪的钢铁建筑物有何“伟大”之处,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完全是当“西洋镜”看。就好像古代天启皇帝的木工手艺,无人喝彩,大家只觉得这个皇帝“贪玩、不理朝政”;现代很多人则更加倾心于“自由、民主、人权”的“伟大”与“田园牧歌”的小清新,诅咒着各种工业污染与城市化建设。

相对而言,穿越者不想继续住下去的金属板房以及铁制的门窗、围栏,倒是在他们的理解之内。前者成了澳宋元老“家财万贯”或“骄奢淫逸”的体现,他们觉得“铁房子”虽然很“气派”,但很不实用,用铁做房子完全没必要。后者在他们眼里则成了性价比很高的商品,铁门、铁窗、铁围栏绝对比木门、木窗、土墙的防盗能力强得多,价钱适中买得起,值得买点回去装点门面,既气派又实用。

1001.0026.2

本画册中的铁门,张岱去白斯文家时就见识过并摸过了。开始的时候张岱还以为白斯文家的黑色大门是木制的,听到开门时的金属声,再抚摸一番后才恍然这是铁门。当时他还感慨临高的生意果然好赚,白斯文家居然都用上铁门了。现在看过画册上的介绍,张岱才发觉这铁门的售价居然比自己原本预测的便宜多了,就也起了订购的念头,就是这铁门的运输似乎很麻烦。

“如果余买了这铁门,你们能负责送货吗?”张岱试探着问道。

“没问题,临高县境内免费送货上门。”冯伯惠眼见又能做成一笔生意了,顿时高兴得有些合不拢嘴,自己这下又有好几个银元的提成进账了。

“能送到浙江山阴县我府上吗?”张岱又问。

“这……,张公子你府上可够远的,这我得请示下首长,可能得收点运费。”冯伯惠为难得回答道。

1001.0026.3

1001.0026.4

1001.0026.5

1001.0026.6

Footnotes

  1. 关于铁城墙,详见《临高启明》实体书版,就是由现代集装箱拼成的百仞城围墙。

  2. 隋代大运河总长度 2700 多公里,合 5400 多里。

  3. 东汉时中国已有铁索桥,明清是中国古代铁索桥建造的鼎盛时期

  4. 钢铁廊桥的具体形象,请大家参阅外白渡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