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探索

第七卷「大陆」广州治理篇 | 吹牛者 | 约 3184 字 | 编辑本页

在旧时空这不算太大问题,一般的服务器房都是有多重数据备份,硬盘坏了无非买个新的就是,但是在这里,硬盘作为宝贵的数据储存载体是非常宝贵的东西。一旦损坏硬盘又没有备份就意味着一部分知识的彻底遗落。冯诺不得不小心翼翼的伺候着。榨取每一块硬盘的最大价值。

元老个人电脑开始出现故障和不可挽回的损坏,那些没坏的多少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配件磨损、老化、失效,计算中心和数据中心的高性能/大容量集群虽然眼下还在正常运行,但是他得细水长流的保证让服务器再运转上一二十年。

元老们随船带来的计算中心是几组刀片服务器,另有若干胖节点,附带容量几十 T 的高速磁盘阵列作为存储。数据中心则是少量服务节点与以 P 计的普通磁盘阵列。还有一套磁带机备份系统。

设备并不宽裕,但总投资也超过了千万――再多元老院也负担不起了,毕竟当时各行各业都在伸手要钱、要装载配额。计算机系统要不是承载着巨大的知识储备,在某些元老眼中完全就是“奢侈的玩具”。

因为计算机元器件这些东西在元老有生之年基本是不可能制造的,所以对设备的保管和使用也是精打细算型的。

按照前几年实行的企划院下达的相关命令,所有的设备都要留出一套(件)运到了高山岭作为原始标准设备模板封存了起来,不列入可用储备。因此冯诺减少了运行的机组数量,只保证必须的运用。现在有一组数据中心的镜像放在大图书馆那边。冯诺这里的设备只是勉强维持正常运行。

计算中心在穿越早期防潮、防尘、防静电、恒温等保护措施做得严重不足,多少会影响到设备的寿命,特别是磁盘阵列里的硬盘。

理论上说服务器的运行寿命是很长,不关机运行七八年很常见,如果能维护得当,跑上十几年也没有问题。当然前提是有充分的维护,特别是配件的及时更换,服务器需要支持热插拔原因正在于此。

因为要尽可能的保证所有集群磁盘阵列的热备份,冯诺眼下只开一半的刀片。然后采取轮换开机和定期开机的方式来延长寿命,计算中心每隔两个月开两个月。数据中心则是和大图书馆那边的镜像轮流开机运行。

说起来,数据中心其实比计算中心更重要,计算中心主要是工业口和军工口的人在用,其他领域的大规模计算任务较少,大多在元老个人电脑和部门级的小型服务器上就搞定了。数据中心却是各个部门都离不了的地方,为了数据中心的归属权和管理权,大图书馆和企划院还撕过几次,大图书馆认为他们最核心的资源其实就是数据中心里的内容,而企划院则坚持集中管理集中使用的原则,要求把计算中心和数据中心放在一起。

两家闹到执委会,最后数据内容的索引、管理、查阅、审核等还是归了大图书馆,企划院这边只负责软硬件维护。后来第二次反围剿战备的时候,又转移了一套镜像到大图书馆离线运行,一来作为安全备份、二来便于大图书馆编制索引、规划“资料纸质化”项目,而且那边的电力供应也稳定了下来。

数据中心本来规划的是 3 套镜像相互备份,以现有的轮流开机方式运行,估计再维持 10 ~ 20 年问题是不大的。值得警惕的是,最近个人携带的移动硬盘开始出现了坏掉的案例――电脑的简单毛病冯诺还能修一修,硬盘要是彻底坏了,冯诺可没有数据恢复的本事。

和硬盘同样有隐忧的是内存。好在这东西体积小,密封脱氧保存的内存颗粒他们还是备了不少的。

一切迹象都表明,元老院引以为傲的数据和信息处理能力已经开始衰退了。冯诺觉得自己头上的帽子和吃饭的家伙也不太稳。

目前,元老院的“去信息化”已经进行了几年,也已相当深入,不仅有大批重要的技术资料和文史资料完成了中文化、纸质化和索引工作,各部门的业务往来也彻底脱离计算机和网络;新建的办公楼宇不再铺设有线和无线网络,元老的私人和公务信息传递也逐渐不再使用 U 盘或邮件;bbs 上发言的人越来越少,《每周动态》和《启明星》却越来越厚;《自然与科学》从最早的月刊变为了如今的周刊,连执委会相关机构搬到了县城之后,工作效率都略有提升。

可以说,目前就算所有计算机设备立即垮掉,元老院也能继续维持下去,当然科技树的复制会受到眼中的打击,毕竟 PB 级的数据资料全部纸质化并不现实,目前只是把能想到的、最关键的技术资料保存下来。二五计划开始之后,企划院、科技口和工业口已经在编制元老院的中长期科技和工业发展规划,也就是把未来 20 年~ 50 年的科技树都大致定下来,这样才能厘清需求,进行下一步的技术资料纸质化工作。

至于计算能力,元老院还有最后的一批储备。在高山岭洞窟阴暗缺氧的企划院特级管控品仓库里,有几个被严密密封着的集装箱。用定期更换的石灰干燥剂和铁粉抗氧化剂保存着 IT 组的“最终储备”。它们都被严密的用专门的包装密封着。其中大部分是工业用微信单片机,用嵌入式系统,至少在计算处理能力绝对够了。最关键的是它们轻便廉价,一个集装箱能装上几万片;智能手机主板--即有从华强北批发来的,也有更廉价的进口电子垃圾。另外就是便携式科学计算器。目标是保证 100 年内元老院都掌握着超过全世界其他地区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在元老院的大部分计算机系统失效前,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至少可以勉强保证能维持到元老院能重建计算机工业体系――冯诺估计,乐观些的话大约需要 50 年。

自然而然地,冯诺打起了计算机的前身:机械式计算机的主意。事实上机械式计算机的开发计划由来已久,早在一五期间,工业口就开始了仿制手摇计算机的工作。

不错,就是仿制。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手摇计算机制造前两年就已经立项,不过并没有人来问过冯诺是否要参与,冯诺也就始终是个局外人。这本来就不是搞计算机的人的事,单纯是个机械设计制造的问题。

“手摇计算机也能叫计算机?充其量只能说是个计算器!”冯诺不无酸意地想着,并一抓到旧同事就猛吐槽。连冯珊的耳朵也听出了茧子。

但这手摇计算机或者说手摇计算器的仿制事业并不顺利,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成功。最开始,项目组当然瞄准了手摇计算机的巅峰之作——Curta。穿越前,筹备组就特地从 ebay 上高价淘了两件原品回来,I 型和 II 型各一件。

拆解,仿制,失败。

这也难怪,Curta 个头只有调料瓶那么大,却实实在在由 600 多个零件组成,设计极尽精巧,加工极尽精密。其中不乏弹簧、齿轮、滚轴等临高当前加工技术不过关或不成熟的工件,而且极小、要求精度也高。甚至还有橡胶和塑料的辅助部件“这在临高只能用木头和皮革代替。

虽说 Curta 生产的时代并没有数控机床这一神器,完全是靠工人的手工制造和装配完成的,但是元老院里没有这么强的工人。如果使用数控机床来加工,精度倒是能满足,材料却完全不能满足加工需求。

要原样复制,当然做不到,只好退而求其次,放大复制。

结果复制成功的样品有水桶那么大。不仅摇杆的位置不再合理,而且人力也已经几乎摇不动了。自重很成问题,别说便携了,移动都困难。因为公差达不到要求、材料机械强度也弱,在测试的时候就磨损严重。

Curta 的放大复制品最终仅做了几台送到人力计算中心去了,起码计算十几位的四则运算乃至倒数、开方还是比算盘给力的。所以刚送去的时候很是引起了归化民人力计算员的惊叹。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这东西严重浪费人力:为了能长时间使用,必须配备一到两名专职的摇杆手和计算员配合,否则计算员很快就会筋疲力尽。

接下来就是复制更早的桌面式手摇计算机,对象是一台“文化牌”手摇计算机。

原时空国内当年生产的手摇计算机种类很有限,最常见的就只有天津红星厂的“文化牌”和上海计算机打字机厂的“飞鱼牌”,前者是“杠杆式”的,而后者是“键盘式”的,也都是仿制国外 Brunsviga、Felix、Tiger、Marchant、Monroe 等品牌的手摇计算机,控制方式有区别,机械原理则大同小异。后期也有电动计算机,不过是变手摇为电动,省了人力摇动摇杆而已。